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08日 星期一

    “小中风”是脑卒中的前兆

    葛宗渔 《 光明日报 》( 2008年12月08日   11 版)

        11月20日是“中国卒中教育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前主任委员、中国卒中教育日创始人之一吕传真教授在媒体通报会上指出,中国脑卒中(中风)的发病率和复发率越来越高。

        吕传真说,脑卒中可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目前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存活者中约3/4会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老人和卒中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症状(脸、手或腿部乏力和麻木,讲话或理解困难,视物不清),持续时间较短,如几分钟或数小时,但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预示着脑卒中很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已有重大进步,可溶解血凝块和恢复脑血流,但要在症状开始3小时内治疗,越及时越有可能避免长期损害。因此一旦出现小中风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呼叫救护车,以得到紧急的医疗救护。

        上海华山医院董强教授认为,复发后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更高,“二级预防”非常重要。董强建议,首先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通过锻炼控制体重,采用低钠、低胆固醇、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方案。

        其次,对已发生过小中风者来说,要通过药物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如严格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不易引起胃肠不适的新一代药物氯吡格雷75毫克等预防血栓,使用他汀类药物改善血脂等。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卒中为缺血性卒中,因此利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防止卒中复发是重中之重。

        (葛宗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