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06日 星期三

    众说纷纭评“红楼”

    《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06日   01 版)

        开栏的话

        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文化热议”专栏,旨在对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当下文化领域的热点现象、话题,展开观点鲜明、见仁见智、单刀直入式的分析评说,以期对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有所裨益。光明网推出同题专栏,欢迎各界读者和广大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一经播出,就在观众中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导演李少红营造的意境太过阴冷,有人对大段的文言旁白颇有微词,有人抱怨剧中的人物不合乎情理……本报就此刊发几篇文章,分别围绕新版《红楼梦》的得失各抒己见。

        ——本期话题主持人 

        李春利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红楼人物

    孙 逊

        开始,围绕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争议,主要都集中在剧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诚然,新版《红楼梦》很多剧中人物的选择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想象,不仅仅是一个“黛玉丰满,宝钗清瘦”的问题。宝玉,智慧灵气不够,痴傻愚顽也不够;黛玉,少了一点“怯弱不胜”的病态美,和大观园内首屈一指的女诗人气质;宝钗,不仅不符合“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外貌特征,而且也少了“藏愚”、“守拙”的味儿;平儿、袭人、紫鹃……只怕也都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个模样儿。

        我们还可以找出剧中人物更多的不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我们对《红楼梦》太过热爱,因而总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妥;从另外一方面讲,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红楼梦》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我们不妨把新版《红楼梦》中的人物看作是李少红眼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

        至于剧中小姐和太太们的“铜钱头”,很多观众看了不习惯。据李少红介绍,这是有意追求昆曲的一种美学意趣。导演自有她的理由,但影视中的人物套用戏曲人物的装扮,给人的感觉会不够生活化。同时,按照小说的描写,如薛宝钗平时“穿着家常衣服”,“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可见贵族小姐的服饰装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定要与众不同。那种从装扮上就要区分人物身份的做法,其实是戏曲的程式化套路,于影视作品并不可取。

    电视剧不是广播剧

    云 志

        看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个强烈的印象是:它是“正说”,不是“戏说”、“歪说”,作者是抱着对原著敬畏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的。《红楼梦》的语言堪称我国古典小说之冠,其中精到入理的人物对白尤其生动传神。试想,倘若按照今天的语言习惯随意改动对白,不仅会让人啼笑皆非,而且从根本上失却了人物之神髓。按说,新版电视剧完全忠实于原著的语言,对小说中堪称经典的对白和词语,几乎都一个不漏地保留了下来,应该得到认可呀。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作为视觉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影视,理应充分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充分发挥其影音独有的特点和长处。在这方面,新版《红楼梦》就显得不足。比如每5分钟出现的旁白解说着实令人烦不胜烦,连黛玉的心理活动、小姐闺房的描述、变换的场景等都直白地说出来。特别是一些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戏,经旁白一说反而很别扭,也削弱了情节的感染力和画面的表现力。把电视剧当成广播剧做,用夸张的形式对小说进行图解,让观众觉得像吃了夹生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