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飞扬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1年02月07日 星期一

    美国大棋局中的朝鲜半岛危机

    梁 孝 《 博览群书 》( 2011年02月07日)

        2010年,“天安号”事件、“延坪岛”事件相继爆发,美韩、美日大规模军演不断,朝鲜更是严阵以待。朝鲜半岛突然间狼烟滚滚。与此同时,各国政治家们纵横捭阖,民众们群情激愤,大众传媒众说纷纭。东北亚局势可谓扑朔迷离!

        实际上,这次危机表面上是朝韩交锋,骨子里却是美国煽风点火,挑拨是非,离间东亚各国,最终实现其以日韩制约中国的战略格局。1997年,美国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出版了《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阐述了美国在21世纪控制欧亚大陆,维护美国全球霸权的均势战略。如果读一读此书,了解一点海权国家均势地缘战略传统,就不难看清朝鲜半岛迷局。

        海权国家和哈·麦金德的思想  

        讨论《大棋局》之前,先说说海权国家传统的均势战略和布热津斯基的精神导师哈·麦金德的思想。

        从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来,真正能成为欧洲霸主、甚至世界帝国的都是那些处于欧洲边缘的小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欧洲小国林立,历史恩怨纠缠不清,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很多国家四面受敌,国力都消耗在这种相互牵制中。欧洲大陆国家就像一篓子螃蟹,每只螃蟹都是其他螃蟹行动的障碍。而欧洲边缘的小国,虽然国土不大,却跳出了这种相互制约的格局,向海外扩张,通过占领海上航线枢纽,攻夺海外殖民地,控制海上贸易等办法来扩张自己的力量。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海权国家。为了防止欧洲大陆大国的威胁,这些海权国家不是占领、消灭欧洲大国,而是实行所谓均势战略。均势战略主要是两手,第一是扶弱抑强,避免欧洲出现一个绝对大国,第二就是挑拨是非,让这些国家处于敌对、制约状态。这样,海权国家就可以安享霸权。当然,道理都知道,关键是玩儿的手法。英国是玩弄这种均势战略的老手,它根据欧洲各国国力消长来确定它所要扶植和抑制的目标。在这种战略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哈·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一篇名为《历史的地理枢纽》的论文,对后来的美国地缘战略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麦金德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观念,一个是欧亚大陆(他称之为世界岛)的中心地带,一个是陆地强国和海洋强国的争霸。他认为,在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中北部,有一片辽阔的草原地带,其河流或者是内陆河,或者流向北冰洋,由此形成了与东西部沿海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这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这里生活的草原游牧民族,以马为交通工具,机动灵活。这些民族一旦强盛,就会以中心地带为枢纽,向沿海一带进行攻击,向东南攻击中国,向南攻击印度,向西南攻击欧洲。

        哈·麦金德认为,随着哥伦布远航,欧洲开始崛起。欧洲的扩张沿着两条线路,一条是以英国为代表,沿着海洋枢纽向世界扩张。而另一条线路则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俄罗斯向东部不断扩张直至太平洋沿岸,完全控制了大陆中心地带。这样,世界格局变成了最大的大陆强国俄罗斯和最大的海洋强国英国之间的对抗。相对来说,大陆中心地带易守难攻,却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向欧亚大陆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出击,占领出海口,建立自己的海军。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个世界帝国。因此,英国这样的海权国家则要针锋相对,在这些地方建立自己的陆地堡垒,封堵大陆强国。哈·麦金德后来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哈·麦金德以地理学家独特的全球眼光,把控制欧亚大陆作为维持英国霸权的基础,思考如何在全球实施英国的均势战略。

        看了哈·麦金德这篇文章,确实让人明白了许多东西。比如,阿富汗这个内陆小国总是被大国侵略,先有19世纪的英国,后有20世纪的苏联,再有今天的美国,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真正的原因是阿富汗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边缘,是南下印度洋一个战略枢纽。大陆强国经此可以进入印度洋和波斯湾,反之,它也是海洋强国进攻、控制、威胁中心地带的必经之地!

        哈·麦金德这篇文章已经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译本,如此雄文却只有区区二十多页。想想我们中国学者,皇皇巨著动辄五六十万字,再看看麦金德的文章,确实让人汗颜!

        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棋局

        不过,历史却和麦金德开了个玩笑。20世纪初是大英帝国最美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后一抹美丽的帝国斜阳!随着科技发展,窄窄的英吉利海峡已经不能让英国置身于欧洲之外,它也掉进了欧洲这个螃蟹篓子里,英国被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确实出现了麦金德所设想的最大的陆权国家和最大的海权国家之间的对抗,陆权大国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苏联,但海权国家却不是英国,而是美国。如果我们抛开意识形态,就会看到麦金德所描述的地缘战略轮廓,即美国这一海权强国和苏联这个陆权强国争霸的格局。美国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围堵欧亚大陆,东部有美国控制的所谓第一岛链,即日、韩、菲律宾、印尼等国家,西部有北约控制的西欧,在南部中东地区,则联合以色列、沙特和伊朗等国。苏联则在这些地区与美国展开反复争夺。当时,在欧亚大陆周边国家出现的动荡、战乱,背后都有美苏角力的影子。

        在这个意义上,麦金德实际上是给美国设计了一套高明的地缘战略。虽然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麦金德的一些思想已经明显不适用了,但是,他提出的控制欧亚大陆是海权国家全球霸权的基础这一原则被美国地缘战略思想家继承了下来。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就是其中的扛鼎之作。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而欧亚大陆各强国则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的目标就是要控制这个多极化的欧亚大陆。1997年,布热津斯基写成的《大棋局》,就是要为这个目标提供一套可行的均势战略。

        布热津斯基可不是书斋里学者。此人是美国政府最著名的智囊之一,长期参与制定外交政策,1977-1981年在卡特政府中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更重要的是,他1973年协助大通曼哈顿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组织三边委员会,任主席。别看名字不起眼,这个委员会实际上是美、欧、日大财团的精英俱乐部。甚至有一种说法,一个人要成为美国总统,就得首先进入这个精英俱乐部。无疑,布热津斯基参与制定了美国的核心战略,并深刻地理解这一核心战略。对这一领域颇有研究的一位朋友介绍,或许是布热津斯基在书中说了大实话,美国政府内部一些人对布热津斯基公开出版此书不乏微词。

        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陆战略构想是四大战略区、五大棋手、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

        布热津斯基认为,今天,欧亚大陆仍然是世界的重心。除美国外,经济发展排在世界前六名的国家都在这里。这里有德、法和日本这样世界上经济、科技和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也有俄罗斯这样国土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还有中国这样人口最多,经济充满活力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联合,美国就会被排除欧亚大陆之外,成为一座孤岛,而其世界霸权也就随之终结了。因此,美国的任务是在欧亚大陆防止出现一个新的超强国家,防止出现影响美国利益的大国联盟。

        在冷战时期,美国从东、西、南三个方面围堵中心地带(苏联),随着苏联解体,中心地带的战略地位下降了,形成了东、西、南和中部地带四大战略区。东部是中国及其周边的东亚地区;西部是欧洲地区;南部是中东和南亚部分地区;中心地带基本上是俄罗斯的领土。在这个棋盘上,有五位棋手,它们是德、法、俄、中、印五国。这五个国家在自己所在战略区域都有巨大的影响力,既有发展的潜力,也有发展的意志,既能改变地缘战略格局,也能威胁美国的霸权。美国绝对不能让这几个国家一家独大,或是几家联合。

        为了推行制衡之策,美国必须要控制五个地缘战略支轴国家。所谓“支轴”国家,是指占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而本身又非常脆弱的国家。说白了,这些国家是美国控制五大国的战略要地,也是五大国与美国争夺的要点。这些国家有乌克兰、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和韩国。以乌克兰为例,它是欧洲和俄罗斯的桥梁,如果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它就只能是一个亚洲国家,休想再建立起一个欧亚帝国。所以,美国一定要通过控制支轴国家,以此防止几大战略区中有主导能力的国家兴起。

        由此而言,在国际舞台上,美国一会儿瞪眼抡拳,一会儿拥抱拍肩膀,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要控制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在四大战略区、五大战略棋手国之间,下一盘均势战略的大棋。

        东亚棋局和朝鲜半岛危机

        如果了解了美国的东亚棋局,也就看明白了朝鲜半岛危机。此次危机是美国重返东亚,重整美日韩防卫体系,遏制中国,争夺亚太主导权的一次重要战略举措。

        从布热津斯基所描述的棋局来看,东北亚中日韩三国是东亚战略格局的核心。中国是一个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国家,不言而喻,也是需要牵制、遏制的主要目标国家。日本无疑是一个大国,但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它还不是棋手,因为日本自我约束,自愿追随美国,不参与亚洲政治,不谋求地区主导。韩国是一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一方面美日韩军事同盟可以遏制中国,另一方面,韩国也是遏制日本棋子。因为,有了美国在韩国的军事力量,日本的安全就有所保证,日本也就失去了扩军的理由,从而很难成为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

        所以,美国在东亚最佳的战略格局是利用日韩牵制中国,把中国纳入符合美国利益的战略格局中,而最坏的格局则是中日韩走向联合,美国失去东亚的军事基地,失去控制东亚的能力!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东亚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10年,中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与日本、韩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让日本和韩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靠近中国,脱离美国的倾向。2009年,日本民主党大选胜利,鸠山由纪夫成为日本首相,其外交思想是追求日本更大的独立性,实行“脱美入亚”,要建立紧密但对等的日美关系,并提出中、日、韩等大国建立东亚共同体。2010年,鸠山由纪夫更是提出搬迁冲绳的美国普天间军事机场。再看韩国,2008年,李明博上台,搞“平衡外交”,力图周旋于中、美、俄、日四大国之间。2008年5月,中韩双方将二者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美韩原来的协议,2009-2012年,美国也要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韩国。

        在布热津斯基划定的东亚棋局中,最重要的三国正在逐渐走向联合,美国控制力正在减弱,封锁欧亚大陆的第一岛链出现了全面的松动。如果中日韩真正建立东亚共同体,美国的军事基地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而且,美国近年来滥用美元霸权,世界已经出现了摆脱美元的呼声,如果东亚共同体再搞出个什么“亚元”之类的,与欧元相呼应,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也就终结了。而在东亚的联合过程中,中国的影响力自不待言。

        美国最担心的局面正在出现,美国在东亚的这盘棋已呈败势!

        因此,美国在东亚挑动是非,让东亚国家陷入纠纷之中,也就毫不奇怪了。点火的地方自然是朝鲜。朝鲜是中国的战略屏障,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中国不能置之不顾。同时,朝鲜饱受美国封锁之苦,与美日韩直接处于军事对峙之中。朝鲜问题是中日韩矛盾的焦点,这自然是挑拨中日韩关系的最佳突破点了。

        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西部海域发生爆炸沉没,5月,韩国认为“天安”号是被朝鲜潜艇击沉,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朝鲜坦言自己的潜艇没有这个能力。但不由分说,美韩开始举行联合演习,向朝鲜耀武扬威,甚至声称美国航母要开进黄海。11月23日,韩国在军事演习中向朝韩双方争议水域发炮,朝鲜随即还击,炮击延坪岛,韩国出现军民死伤。接着,美韩、美日又相继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军演。12月20日,韩国坚持在延坪岛海域进行炮击训练。此时,战争一触即发。好在,朝鲜说了一句“不值得回击”,让提心吊胆的人们长出了一口气。

        朝韩对垒紧张激烈好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

        但是,美国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解决朝鲜问题,根本就不想打仗。阿富汗战争还未结束,它无力再开辟另一个战场。另外,朝鲜的背后是中国,美国不会傻到与中国直接军事冲突。美国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借着朝鲜问题大玩战争边缘游戏,以紧张局势挑拨离间东亚各国关系,恢复以日韩制约中国的均势战略格局。

        所以,美国既要挑动紧张局势,制造纠纷,又要控制局势不让战争爆发。这边是黄海上气势汹汹美韩军演,那边,美国新墨西哥州长理查德森“访问”朝鲜。朝鲜接受国际核查,理查德森则希望朝鲜对美韩军演保持克制。就在朝鲜没有回击韩国军演,危机即将消除之际,美国国国务院又说理查德森是私人访问,朝鲜一惯说话不算数,还要观察。朝鲜随之要“圣战”,美国第三艘航母编队也急驰而来。就这样,人家要真打美国就拦着,人家要不打它就煽风点火。

        从美国的战略目标来说,美国确实得分了。随着朝鲜半岛危机,鸠山由纪夫勾勒的东亚共体成了泡影,东亚三国之间矛盾重重,美日韩军事同盟越发紧密。韩国发现,离开美国,自己连朝鲜的大炮都对付不了,只能躲在美国的羽翼下。美国牢牢控制住了这个东亚地缘政治支轴国家。而日本借着军演,悄悄地扩张军力,这自然会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警觉。从短期看,美国确实在东亚三大国间制造了纠纷,日韩的独立离心倾向被遏制了,美国又暂时巩固了东北亚的封锁岛链,形成了美国利用日韩遏制中国的战略格局。至于朝鲜问题,美国不会真心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介入东亚事务多么好的借口啊!

        美国在东亚确实有所收益。但是,谁也不是傻子。媒体上已经传出中俄明年要搞联合军演。东亚一体化让美国头疼,可要是费尽心机使尽阴着诡手,最后发现中国和俄国两国站到了一起,估计美国人就不是头痛,而是头痛欲裂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本文编辑 钱振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