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大爱彭培根

    作者:本报记者马晓毅 《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27日 12版)
    彭培根
    彭培根和夫人在其设计的北京北七家拉斐特城堡。
          初冬时节,“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授予清华大学外籍教授彭培根院士证书仪式”在清华园举行。在著名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一间普通的阶梯教室里,彭培根教授风趣的语言让仪式活动变得轻松自如。加拿大驻华大使代表、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领导以及彭培根教授的好友纷纷致词,祝贺他在中国、在清华大学工作生活26年之际,荣获此殊荣。
     
          彭培根,加拿大籍华人。1982年,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就毅然放弃加拿大优厚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带着妻子女儿回到祖籍国,满足了老父亲的夙愿,并决心实现自己的梦想: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与中国共同发展进步。

    关心热心爱心

         来到中国后,他一头扎进了清华园,此后再没有离开过这个大师云集的地方。在清华大学任教26年期间,彭培根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他创办了中国大陆首家中外合资建筑事务所――大地建筑事务所;是他作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长期致力于把中国民族特色、文化传统和时代气息体现在自己的设计创作之中,广州国际机场、上海华侨大厦、北京国旅大厦等均是他的杰作;是他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中国农村的同时,坚持不懈地为中国新农村设计美好家园,并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第一个为地震灾民设计了最减震的房屋。早在1992年,彭培根教授就获得了国家外专局授予的“优秀外国专家”称号。2006年春节前,彭教授及其夫人还作为“在华工作优秀外籍专家代表”之一,荣获温家宝总理接见。

         彭培根的父辈是国民党抗日将领,他的父亲作为国民党徐西军区司令,在与日本侵略者作战时,被日本人的机枪打穿了膝盖。1949年,在他幼年时一家人去了台湾。彭培根在台湾长大并于1970年获得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学士学位。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到台湾著名的建筑师王大闳的事务所当学徒,边学边干。王大闳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他是“现代建筑运动之父”格罗皮乌斯的学生。彭培根大学毕业后即负笈东渡来到美国,并于1973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接着,他进入芝加哥默菲建筑师事务所,跟随国际建筑大师赫玛特・约翰担任助理。在美国学成以后,彭培根于1975年来到加拿大,在那里安顿下来。当时他在著名的B+H事务所工作,并且1980-1981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兼课。

         中国30年前正式宣布改革开放,这一重大举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大陆百废待兴、生机勃发、春潮涌动的景象,尤其让海外华人华侨关心关注。1982年彭培根听从父亲的引导,怀着一颗跃动的心,回到他的出生地中国,并把自己半生壮丽年华奉献在这块热土上。

         彭培根教授于1996年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外籍建筑师。他和两个西方人在1985年创办了大地建筑事务所,至2008年,大地建筑事务所已发展成为拥有800余专业人员以及全国16个分公司的集团企业。大地建筑事务所在1986还创立了“大地乡村建筑发展基金会”。至今彭培根对基金会共捐献了209万元人民币。基金会通过免费杂志刊授的方式,对农村进行培训“赤脚建筑师”,并且在中国全国边远穷困地区资助了76个有意义的项目。

         彭培根教授的执教生涯更是意义非凡。他在清华大学开设“理性建筑”课已有22年之久,是清华大学讲授一门课时间最长久的外籍教授之一。三年前,清华大学实行评估全校“精品课”制度,“理性建筑”名列“精品课”之前。而且,“理性建筑”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唯一用全英语授课的课程;许多学生来听彭教授的课,除了被他对建筑设计的精辟见解所吸引,即使仅听听他那流畅、地道的英语也是一种收获。彭教授对教学兢兢业业,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仍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2007年在清华大学网上学生无记名投票中,对彭教授的满意度评分平均总分达到了90.5%。

    言近旨远,情深意切

         在中国工作生活时间长了,彭培根常常忘记自己是一名外籍人士。他时刻关心着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国家建设方面向中国政府提出过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宝贵建议无不惠及大众。例如,他曾建议并实现了全国出租车色彩由单一的红色、黄色向绿、黄、蓝多种色彩的转变。他还建议机场税包含在机票中,取代排队单独缴纳机场税的做法,并建议在票、费方面一视同仁对待中外旅客。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彭培根当即向中国领导人呈送了一份报告,推荐一种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并推广的先进“基础隔震结构系统”,这项技术可以把地震产生的冲击能量减少40%-60%,可以把一次8级大地震减少到5级以下。彭培根已经率先联合一些朋友在都江堰地震灾区共同捐建一所造价250万-320万元的小学。他们将通过该小学来证明,使用这种联合国的科技结构系统的优点。

         对于海峡两岸同胞和平统一大业,彭培根也是时刻牵挂在心。他最近传给记者一封信函,里面记载了他的爱心和关心。彭培根写道:为了继承先父鸿文将军墓碑上的遗志,最近几年,我凭着真诚的爱心,还有因在两岸都生活过20多年的经历,认为将来和平统一中国,中华文化或中国文化都是必不可缺的(英文的形容词更好,叫VITAL,也就是像生命中的空气和水一样的东西)。而目前,我认为台独“去中国化”的阴谋,仍然是和平统一台湾的最大最深最久的敌人。因为,“去中国化”的阴谋就是要消灭能够联系两岸炎黄子孙的中华文化或中国文化。所以,我要建议中国大陆应该进一步优化简体字。同时,台湾的有识之士,也应当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认识到中国的文字,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演变着;由简而繁;再由繁而简。如果反对简体字,那就应该用甲骨文,那才是最正宗的繁体字!同时,也应该看到简体字中有140多个是改得好的,是符合中国文字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演变着的规律的。

         彭教授接着写道,经过50多年的应用,现行简体字中也有50个左右的字是需要改回到繁体字的。例如为了争取两岸和平统一,起码“中华民族”的“华”字的写法应该一致才对。这四个字的写法首先统一了,其他的事务就可能逐步迎刃而解了。中国的文字是象形的,作为“华”字当然是繁体“華”的形象好。它左右对称像一朵花。所幸的是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在题词时,“华”还是写的繁体字,邓小平题的“愛我中華修我长城”(现在仍挂在北大侯仁之教授家里)的“爱”和“华”都还是繁体字。毛泽东写的“清華大学”名称,到今天国家仍然保护它的原来字体。江泽民在为“中华陶瓷”等企业或地方题词时“华”也是繁体。邓小平的那个“華”字,写得特别大,所以全国人民(尤其是农民),都在他的爱心下,逐渐富有起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