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浙江中部门户,有台州三门县。县以三门湾而得名——湾口有万金山、庵山、狗山,合称三门山。三山矗立海中,扼东海口岸,俗称三门口,从海上遥望,俨如三道门户,“三门湾”与“三门县”由此而得名。由于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三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海水中微生物富集度居全国之首,素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誉,是我国著名的青蟹之乡、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
不过,作为文化人,我对三门更感兴趣的是她的“文化三宝”——杨家板龙,石窗博物馆,渔歌节。其中,杨家板龙在当地响当当,在国内和国际上也声誉日隆:1990年,杨家板龙入编《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1992年,杨家板龙在北京王府井亮相;1999年,杨家板龙参加台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大会展,以“天下第一龙”获唯一最高大奖;2004年,杨家板龙以414米的长度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2007年,杨家板龙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尔后,又向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方人说话有口音,“王”、“黄”不分,大黄鱼一向被称之为“大王鱼”;“杨”、“阎”不分,“阎王”历来是“杨王”。因此,我刚开始听到“杨家板龙”时,以为是“阎家舨农”,还煞有介事地心想:这是海边,大概是跟造船有关的什么工艺。可人家当地人一听就笑喷了,拿起笔来给我写了“杨家板龙”四个字。我也笑得双脸染上了丹霞。
所谓“杨家板龙”,很像我国北方的“闹社火”,即民间贺节日、庆丰收、祈吉祥、寄美好的一种集体游行活动,最早起源于明朝年间,流传至今已有440多年历史了。传说当年居于三门亭山之畔的杨氏家族,鼻祖是唐侯叔虞(周武王三子),明隆庆初年为避战祸来到三门,定居下来。初来乍到时,连年碰上水灾、旱灾,庄稼欠收,生活十分艰难,杨家族人认为这全是主宰风雨雷电的龙神作威之故,故于元宵节灯会上,扎了一条巨大的彩龙,挑选几十名壮小伙,集体协力向天高高举起、轮番舞动,以此表示对龙神的尊敬崇拜,希望迎接龙神的到来。说来也巧,此后几年里,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迎龙”活动相沿成俗,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杨家大村必定要“迎龙”,盛大的队伍遨游田头农庄,舞步街头小巷,所到之处,村民们摆设果品,点燃香火蜡烛鞭炮,迎接龙神的到来,象征着龙到、福到、好运到。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物,古往今来,一直为全国各地的百姓所敬仰和供奉。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各地都有制作龙船、龙台、龙灯等等的传统,龙艺术品的种类极其繁多。单说龙灯,就有稻秆龙、火龙、百叶龙、滚地龙等等,多以十节左右的布龙为多。杨家板龙却别出心裁,采用木版做底座,竹篾做架,糊上彩纸,精致构画,再一节一节地连接成长龙。杨家板龙出征时,要有大象开路,还有雄狮、麒麟、犀牛、梅花鹿等五兽陪伴,威风凛凛,旌旗开道,炮声隆隆,锣鼓震天。龙头高昂,龙角高耸,龙眼放光,龙口含珠,龙身巨长,龙鳞耀眼,龙尾长甩,随着龙头翩翩起舞,金光闪闪,火树银花。其舞龙队伍超乎寻常的庞大,有时一条长龙的舞者竟能达到2800多人,试想:这条巨龙该是多么的气势磅礴!
尤其让我感慨的是,在杨家板龙舞动的440多年里,也经历了岁月的残酷洗礼,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远的不讲,只说近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烽火连天,杨氏大族已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条件迎龙,遂改为各家各户小规模拜龙祭龙。新中国成立以后,迎龙仪式被视为“迷信”、“四旧”而销声匿迹,由新式的游行、扭秧歌、上演农村新戏等活动所代替。直到改革开放的1981年,村民生活好转,社会安定团结,思想意识也得到大解放,于是,沉睡了30余年的杨家板龙,终于被社会大变革震醒,再次腾飞起舞了。次年元宵节,杨家板龙应三门县人民政府邀请,首次把迎龙的队伍舞动到县城,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从此享受到它应有的历史荣誉。以后岁岁又年年,进入新世纪,杨家板龙大腾飞,中华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