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5日 星期三

    孙鹤:守望一种心魂

    作者:梁寒云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15日 07版)

        从少年时代起,孙鹤就一直生活在一种极为传统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场域之中,并深深地被其间的精神所濡染。早在垂髫之龄,孙鹤即有幸师从开封书法名家刘庚三先生。在和孙鹤的交往中,她曾不止一次地提及刘庚三先生的人品修为如何如何,那种不以个人之沉埋为意,却置人格操守于一切之上的中国旧文人的孤高清傲……每每谈到这些,孙鹤都非常动情,孺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孙鹤的求学显然也深受她这些经历的影响,如她本科所学之历史、硕士所读之文字学、博士之攻书法、博士后之研究先秦书法与文字以及如今在大学中所教之书法文化,等等这些人生轨迹都极为清晰地烙上了上述这些背景的作用,或者也可以说,通过后来的专业学习和自我磨砺,从前的印记已经固化为孙鹤个人对于某些操守、态度的执着,并将之贯彻于人生和学术生活之中。此种人生况味、学术况味,孙鹤自知其与世相违的道理。但就像保罗·加利科笔下的雪雁,在那个远离人世的英格兰北方极寒极寒之地,“它不走了——因为,这是它自己选择的家。”只有在这个“家”里,孙鹤可以像“文化恐龙”一般在故纸堆中从容地和先贤们对话、触摸他们的心魂与歌吟,可以将自己的内心纯化为如浴火后的雪莲般的干净,以接近她所期许的某种神谕般的启示。或者说,在纷扰的现代社会中,孙鹤选择了一种近于隔世的方式来看护、化度自己的理想与幻梦,其为人的耿介孤冷、其为学的游心上古,都可以在其心魂持守的一念中得到解释。

        孙鹤的书法创作和她的人生、学术呈现出极为对应的关系。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将她心魂所守的某些东西比喻为“雪雁”的话,她的书法就是那位为雪雁传神立照的画家菲利普。作为一种心灵的象征物,孙鹤的书法和菲利普的绘画一样,都极为虔诚、极为用心地试图将那些无形的期待转化为一种有形的符号,以记载来自灵魂的某些召唤之于自己艺术的映射。因此,无形大于有形,以无限之无形托之于简淡之有形,是他们共同的价值所趋。

        孙鹤擅长甲骨文,并于草书体会颇多、用功也勤。在她的所有字体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她的小字行草书,特别是如草书沈祖棻先生《水龙吟》一类的作品。这种带着浓厚个人情感经历的书写,就像回忆往事一般的呈现出来,最可见书写者那些委曲蜿蜒的内心倾诉。此类作品使我联想起乔大壮姗姗玉骨般的小楷,联想起程千帆行书的姿致蹁跹,还有谢无量行楷书的清癯迈远。等等这些在孙鹤的手中变的真真在目、可谓是恍然如梦。

        很显然,这与时下人们喜欢的形式表现的路数有着本质的区别,或者准确地说是与当下书坛几乎隔绝且流失已久的另一种书法。这种书法往往在形式技巧层面上做不到所谓的花哨、表现云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变形、什么是夸张等等,而只是凝一念于“写字”,只在于书写文辞之于内心的感喟以及这种感喟的自然抒发,就像《雪雁》中的菲利普只记录雪雁在沼泽地中的生活一般的单纯。此种作品,有人名之为“文人书法”、有人名之为“学者书法”,但我宁愿相信,这本来就是我们书法传统、文化传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部分——那种将书写还之于书写,使书意、文意、情意在一个最朴素的过程中凝结为一的书法传统;那种将书法与人生合二为一,用一生的光阴去博取一点小小的灵魂之升华的文人传统。这种人生取向和书法创作取向的根系原本就深深地扎在中国文化最本真的泥土之中,而无须任何现代商业品牌的标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