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志洁物芳绘画谈

    作者:刘波 《光明日报》( 2009年10月30日 10版)

      画家之于题材,可能是一种因缘,可以是一种求索,或者也就是一种无奈。几方面,都不乏巨匠崛起于画坛。对于所有孜孜以求的青年人来讲,惟有真诚把握自己的艺术感觉,勤勉地耕耘、探索和扬弃,才能渐次接近自己的理想。
      
      成熟的画家,运用熟悉的语言,弹拨自己的心弦,形成自己的旋律。把心中最炽烈、最美好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则不失为个人最有价值的成就。
      无论是来吾道夫先路的圣人,还是庸碌无为的愚瞽,当我们回望历史,发现他们都会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记。时代感不需要理念先行地去追求,你只需要保持一份诚挚的情怀面对生活,时代属性自在其中。
      
      我的绘画题材,有宿世的因缘,有主观的追逐,更多的是心灵的自然外化。有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不断提炼自己情感的纯度,乃是达到艺术境界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单纯把现实中人衣之以峨冠博带是远远不够的。形骸之外的精神才是本质。小到一个眼神,大到画面的意境,都来源于对彼时彼地人物的精神和气象的总体观照和细致把握。如此,非沉潜古史古诗不足以会其心,非流连古迹古物不足以道其形,非摩荡古书古画不足以表其情。
      
      古哲淡然超然的人格和修为,慢慢积淀成为心象;自然山川的林莽溪流、云烟草树,就成为状写这种心象的最佳媒质。用浸润了古典风华的笔墨来刻画真气逼人的自然风物,不再依傍前人,遂感受到一种前所未见的自由。
      
      池塘的十里荷香,不仅来自与荷花四季、四时情态变化的零距离接触,更感受到了花中含蕴的盛衰变化。当发现古代的经典再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自己开始寻找最具个性化的表述方式的开始。当放手去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的时候,传统、经典、自然和时尚都会不自觉地跑到笔下,刹那间仿佛抓住了自己梦中的灵境。
      
      司马迁赞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一个人手眼的清浊高低,最关乎心灵。我非标榜,做如上的表述,在同大众交流之余,也隐含着对自己的期许。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