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赏玩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1年08月07日 星期日

    我买了《正路》影印本

    采 诗 《 博览群书 》( 2011年08月07日)

        二十多年前,在西安一家旧书店淘书,惊喜地发现《正路》杂志创刊特大号,及第1卷第2期,皆为23开本,品相又都在八成以上。两本索价竟然要10元钱,我毫不犹豫地拿下。当年这10元钱,在西安下馆子,可以美美地吃两天,我的月工资也才106.06元。

        将这两本杂志请入书房后,我就特意留心上海湖风书局印行《正路》杂志的相关资料。

        1933年至1934年,正是我国杂志期刊出版发行的黄金时代:当时正常出版的杂志,数量之多竟达1200余种。

        北大图书馆1956年12月编辑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旧期刊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所录民国期刊有9000余种。这期间,杂志期刊出版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比如,1932年4月柯伯年主编的《研究》,仅出一期而终刊(见许涤新《风狂霜峭录》);1946年创刊的《北平学风》,也仅见到一期(见《目录》);由王独清主编的《我们》月刊,1928年创刊,仅出过三期(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123页注文7);1945年,傅雷与周熙良合编的《新语》半月刊,也仅出过五期(见傅敏、罗新璋《傅雷年谱》)。

        1933年6月1日创刊的《正路》杂志,1933年7月第2期,即为终刊号。它在历史上仅仅存在过这两本,且都在我的手中。阳翰笙说:“上海湖风书局是‘左联’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惟一的、自己的出版机构。”(见《古旧书讯》1982年第2期《关于湖风书局》)

        由张耀华主编的《正路》杂志,是继丁玲主编《北斗》杂志(1931年创刊,月刊,1932年出至2卷第4期停刊,仅出8期)之后,“左联”的机关刊物。张耀华当年与宋庆龄关系友善,是在冯雪峰领导下展开工作的。当时,冯雪峰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参见《宋庆龄在上海》)

        《正路》杂志,是一本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综合性杂志,公开出版发行,涉及内容有政治、经济、时事等方面的论文,还包括文学创作和翻译。主要撰稿人皆为中共早期重量级文化名流:艾思奇、茅盾、许涤新、杜国庠、周阳、楼适夷、郭沫若、艾芜等。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他23岁时写成的第一篇哲学论文《抽象作用和辩证法》,就是第一次以笔名艾思奇发表在《正路》杂志创刊号上的。从此,艾思奇这个名字名扬中华。

        许涤新原名许声闻,他首次用许涤新这个笔名,也是出现在《正路》杂志上。从此,他以笔名行世。

        杜国庠的一个重要笔名林素庵,也是首现于《正路》杂志。

        为何《正路》杂志仅出两期,就停刊而遭查封呢?因为主编张耀华遇害。

        读书渐多,我便对手头上如此重要的《正路》杂志,产生了疑惑。依我多年搜集民国期刊的经验,西安,并不占天时地利。我虽然曾得到过《我们》月刊,仅为第2期;《语丝》亦仅淘得一本;张天笑主编的《星期》杂志,还有《文潮月刊》、《开明少年》、冯玉祥题名的抗战期刊《希望》,统统都是单蹦儿,极少有机会碰上这么重要杂志的创刊号。如此重要的杂志,居然还是一前一后的两本,仿佛天上掉馅饼儿一般,美美地落在我头上!也忒容易了吧?

        后来我才知道上当。我手头的两本《正路》杂志,并非原装货,而是影印本!以前,我仅知道上海书店20世纪80年代出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影印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过“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影印本。岂不知,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在1959年11月,即影印了《正路》杂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之一,定价0.95元,统一书号为1007824,中国分类号K202。其影印本印数不详。可能两本《正路》杂志的外面,还有一函黄色精装书套。

        如何辨别原本与影印本呢?

        所谓影印本,在创刊号目录页之“目录”左边有一枚黑字长印:“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为朱文篆字)。其“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编辑例言云:此丛书是“革命文学刊物的影印本”,“保存下来极少”,“不易得到而有很大参考价值”,“内部发行”。原版则无此长条黑印。这同1922年10月增订四版《尝试集》的辨别一样,要非常小心才好。原版《尝试集》在版权页前后,有上海亚东图书馆整页广告数张,而上海书店之影印本,在此重要的地方,则无一页广告。当然,20世纪50年代末的纸张与30年代纸张之差别,民国版本之资深读书人,一看颜色即可分得年代之久远矣。

        抗战期间于广西出版的所谓新版《正路》杂志(见《广西大百科全书》第1016页,而《目录》未录),乃彼《正路》,非上海此《正路》也。

        (本文编辑  谢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