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衡水文化传统品牌藏真金

    作者: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李丽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01版)

        本报讯 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园建设项目完成一期工程、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在石家庄开馆、武强县金音乐器厂西洋乐器出口量占全国的80%、饶阳县民族乐器产量占全国的70%……既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又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文化产业,正成为河北衡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该市有文化经营单位近2000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近16亿元。 

        衡水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的乐器、武邑和饶阳的雕刻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整合资源,完善规划,培育龙头,依靠科技创新,将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大力发展实力强、影响大的文化龙头公司。目前,该市在每个产业中确定了1至3个重点企业和项目,从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增资扩股、合作经营、联合开发等形式,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者”。围绕冀派内画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习三内画、一壶斋等大型企业,打造产业集团。

        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方圣经图解”的武强年画,是衡水市特色文化的代表。为了走出“年画好看效益不高”的怪圈,该市帮助企业制订发展规划,协助企业与河北出版集团、外省出版社联合开发了年画连环画,并依托高新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武强年画故事为基础,创作出武强年画动漫剧本《画乡传奇》,引起国内专业动漫公司的关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