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组织在高知识群体中凝聚力问题的研究,分析其凝聚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党组织在高知识群体中凝聚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归纳为三大方面,即人际关系因素、结构因素以及组织和情境因素。人际关系是指高知识群体成员的个性特点和以此为基础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四方面:(1)成员的相似性,既包括比较明显的个体特征,也包括那些难以观察、对人的行为模式更具决定性影响的隐性因素,如个性、态度、价值观及其他心理因素等;(2)成员的相吸性,成员在彼此身上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某种品质特征,如名声和社会地位、愉悦、支持性以及其他个性特点等。(3)成员的相互接纳性。(4)空间上的邻近。结构因素具体包括:(1)组织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权威对于群体的构成、规范、激励等因素都会产生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影响。(2)高知识群体的规模。通常,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间互动的机会和可能性就越少,从而难以形成凝聚力。(3)激励因素,主要是指能够强化归属感的各种情感因素。(4)精神文化和人文关怀,精神和文化凝聚可以通过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达到凝聚人心的效果,而人文关怀是影响凝聚力的情感因素。(5)群体资源的分享,对于吸引、保持和激励群体成员具有重要作用。(6)共同的目标以及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相互依赖。
党组织在高知识群体中发挥凝聚力作用的难点在于,第一,个性特质。高知识群体本身具有一些个性特点。一是思维的独立性。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自己观察分析判断事物。二是注重业务、注重专业。一部分高知识个体只喜欢钻研业务、不太关心政治,为获得更高的个人发展技能,他们热衷于追求高学历、高技术。第二,工作方式特质。高知识群体的工作多以个人或团队、课题组的形式进行,自由度较高,给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这一群体流动率显著提高,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那些从事热门专业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更易流动到具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更好的单位,从而导致对高知识群体流动人员的党员培养、教育等方面难度加大。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提出增强党组织在高知识群体中凝聚力的以下对策和建议。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凝聚力的认知基础。理想信念是人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也是凝聚力的源泉和基础。党组织要注重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来凝聚高知识群体,引导广大高级知识分子党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形成个人、集体与党和国家、民族的共同愿景。
第二,干事创业,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对高知识群体而言,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更为重要。党组织应该把事业发展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关心高知识群体发展事业、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事业发展实施方案,并积极整合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大力营造有利于事业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表现凝聚人心。党组织要加强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形象和声誉,扩大党组织对高知识群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党组织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支部贴近党员的优势,通过凝聚党员、做好表率,进而凝聚广大知识分子,把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调动好、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同时要严肃党的纪律,对个别蜕化变质者要坚决予以清除。
第四,关心群众利益,以感情凝聚人心。高知识群体的基层党组织,只有高度重视高知识群体的根本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群体成员的工作和生活,才能赢得拥护与支持,进而凝聚党心、人心。
第五,健全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这是高知识群体党组织工作取得成效的必备条件。在决策机制上,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保障高知识分子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平等地参与到有关活动中,使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让决策更符合高知识分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机制上,党组织要推进民主管理,一些重大决策要经全体党员反复讨论,形成广泛共识后付诸实施;在监督机制上,实行上级组织监督、组织内部相互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完善监督程序,保证群体成员行使权利。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