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大学者写小书 大道理通俗化

    教育部召开经验交流会促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

    作者:记者曹继军、姚晓丹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04版)

        本报上海10月20日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雄厚的大学,如何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部就此命题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今天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教委、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在会议上交流发言。

        据了解,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工作中,多所高校努力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复旦大学采取两种途径:一是著作,通过“大学者写小书”,把大道理通俗化;二是讲座、演讲以及就社会热点参与讨论,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的引导。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发出声音。比如该校葛剑雄教授的新浪博客访问量已经达到183万人次,他在网上的“粉丝”也有4.4万人。武汉大学努力让一流的学者活跃在普及工作第一线,长期坚持与公众面对面畅谈、举办专题讲座,弘扬优秀传统,法学专家累计为中央、部委以及省、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做法制报告逾千场;数百位各有所长的学者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开展社科普及系列活动。

        大学的学术资源相当丰富,仅在上海,高等学校中就聚集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人员近2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复旦大学每年举办的1200余场讲座、论坛中,绝大多数来自人文社会学科。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普及化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下一步应该重点建设两方面机制:一是继续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二是继续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的对外联系和对外沟通体制,在大学和社会之间努力建立各种沟通的管道、合作的平台,让学者更加贴近生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