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5月10日 星期日

    是精英教育还是公民教育

    吴丛丛 《 光明日报 》( 2009年05月10日   06 版)

        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除了外部原因外,大学生缺乏以创新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相对薄弱的内在 

        原因,同时也与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有关。高等教育的传统理念,是“精英教育”,培养目标是“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但是,精英教育只有在教育资源稀缺、高校培养人才数量有限且供不应求的基础上才有必要。 

        根据马丁?特罗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分析指标,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精英阶段(15%以下)、大众阶段(15%―50%)、普及阶段(50%以上)。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发达地区早已超过50%,即使像安徽,毛入学率也进入到大众教育水平。显然,创业教育应当以“公民教育”为导向,培养能够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倡导的培养“四有公民”是一致的。如果强调精英教育,会过分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期望值,限制了创业的实践领域。 

        本文摘自光明网博客。段华恰,安徽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战略、市场调查、企业文化。

        (吴丛丛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