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年轻人,你能挑起生活的重担吗

    作者:杨 易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02版)

        近日,第二届中华慈孝节在浙江宁波开幕,2010年度当代最感人十大慈孝人物同期揭晓。今年7月毕业于湘潭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杨怀保荣膺这一殊荣。这位来自陕西农村的“八零后”男孩,12岁便开始操持家务,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支撑家庭的重担,并在大二那一年为了照顾有病在身的父母,毅然决定把父母及弟弟接到自己大学就读的城市。他不仅做到自强不息,还以亲身经历鼓励身边的贫困学生,通过心理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兼职安全、自我保护和自我维权等知识,帮助贫困同学,并立志弘扬传统美德,广泛传播孝道。

        杨怀保的事迹并不新鲜。在几十年前,在那个社会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我们身边常常有类似今天杨怀保这样的故事:家庭遭遇不幸,年轻的孩子挑起养家糊口、照顾父母或年幼弟妹的责任。正如记者采访杨怀保时,他所说的:“我只是做了一份平凡的事,社会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为什么杨怀保的经历会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社会缺少像杨怀保这样的年轻人,缺少他这样的精神:当面对家庭和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时,能够表现出对家庭、对亲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责任感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慈”和“孝”。

        反观现实,我们时常会听到对“八零后”、“九零后”们精神脆弱、不具吃苦精神、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的各种批评。近来,甚至有媒体用“养老防儿”来形容现在不愿吃苦受累,赋闲在家的年轻人,他们像蚂蚁一样一点点啃噬父母的资产。中国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已受到极大冲击。这些为数不少的遭遇求职挫折或不愿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年轻人,躲在家当“啃老族”,让已经为家庭奔波几十年的父母,继续承担他们的一切生活支出。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这都是不小的负担。

        同样是面临生活的困难或挫折,杨怀保和这些“啃老族”们表现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个是积极、坚强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另一类则是逃避与退缩。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手段不同,其呈现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杨怀保受到的是社会的尊重与赞扬,而后者则是批评和指责。

        杨怀保的事迹证明,生活的磨难也许可以击垮弱者,但也能造就强者。年强人只有培养对家庭、对亲人的强烈责任感,只有正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磨难,并树立勇于接受和积极面对它的生活态度,才能创造生活的精彩。一些“八零后”、“九零后”缺失的,正是这种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承担责任的决心以及像杨怀保一样自强不息的实践精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