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飞扬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1年08月07日 星期日

    本期关注 犹太之窗

    善于求异的犹太民族

    傅有德 《 博览群书 》( 2011年08月07日)

        中犹“求同存异观”的碰撞

        1992年9月,我得机会去英国牛津的希伯来与犹太研究中心学习,从西方哲学史专业转向了犹太哲学与宗教,开始了新的学术生涯。在过去的近20年中,由于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不止一次到以色列本土以及英国、美国的学术机构学习访问,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犹太人。在学习和与犹太人的接触中,我对犹太文化及其民族的特征有了一些感悟,其中一点就是犹太人的求异、尚异特征。我曾经不止一次与犹太朋友提到我的这个看法,他们大都表示赞同。

        中国人经常说“求大同,存小异”,意思是说,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人与人之间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区别和差异只是个别、具体的方面。换言之,“同”是主导的、重要的,“异”是非主导的、不重要或不太重要的。所以,每当遇到“之间”问题时,中国人习惯于先找共同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尽量避开、淡化或保留其中的不同,借以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实际上,“求同存异”的观念已经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成为中国人看待和解决“之间”问题的通则。比较而言,犹太人在“同与异”的问题上往往认为后者是主导性的,因而更重要,前者是非主导性的,因而不重要或不太重要。因此,他们在遇到“之间”问题时不是求同、趋同,而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差异。似乎可以说,求异是犹太人在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时有意无意地遵循的一条原则,甚至可以说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我的一次亲身经历可以作为这一特征的一个例证。1993年冬,我在伦敦遇到了一位颇有影响的犹太人——斯藤伯格。他是二战期间从匈牙利逃亡至英国的,在商业和文化事业领域卓有建树,被英国授予爵士头衔(Sir)并且得到过罗马教皇的接见。有一天,他递给我一份文件,希望听听我的看法。这份文件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全球伦理宣言》。当时,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刚结束不久,斯藤伯格曾作为犹太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在读这份文件时心情非常兴奋和激动。这是因为除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文风外,其内容和思路都非常符合中国人“求同存异”的观念。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份文件出自谁的手笔以及其他背景,只是感到在承认各宗教或文化之差别的同时,寻求各民族普遍的基本伦理观念,号召全世界有信仰的和没有信仰的男女老少共同奋斗,以结束现实的冲突和苦难,实现仁爱、公正、和平的世界秩序是符合人类大多数的心愿的。同时我认为这对于犹太人更是一个“福音”,因为犹太人在历史上饱受欺压、迫害和杀戮之苦,其根源与宗教冲突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求同存异”、倡导“仁爱”与“和平”,号召各宗教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伦理宣言,肯定为犹太人所欢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我对《宣言》的认识和非常肯定的评价。

        有些出乎预料的是,斯藤伯格爵士读了我的文章后并没有明确表示赞同和欣赏。他很重视我的看法,要求秘书把我的手写稿打印出来,而且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也不做变动。但是,他不同意我有关“求同”、“求和”的普世主义倾向。他对我说了许多,大致意思是:犹太人和犹太教与其他民族和宗教不同,而且也不求同,他所赞同和接受的是《宣言》中所说的各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我的理解是,在他看来,各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差异是固有的,这是不可改变的基础,不能用共同性掩盖它们,而是要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它们。

        我感到,我们的分歧是在“求同”和“存异”的关系上侧重点不同。他的侧重点是存异,在此基础上谋求相互理解和尊重。我的侧重点在求同,是在求同的大前提下保留差异。我认为应该以共同的基本伦理原则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进行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并达到相互理解和尊重。如果没有共同的原则,连对话都困难,还谈什么相互理解和尊重呢?应该说,斯藤伯格的见解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今世界,必须承认各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的差异,否则就容易走向绝对的普世主义,甚至沦为文化沙文主义。但是,我仍然认为,在主张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差异性,更有利于各个宗教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更容易达成理解与和解,更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仁爱、公正、和平的社会秩序。

        犹太人善于求异的传统自古有之

        其实,犹太人之善于求异和存异是有传统的。《圣经》上说,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从巴比伦来到迦南,冷眼相对那里盛行的多神教,毅然扯起一神教的大旗。尽管一神教的真正建立和持守是艰难、曲折的,但直到现在,犹太人仍然高擎着这面旗帜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从亚伯拉罕,经过以撒、雅各到摩西,以色列人确立了“上帝之选民”的概念。这个概念宣称:犹太人是上帝赐予《托拉》的唯一民族,是世界各民族中独一无二的上帝之选民,与所有别的民族不同。不论是在遥远的圣殿时期,还是在反犹主义肆虐的中世纪和近代,犹太人始终坚定不移地固守着这样的信念。公元70年后,犹太人散居在世界各地。散居的犹太人属于少数民族,不仅人口数量少,而且在文化上也处在寄居国文化的包围之中。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坚持独立的宗教信仰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犹太人做到了。在希腊罗马帝国,或在伊斯兰教,或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国度里,犹太人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宗教,拒绝改宗,坚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当然,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凡读过犹太历史的人都知道以阿基瓦为典型代表的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殉教的故事,从中可知其代价之惨重。面对强大的民族和强势的宗教和文化,犹太人敢于说“不”,敢于坚持并维护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表现出善于和敢于“求异”、“存异”的内在基质。

        犹太人善于求异的特征在生活实践中表现为经常发表不同意见,善于争论。犹太人中间流行这样一句话:“两个犹太人,三种意见”(two Jews,three opinions)。对于一个事物,一个事件,一个事情,犹太人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互不相让,坚持己见。2008年,我应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的邀请,参加庆祝以色列建国60周年的“总统大会”,记得时任总理的奥尔默特在讲话中说:以色列有600万犹太人,也有600万个总理。由此,以色列人各抒己见的情形可见一斑。当然,任何民族和个人都不是铁板一块,都会有不同意见和分歧发生。然而犹太人之所以特别,就在于他们较之别的民族更擅长此道,而且在分歧意见发生后常常不寻求分歧的解决和意见的统一。分歧是客观存在的,与其统一意见,不如保留分歧,让人各行其是,使生活多元化。众所周知,犹太教最早的经典是《摩西五经》。它被看作是上帝通过摩西启示给犹太人的律法书,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圣经时代以后,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编纂了口传律法书《密西纳》(Mishnah)。此后,犹太教的拉比们开始对《圣经》和《密西纳》进行诠释,于是出现了《塔木德》(Talmud)、《托斯夫塔》(Tosefta, 又译《密西纳补篇》)和《米德拉士》(Midrash),它们分别是解释《圣经》和《密西纳》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释。《塔木德》尤其是这样。它的风格就是先引述一段《密西纳》原文,然后把拉比们就这段原文所做争论中的不同意见一一陈列出来。例如,《塔木德》之《祝福式》(Barakoth)在引述了《密西纳》关于犹太人在晚上什么时间背诵《经训》(Shema)的一段原文后,拉比们对其中的内容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旨在澄清原文所说的“当祭司回家吃晚饭的时候”、“直到一更天结束的时候”、“直到午夜”、“直到黎明到来”等说法的涵义。这里没有定于一尊的意见,只是拉比们的讨论意见而已。再如,《婚姻》(kiddushin)在引述了《密西纳》关于如何得到一个女人做老婆或使她获得自由这个问题上希勒尔和夏迈的不同意见后,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释。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塔木德》里比比皆是。这里没有绝对权威,没有人人必须遵行的意见,因此,人们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执行,不必强求一律。当然,这并不是说犹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是说犹太人比其他民族更易于产生不同意见,而且视不同意见的存在是正常的事情。

        犹太人内部同样纷争不息

        如果说犹太人是一个“尚异”的民族,那么中国人则可以说是一个“尚同”的民族。毫无疑问,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也时常发生在中国人之间。但是,中国人对于不同意见的态度和犹太人大不相同。自古以来,中国人往往认为统一思想、统一意见为正常,而视不同意见的产生为非正常的。因此,在不同意见发生后,中国人不是顺其自然,而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使之统一起来,似乎意见不统一是不好的事情。中国人常说“和为贵”,而这“和”是以同一性为基础的。当然,“尚同”自有其长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尚同的人往往善于从纷乱的个别事物中发现共同的特征,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而在社会生活中,他们较为宽容大度,与人为善,比较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

        许多人认为,犹太人在散居很长时间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使自己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而存在下来,说明她一定是个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民族。实际上,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犹太人在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是可以一致对外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犹太人内部又是纷争不息的。且不说《圣经》记述的雅各的其他儿子出于嫉妒把同胞兄弟约瑟扔到井里,后又卖给埃及的人贩子,也不说1世纪前后的撒都该派、法利赛派以及奋锐党人之间的争斗,就是现代犹太人也是派别丛生,纷争不息。19世纪初,伴随着政治解放运动和启蒙思想的洗礼,一部分犹太人意识到犹太教的危机,于是率先在德国进行宗教改革。先是改革派从传统的犹太教决裂,使原来统一的犹太教一分为二,分为正统与改革两大派别。后来,又产生了介乎二者之间的保守派。到了20世纪20年代,又在美国出现了重建派。不仅如此,在同一个教派中又分成若干宗派,例如正统派又包括老正统派和新正统派,以及哈西德派,等等。犹太人内部不仅派别林立,而且时有相互敌视的现象。数年前,我遇见过一个属于自由派的教徒,他说他看不惯那些过时陈腐的正统派犹太人,同时他也知道正统派仇视自由派或改革派。他说:在正统派眼里,我们是犹太教的破坏分子,所以“比基督徒还坏”。仔细想来,犹太教之分裂为不同的教派,而且各派之间时有攻击,除了社会历史的原因外,也与其“求异”的特征密切关联。既然允许标新立异,既然不同意见的存在是正常的,那么,在犹太教遇到挑战时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不同意见的合法存在自然会演化成不同的派别。近年来,我们也大谈民族的劣根性,而重要的劣根性之一就是“窝里斗”。其实,这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许多民族都这样,一向给人感觉“精诚团结”的犹太人也不例外。

        善于求异是犹太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求异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总是试图发现事物间的差异和不同之处,因此比别人更容易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是创造精神的特性,是思想家与科学家应有的品质。在历史上,犹太人造就了许多世界级的思想大师,如斯宾诺莎、马克思、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柏格森、布伯、海舍尔;还有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杰出人物的出现尽管也与其他因素有关,但是,善于求异的思维方式无疑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求异也是一种精神。莱布尼茨曾经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表明差异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因此,求异是永无止境的。求异的精神就是不断地发现世界万物的差别所在,不停地探索,永远不停留在同一个确定的点上。在这个意义上说,求异就是坚韧不拔、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公元前586年的巴比伦之囚,到第二圣殿的建立;从公元70年罗马帝国焚毁圣殿,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到1948年重新建国;从圣经希伯来语到散居时期的拉地诺语、伊第绪语,到作为以色列官方语言的现代希伯来语……历史清楚地记下了犹太人的足迹,显示着犹太人特有的求异、创造、不断进取的精神。

        犹太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内涵的民族,同时她又是散居的,多元化的。因此,其特征决不是一个“求异”能够概括了的。这里只是一个在尚同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犹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罢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