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北京大学副校长)
在新一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河南如果能够加快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于解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中,有很多是政策性的优势、改革的红利,还有发展的优势。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有先后顺序,发展有梯度秩序。中部地区有些方面可能落后,但这也可能是后发优势。不过,后发优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落后的马太效应,就是越落后就越落后;还有一个就是落后的后发优势,由于落后变得比别人掌握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如果中原地区没有一个经过充分论证、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经济区,不纳入全国经济区建设一盘棋中,就有可能在这个十字路口上更加落后,彻底塌陷下去。因此,现在提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非常及时、非常迫切、非常必要。
我们现在提出中原经济区六大功能,为实现这六大功能,提出了“五新”发展目标,并提出构建十大体系,框架是清晰明确的。但是,中原经济区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有什么特殊难度?是城乡失衡问题?需求结构调整问题?如果说这是中国的难题的话,那在中原经济区也最为典型,这就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最具攻坚意义的问题。一旦取得突破,形成对全国的示范作用,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有更为深刻的诠释。
事实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方,是怕市场化的。越市场化,资源就越往竞争力强的地方流动。但再进一步看,没有市场化根本没有出路,特别是要素的市场化,比如土地要素、人力资本等。所以,中原经济区规划也要有阶段性,实施过程中要有阶段性的制度创新,要把要素市场化的问题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最后收敛并且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崛起这个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