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之所以称自己的民族为“华”(繁体为华),是因为最初的这个字是一棵大树的象形。植物有草本、木本之分,草本茂盛为荣,木本繁茂为华。中国古人以树命名是为了彰显:(一)中华民族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巨树;(二)木本植物每年的春天都会发芽吐叶,象征华夏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三)更重要的是用华(树)的名称进行自我警示:我们属于大自然(而非大自然属于我们)。
“然”字从月(肉),从犬,从灬(火)。这个字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狗肉遇到明火,必然会燃烧,会有烟雾冉冉升起。后来,用这个字表示客观规律。仔细想来,中国人做什么不做什么,主要依据就是自然。“自然”就做,不“自然”就不做。这个规律可以套用到中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上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这没有问题,但科学转化为技术之后往往就不那么自然了。比如有了化肥农药,科学农法就取代了自然农法;有了计算机,机器计算就代替了人脑计算;有了化学涂料人们就用涂料粉刷墙壁,替代了传统的用石灰刷墙的做法……凡此种种,都使得人的行为变得不自然。为了自然,中国人创造了“易”字。易,从日,从勿,勿是与日对应的,表示月亮。由日与月组成一个字,并将这个字作为中国最重要经典的书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
“易”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不变,《易经》是关于宇宙以及万物不变规律的经典著作。日月交替,四季轮换、新旧更新,生死相继……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使它变。第二层意思是变,《易经》是关于宇宙以及万物变化规律的经典著作。第三层意思是简易、容易,《易经》告诉读者:宇宙是简单的,人们不要把它复杂化。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揭示出这个规律,而西方直到20世纪才被物理学家揭示出来。
我把易的不变的意思放在首位,是想强调不变(正如董仲舒所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第一位的。看一看“变”(繁体为變)字,便能体味其中道理:从糸,从言,从文。上半边以丝比喻人的思维(糸读音与思相同),言当然就是人的语言。人思维像丝一样可以拉长,产生变化。思维被拉长表现在语言上,就产生了文,即不同色彩交错在一起(《易经·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总结起来,古人制造变字时赋予它这样一个意思:语言不能准确表达思维,因为思维像丝一样可以拉伸。所以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通过语言进行思维交流时一定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思想与原来想说的已经不一样(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会发生改变。
变与便谐音,表示变是一件很便利和容易的事情。变与辩谐音表示正是因为变的缘故,人们要争论不休。在古人看来,在人文方面是要变的,诗词歌赋就是变的结晶。但自然天道是不变的,必须遵照其规律,否则会遭殃。这与西方一味改变自然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日月交替是变,日月交替所呈现出的规律性则是不变,变与不变的世界是很简易的,并不复杂,所以中国人不认为要对它进行深入的演绎、推理式的研究,通过直觉观察就行了,这就是简易之易的涵义。把世界简单化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自然的本来面貌,避免被改塑。人把世界看得简单,人的心就简单;人的心简单,欲望就不会泛滥,人的欲望被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就能与自然共舞,实现天人合一,共生共存,天长地久。中国人的信仰,集中体现在中国第一部经典——《易经》中,特别体现在汉字“易”中。
人类与自然相处要遵守道,人与人相处也要遵守道,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古人称之为“郁”(繁体为鬱)。它描绘了这样一幅凄凉的画面:一个人拿着瓦罐走进森林,他坐下来,取出瓦罐中的卤肉,用刀子切开肉,准备好好享用美食。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到了影子,感觉到有一股阴森之气袭来,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绪,中国古人把这种情绪称为郁。这个字告诫国人:幸福不能脱离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不能脱离亲情与友谊,光有物质享受是不行的。只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才会产生和谐,和谐了人才能感觉出幸福。郁与狱谐音提示人们:郁字所揭示的场景是人的精神上的监狱,精神被关进监狱里是要倍受煎熬的。
人类如何摆脱监狱之苦?人与人如何和谐相处呢?请看“伦”(繁体为倫):左边一个人,右边的上面一个人,两个人合在一起表示人与人相处。右半边中间的一横代表天道,下面的“冊”(cè)原意是卷起来的书简,在这里表示圆融或柔软。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与人相处,应该在道的指引像圆那样,融为一体,不要见棱见角,针锋相对。再看一下它的简体字:伦,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是斗争关系,在斗争中不要讲情面,该出手时要拿出匕首,敢于刺刀见红。显然这是西方“丛林法则”的形象化表达,鼓励人与人之间进行恶性竞争。
中国人认为解决伦理问题的关键不在思想内部,而在一言一行的外部表象。何以见得?请看“有”字:从手从月(肉),手中拿着肉为有,大而言之,见象为有,无象为无。所以中国人认为,要想“有”,必须表现出来,礼就是代表美与善的象(礼是通过语言、肢体语言或某种程式体现出来的)。中国人为什么重视艺术创作?因为艺术创作让人感到幸福(可以认为艺术是崇拜自然的一种高级形式):“艺”(繁体为藝),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取若字的上半部分;第二个层次取两个字的一半,左边是“陆”的右半,右边就是一个丸字;第三个层次是云。合起来就是:人飞到云层上面,举重若轻地玩(谐丸字的音)耍,表示进入极其自如的境界。这就是中国人的艺术观。
为什么在中国人看来利他的功德让人感到幸福(可以认为利他是一种高级的利己,也是一种高级的自我实现)?因为中国人认为幸福首先是天赐予,然后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请看“福”字:左边是示,代表天,右边是残缺的富,代表人为造成的富足。按照左右的顺序,首先是天赐,然后是自己努力,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幸福的福字。这个字告诉人们:离开了天就没有幸福,至多只能是实现富。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人类早期图腾分为三类:其一动物,其二植物,其三无生物。西方的图腾属于第一类(中国的图腾则是无生物)。(参阅张光直《黄土期中国高级旧石器文化与现代人类的出现》:“中国人不但是黄种人,而且自称黄帝子孙,吃的是黄米、黄豆,住在黄河沿岸、黄海之滨。位到至尊则穿黄袍,走黄道。死了之后的去处叫黄泉……中国文化,黄色是其一大特征。黄土高原和黄河之水,孕育了中国的黄色文化。”)中国人如此选择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无生物比动物与植物更久远,更根本,从而更自然。
现在可以对第一部分做总结了:西方崇拜人自己——这个命题是被费尔巴哈明确提出的,他为此专门写了一部很厚的著作,叫做《基督教的本质》。他在这部书的第九章里说:
世界并不就是上帝,世界是上帝之他物,是上帝之对立物。如果这样说法太强了,词句上再考究一下,则至少是跟上帝区别开来的东西。但是,跟上帝区别开来的东西不能直接来自上帝,而是仅仅来自上帝里面某种跟上帝的区别。另一个人格是这样一位上帝,他在自己里面跟自己区别开来,使自己跟自己对立起来,因而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自己意识到自己。上帝之跟自己的自我区别,是那跟他区别开来的东西之根据;从而自我意识是世界之源泉。上帝只是由于想到自己才想到世界。想到世界就是创造世界。产生先于创造。世界——并不就是上帝的另一本质——之生产性的理念,是以另一个跟上帝同等的本质之生产性的理念为媒介的。
在中国人看来,自然是第一位的,人处于从属地位。换言之,人是自然的孩子,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不能忤逆,不能做自然之驾驭者。这一认识根深蒂固,亘古不变。通过汉字“天”字,可以充分了解中国人的这个思想。这个字简直是一篇论文,反映了中国人的天人观。首先,天在地之上;其次,人也在天之下;再次,人在中间,意思是,人有时候在地的上面(活为人),但多数人在地之下(死为鬼)。人一旦在天之上就不再是人。天读阗,阗是充满的意思。天与恬谐音,表示坦然。合起来,天就有了充满与坦然的意思。充满与坦然是两个可贵的特性,人类与天对抗,天的这两个特性就会遭受破坏。
正因为天充满人的视野而总是坦然,即使偶然发脾气,最后也会恢复平静。中国人对天充满好奇,这种好奇与天一样,充满人的头脑。屈原在《天问》一诗中一连提出了一百五十多个问题,问题是按照重要性排列的,先问谁记录了天最初形成的过程?白昼和黑夜为何如此分明?天体的宏大工程是谁创造的?日与月又是怎么被悬挂在空中的?……问完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之后才渐次进入人间的问题。在他心目中,天地自然是第一位的,人次之。
是的,屈原的《天问》足以代表中国人的天命观。中国最早的学问不是功利性的(不是医学或农学或工学),而是天文学。中国的天文学与现代科学范畴中的天文学风马牛不相互及。中国古代,“天文”二字具有特殊意义。先看“文”字。文字表示一个胸上刺有花纹的人(胸上刺花纹是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风俗,叫文身)。天文一词的出现是受到古人文身风俗的影响,是把繁星比喻为胸上的花纹(其实文身正是效仿繁星构成的图案)。所以中国的天文就是天的花纹形象。古代,中国人对天象的关注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顾炎武是这样描述的: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每年夏历六月,心宿出现在正南方,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并下沉,当时中国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三星即参星,三颗离得很近的星星,一般指参宿三星。古人一般认为那是结婚的吉日),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毕:星辰名,二十八宿之一),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日知录》)
有人以为“人人皆知天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其实顾炎武并没有夸张,他道出了实情。“人人皆知天文”的意思不是说人人皆是现在意义上的天文学家,而是说根据天象行事(如婚丧嫁娶)的做法已经在百姓中极为普及。天象的权威性丝毫不亚于政治上的帝王。毋宁说天象实际上就是命令的发布者,即使是君主也不过是天的意志的传递者与执行者。执是之故,中国历来都把最高统治者视为天的儿子——天子。
天文是人文的依据,天文在上,人文从之,这也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人文指各种人事,包括社会制度、文化现象与各种价值观。在中国人看来,这些人事都不能恣意乱为,必须遵规守矩,而且必须让人们从心里愿意这样做(法律就很难做到让人从心里愿意遵守它)。不懂中国文化的人断言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专制的,这种判断与事实相差甚远。如果把专制定义为统治者根据个人意志行政、根据个人好恶评断是非的话,中国从来没有过专制政治——包括秦始皇。这是因为,统治者也是人,所有的人的地位都低于自然,再专制也不敢触怒天。天是已经被规定了的,不容改易。比如,在中国从古代开始就立了一个规矩,不准滥砍盗伐,这对百姓,对王侯都是等效的。因为汉字“禁”已经宣告了这个规定:禁字从林从示。林是树林、森林;示的原意是天向人类明示,转意为寺庙或神社(上天向人明示的场所)。寺庙的里面有树林,而且树林比寺庙还大(林六画,示五画),说明树林既多又茂盛。为什么寺庙或神社中的树木生长得好呢,就是因为寺庙或神社是禁地,在那里,人的行为是受到限制的,当然不许损坏林木,这样树木就长得好。天是万物的保护神。这个真理,通过“禁”这个字被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还有一点值得深思,为什么禁读“尽”的音?就是因为禁正是为了防止林木尽(没有了为尽)。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禁,人类一定会走到尽头。禁这个字不仅对中国人很重要,而且对整个人类也至关重要。
那么,人类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树林茂盛、人丁兴旺呢?中国人想出了好办法,那就是敬天。人敬天,天再赐福给人,形成良性循环。敬,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心态,用古书上的话这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敬字从草,从句,从敛。句和草的组合表示,说话轻声细语,如草落地。祸从口出,如果管住嘴,基本就做到了敬。如果进一步达到敬的状态,必须还要收敛,不能为所欲为,所以从敛字。敬音通静,轻声细语自然会很安静。敬音通净,表明敬了之后,心灵就会净,就会不存污垢。敬音通谨,意思是在强调,有关敬的行事都要谨慎从事,不能马糊,不能应付差事。
如上所述,中国人看重天象,所以,尊重天也不能只是心里尊敬,必须表现在象(形式或程式)上。于是中国人创造出奇异的祭文化。祭是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敬在先,祭在后。有了祭之后,人对天的敬意可以表达得更加充分。
祭的上半部分的左边是月(代表肉),右边是张开的手,合在一起就是手里捧着肉。下半部分是示,代表天。捧着肉,面对天。这是在做什么?在祭祀,在向天表达敬意。祭字,音通寄字的发音,表达的意思是,祭祀是一种寄托,它不是功利性活动,没有物质产出,但是对思想与精神很有裨益。经常或定期进行祭祀活动,胜过强制性法律,人们会自觉地按照天道(规律)行事,自然就限制了恶念,限制了欲望的膨胀。祭与忌谐音是告诉人们:祭是有所忌讳的。忌由自己的己与心组成,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忌是人的心理活动。祭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忌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既知道该做什么,又知道不该做什么,就不至于犯错误。中国人通过汉字给人打了双保险,有了这双保险,中国人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中国古人犯过许多许多错误,有的触目惊心,但几乎所有的错误都是人对人犯的,很少有人对自然犯的。
《礼记·祭统第二十五》曰: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哲能尽祭之义。
只有真诚,才能体现出祭的意义,所以祭祀是人类高尚的心理活动。祭祀是人面对天所做的事情,人与人如何相处呢?中国人创造了礼。虽说礼在多数情况下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但这些准则同样是以天道为准则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祭与忌合在一起就是礼(繁体为禮)。这个字左边是示,代表天;右边是残缺的体。合起来的意思是,人的身体按照天道做出各种动作就是礼。比如拱手礼是人们见面问候时的身体规范动作,冠礼是成年时举行的仪式。为什么与理谐音?因为礼必须合理才能称其为礼。从礼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是象(形态)的一种谐调机制;从理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简约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载于十三经等经典文献中。须要强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第一位的,理是第二位的。西方人也祭祀,但他们的祭祀完全是为了自己,他们在祭祀时候会乞求上帝保佑,保佑他们战胜自然,获得更多的财富。地球上的财富是个常量,人掌握得越多,天地所掌握(储藏)的就越少。换言之,人越富,天就越穷。西方人与中国人祭祀的目的正好相反,中国人是为了保护天才敬天的,并没有图私利的欲望,而西方人祭祀上帝是希望上帝帮助他们战胜自然。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