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飞扬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1年02月07日 星期一

    为何破解不了李约瑟之谜

    刘孔伏 周 喻 《 博览群书 》( 2011年02月07日)

        李约瑟之谜的解答取得了一些进展却未能被破解

        李约瑟博士(1900—1995)早年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1937年开始接触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转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李博士于1943—1946年出任英国驻中国使馆的科学参赞。在这三年中,他参观、访问了296个中国的学会、大学和研究机构,搜集了不少中国古籍和学术文献资料,与众多著名学者座谈交流,收获颇丰。

        李约瑟博士返回剑桥大学后,于1948年5月撰写出版《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即国内翻译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从1954年第1卷出版,至1995年李博士逝世,该书已出版7卷18分册。该书不仅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高评价与赞赏,也使李博士在1992年得到了英国女王颁授的最高荣誉奖,更使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的杰出成就为世界所知晓。

        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之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唐宋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领先于世界各国,但为什么在明清时期却走下坡路,逐渐地落后于西方?换言之,也就是说在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近代科学?中外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李约瑟之谜”。

        这个问题提出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中外学者加以研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企图破解“李约瑟之谜”。1982年10月,“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讨论会”在成都举办召开,与会者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水平。1989年,《自然杂志》面向大众,举办了一次“李约瑟之谜”征答活动,参加者众多。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应彪科学哲学论坛还专门设立了“李约瑟之谜研究基金”,一时间热闹非凡。海外也为此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涌现了不少高论卓识。

        经过中外学者数十年的努力研究与争论,“李约瑟之谜”的解答取得了一些进展与成果。总括起来,大概有中国古代体制、地理环境、人口资源、思想文化、社会组织结构、科举制度等十余种说法,各有所据,言之成理。但令人遗憾的是,各种说法均是次要因素,而非最重要的主因,所以未能破解李约瑟之谜。

        当然,李约瑟博士也有其自己的说法,他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影响下,中国人重实用而轻分析;二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维护“重农抑商”,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没有把工匠技艺与学者发现之数理逻辑方法结合在一起,因而未能实现向近代科学过渡。此说法言之成理,似乎具有说服力,但却经不起辨析推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源于诸子百家,内含十分丰富,因此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辉煌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难道仅仅是实用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思辨分析的结果?有论者指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确实与欧洲人有差别,但这种差别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因为近代科学的形成比工业革命至少晚了100年,即工业革命并非是科学革命。至于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其实与近代西方的官僚体制极为相似,说它阻碍商业的发展与进步,也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根据全汉升先生《中国经济史研究》(香港新亚研究所1976年版)一书的考证研究,中国古代商业源远流长,唐宋时期商业已经繁荣发达,特别是宋代商业税收已占朝廷财政的比重甚大。纺织、印刷、矿产、航海等行业也十分发达,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因此,日本学术界将宋代以后称为“近世”。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退休后,热衷于思考研究中国思想文化问题。2004年9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先生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发表演讲。其中涉及到李约瑟之谜,他的说法是:“《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易经》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方法上是归纳法,而非推演法,所以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杨先生的“《易经》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支持与反对者皆有之。总的说来,反对者居多。反对者认为,《易经》不仅有归纳法,而且有推演法。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进而演化成六十四卦,从逻辑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推演法。《周易·系辞传》云: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这里将“制器者尚其象”列入圣人使用《易经》四个方面之一,可见其重要性。正因为在《易经》的影响之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才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领先于世界各国。倘若不是其他因素的阻碍,那么在宋代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近代之路。

        中外学术界研究探索了数十年,学者们绞尽了脑汁,迄今未能够破解李约瑟之谜。有论者干脆采取否定的方法,认为李约瑟之谜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中国与西方在科学技术发展上走的是两条不同道路,根本无法加以比较研究。甚至更有甚者,认为李约瑟之谜是在为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寻找原因,任何结论说法都不可能返回到历史当中再去接受检验,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面对这样的局面,姚洋《地域、制度与李约瑟之谜》(见《读书》2003年第1期)一文中云:

        至于李约瑟之谜的答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综合研究。……或许,只有等到下一个千年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子孙后代们才能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姚先生虽然提出了“综合研究”的建议,但他对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状况有所失望,所以对破解李约瑟之谜持悲观态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方正先生近年撰写出版了《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2009年版)一书,从另一角度研究问题,诠释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的背景和原因,论证精辟,确实是一部力著。但它仍然未能破解李约瑟之谜,因为它们分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它未能诠释现代科学为何未出现在中国的背景和原因,仍然留下了遗憾。

        从过去研究的缺失与不足破解李约瑟之谜

        如何破解李约瑟之谜呢?这要从过去研究的缺失与不足谈起,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史属于史学研究里的一个分支,受到史学研究现状的制约影响。史学研究是用历史主义的眼光来分析研究历史,即根据现存历史文献和文物来还原历史环境,加以分析研究,而不是在某种政治理论的指导下,解析、拼凑历史,背离历史真相。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左倾”激进思想就开始影响史学界,以阶级斗争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阶级斗争之唯物史观一统天下,“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大行其道,把中国历史写成了一部阶级斗争史。史学研究只能依样画葫芦和给历史人物贴标签,学术水平低下。

        史学研究中过去存在着五大热点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即中国古代分期、土地制度、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和汉民族的形成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又无一例外地将不同意见归结为唯物或唯心之分,长期笼罩着马列主义与反马列主义斗争的阴影,至今难以展开自由讨论。中国古代史里的重大问题不能自由讨论,历史真相难以显现,必然会制约影响破解李约瑟之谜。

        其次,中国古代思想源于诸子百家,秦至清都是皇权专制社会,过去研究李约瑟之谜者都很僵化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没有多大的变化。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看法。事实上,中国古代史充满着发展变化,犹如人的成长一样,存在着机遇与挑战,由于应对选择之不同,所以会走出不同的道路。应对选择实际上是在做历史的“加减法”,“加法”系指历史上不断涌现的东西,“减法”系指历史上不断消失的东西。如果不受庸俗进化论的影响,那么就会清楚地知道消失的东西不一定坏,涌现的东西不一定好。正如葛兆光《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见《读书》2003年第1期)一文中云:

        我在想,思想史为什么不应当把对于加法的注意力,适当地转移到这些减法上来呢?看看这些逐渐被有意或无意淡忘的、被边缘化的、被驱逐到历史记忆深处和社会秘密处的东西,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命运。在这样的发掘中,也许一些失落的历史被打捞出来,仿佛在古墓中挖掘出来一些器物的碎片一样,当它们被拼合时,我们也许会发现历史的真相。

        这里说的是思想史,但却完全适用于历史的各领域。

        正因为存在着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中国历史的真相未能够完全显现,自然就难以破解李约瑟之谜了。

        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分析品味李约瑟之谜。它清楚地表明,在唐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也就是说唐宋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出现了变化,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治中国古代史者心里都很明白一个事实,明清社会比唐宋更封建,“吃人的礼教”更多、更残酷,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大不如前。正如文化学者张宏杰先生所云:

        我们如果仔细读史书的话就会发现,在过去的五千多年中,中国人的国民性经常在发生变化,有时会有很大的变化。就拿春秋时期来说,那时的中国人性格非常阳刚,思想活跃,富于创造力,诸子百家就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唐宋时候的中国人,虽然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不如春秋时期,但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创造了非常辉煌的业绩,唐诗宋词都是那个时候的产物。但不幸的是,到了明朝和清朝,中国人的整体品行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下滑,从一些历史记载中可以感觉到,明朝、清朝人的性格中,奴性突出,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麻木、懦弱的精神面貌。(见《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2月26日刊《先秦、唐宋、明清的国民性》一文)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破解李约瑟之谜的钥匙。史学界过去虽然对这个问题有所探索与研究,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未能揭开这一历史真相,甚至没有说在点子上。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首先追溯一下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于人类的生活发展,被学术界视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黄河中原地区(又称为夏)文明高于四周地区(又称为夷),故有黄河中原文明向四周辐射之说。此说也有缺陷,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它显然没有考虑到黄河中原文明也吸收融合四周地区文明。从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四周地区文明也有某些方面的先进性。上古时期的“逐鹿中原”,到“入夷则夷,入夏则夏”,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无一不透露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融合的重要性,这才是中华文明发展前进的源头活水。

        汉代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被誉为“丝绸之路”。后来又形成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更加扩大了中外文明交流。汉唐的长安,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外国商贾云集之地,中外交流频繁而紧密,甚至外国人可以在朝廷做官。换言之,直到元代时,中国一直处于十分开放的状态,从未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这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因为在中外交流融合中,更能够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

        在元代以前,少数民族政权侵扰中原虽然屡见不鲜,但从未入主中原,建立统一天下的王朝。蒙古族政权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却开了中国历史的先例。过去史家大多注意到蒙古族铁蹄对中原的践踏破坏,其落后的统治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少阴影,甚至使历史车轮发生了一些停滞与倒转;然而却忽略了它给汉族人心灵上留下了极大的伤害,羞耻与屈辱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弥合。正因为有这种难以弥合的伤害,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史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明末和清朝的闭关自守,隔断了中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而不自知。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合。事实上,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严于夷夏之防,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元代以前中国开放的情况不同,明朝不允许外国人出入中国,甚至不允许沿海居民进行海外贸易,朱元璋曾下令不准“片帆出海”。这就从根本上隔断了中外交往,使中国成为了自我封闭的国家。

        当然,明朝允许朝贡贸易,即外国使团朝贡可带一些土特产进行贸易。明成祖朱棣曾将朝贡贸易推向了极致,故有郑和七下西洋之壮举。但是,这种朝贡贸易是官方之间的,外国朝贡使团由明朝廷派官员迎送。因此,朝贡贸易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小,它只是满足了明朝皇帝做天下共主的虚荣心,不能改变“中国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这一事实。明末曾破例允许一些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造成了一些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这仅是昙花一现而已。清朝不允许朝贡贸易,只是在广州开设对外商埠,做一点中外贸易。

        正因为明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自我封闭,造成思想日益僵化,固步自封,中国人的创造力日益萎缩,必然导致中国科学技术走下坡路。这个大环境至关重要,其道理亦很简单。比如“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和科技突飞猛进,今天可以与世界接轨了。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任何人都无法否认!

        关于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下,明清朝廷体制更加集权专制,控制社会更加严密,“吃人的礼教”更多、更残酷,奴性精神等问题,过去学术界多有研究,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程朱理学(儒学流派)在明清时期已经完全世俗化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搞清楚了这一问题,不仅能够知道明清社会比唐宋更封建的成因,而且还会改写儒学史和科举史,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单位:重庆明道文化工作室

        (本文编辑 谢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