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本期关注·古籍影印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5年10月01日 星期四

    张元济与大型影印丛书《四部丛刊》

    赵嫄 《 博览群书 》( 2015年10月01日)

        张元济先生主持编印的《四部丛刊》是我国近代出版史上的大型影印丛书之一。初编历时四年,始印于1919年,1922年印制完成。共收录经、史、子、集四部之书323部,8548卷,2100册。“诚可云学海之巨观,书林之创举矣。”

        张元济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出版家、文献学家,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陆续编印了《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型古籍丛书,精选珍善版本,传承优秀文化,为我国古籍的保护、整理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自咸同以来,神州几经多故,旧籍日就沦亡,盖求书之难,国学之微,未有甚于此者。上海涵芬楼留意收藏,多蓄善本,同人怂恿影印,以资津逮。间有未备,复各出公私所储,恣其搜擥,得于风流阒寂之会,成此四部丛刊之刻。” 

        (《印行四部丛刊启》)从这段话可以清楚地看出张元济先生在“求书之难,国学之微,未有甚于此者”的状况下,为了保存优秀文化遗产,使其免于沦亡;又为了满足学者的阅读和求知需求,同时传承文明、振兴国学,开始了古籍影印出版活动。

        《四部丛刊》规模宏大,广征博用,版本珍稀,具备严谨的体系和架构,有如下特色:

        (一)内容常见,重实用性

        张元济先生在《印行四部丛刊启》中曾总结:“此之所收,皆四部之中家弦户诵之书,如布帛菽粟,四民不可一日缺者,其善一也。”

        《四部丛刊》依照《墨海金壶》之例,以经、史、子、集为纲领,同时参照《四库全书总目》的次序。四部之书浩如烟海,《四部丛刊》仅选常用急需者,如经部中,《通志堂经解》《经苑》《皇清经解》《皇清经解续编》等书,“久已家藏户遍,恐挂一漏万,概不泛收”。史部则“正史、编年、地理外,取别杂传载之最古者”。子部取九流十家,古雅而非伪诧者。诗文集则取其已成宗派者,如汉魏六朝、初唐四杰、李杜韩柳。

        四部之书,汇于一编,只需《四部丛刊》一书,就可通览我国古代重要的经、史、子、集四部经典,足以满足日常翻检阅读之需。

        (二)书贵初刻,精选善本

        选择善本影印,一方面可以使珍善古籍得以保存,化身千百,另一方面由于版本珍贵、可靠,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了学术发展。

        《四部丛刊》初编中有宋本45种,金本2种,元本19种,影印宋本13种,影印元本4种,元写本1种,明写本6种,明活字本8种,明校本25种,日本、高丽旧刻本7种,释道藏本4种,其他亦皆出明清精刻。所选底本以涵芬楼所搜罗的善本古籍为主,同时从江南图书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北平图书馆、瞿氏铁琴铜剑楼、傅氏双鉴楼、刘氏嘉业堂、缪氏艺风堂、孙氏小绿天、邓氏群碧楼等公私藏家借印珍本秘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学者省时省力,同时这些珍善版本本身也具有重要的版本学、校勘学价值。

        (三)影原貌,未删剪

        “明之《永乐大典》,清之《图书集成》,无所不包,诚为鸿博,而所收古书,悉经剪裁;此则仍存原本,其善二也。”(《印行四部丛刊启》)

        日本汉学家武内义雄也认为:“《四部丛刊》……原状影印,丝毫不加移易,故原书之面目依然,而误字除原本之外,决无增加之虑。

        《四部丛刊》借鉴杨守敬《留真谱》之例,采用影印的方式,丝毫不改原书面貌,可以保持内容完整,免除删改之弊,因此更好地保留了古籍的原初面貌,为读者提供了最真实、最可靠的文献资料。

        (四)缩印本,字清晰

        “雕版之书,卷帙浩繁,藏之充栋,载之专车,平时翻阅,亦屡烦乎转换。此则石印,但略小其匡而不并其叶,故册小而字大,册小则便庋藏,字大则能悦目,其善五矣。” 

        (《印行四部丛刊启》)

        《四部丛刊》虽系缩印,但依然保留了古书字大悦目的特点,又便于购买、收藏,更有利于学术研究、文化普及。

        (五)细校勘,启后学

        编纂者对《四部丛刊》的每一种子目都搜罗多个版本,认真校勘,比较版本优劣,选用最优之本。正文后附校勘记及跋语,注明众本异同,考证分析,梳理版本源流,不仅使读者明白一书之误,还使读者见一本如见众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如子部《慎子》一书,孙毓修先生比校缪氏蕅香簃钞本、《太平御览》本、《群书治要》本、《守山阁丛书》本等多个版本,著录字句异同,写成校勘记刻于卷末。同时,经过细致校勘,孙氏发现从明刻本钞出的蕅香簃本所记载与其他本皆不同,而守山阁本据《群书治要》等书辑录的逸文均见于蕅本,且未见有书目著录蕅本。因此《慎子》当以此本为善本,乃据之影印。孙氏跋语对此介绍甚详。《慎子》正文后尚附缪荃孙所补逸文两篇,以便读者参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