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

    书中所揭示的勒奎恩的“暧昧”已不仅仅囿于美学理论层面,更是直达人生。勒奎恩在其科幻作品的艺术哲思中面对汹汹潮流,勇敢地凸显出对人类何去何从,何思何虑,人类精神家园何处寻觅的深深忧虑。

    “暧昧”的温暖

    《 中华读书报 》( 2025年04月09日   11 版)

        《现代性的美学方案:勒奎恩科幻小说研究》,肖达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99.00元

      ■李诚

      “暧昧”,是肖达娜教授专著《现代性的美学方案:勒奎恩科幻小说研究》的重点所在。这里“暧昧”当然并非市井间专指异性之间的某种关系,或因为“暧昧”一词本身所包含的多元对立、交叉渗透、边缘模糊等特质,它事实上早就以不同的表现形态潜藏于哲学、文学、艺术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术研究领域中。不过,钩玄美国当代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大师勒奎恩作品的精髓与本质,将这一概念引入文学批评,并最后归纳、抽绎出发人深省的勒奎恩美学思想者却应归功本书。

      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奎恩的创作主要活跃于上世纪70年代,她曾多次获得科幻文学界星云奖、雨果奖,并于2014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勒奎恩创作进入成熟期时,也正是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之日。机器大生产、电子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飞速发展,被称为“现代性”的特质充溢四处。日甚一日,在气候温室效应加剧的同时,人对自己和周遭的一切温度却在急剧下降。神、真理、艺术逐步在大数据的透视下失去了原有崇高地位,人、科学、艺术、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亟待重构。因此勒奎恩在其科幻作品的艺术哲思中面对这汹汹潮流,勇敢地凸显出对人类何去何从,何思何虑,人类精神家园何处寻觅的深深忧虑。

      从上个世纪重点表现人们对技术的渴望和冲动以及征服环境的野心,到现在更多地关注软性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科幻成为一种现实主义文学,探讨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及公平性,寻求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创作嬗变的过程也是艺术和审美从狂飙突进到温和的人性化审美的过程,体现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更加杂糅、暧昧的发展向度。因此本书更进而发现了勒奎恩科幻小说不仅有普渡芸芸众生的实际之义,且有人类精神层面建构之功,“她跨越传统与现代,融合神话与技术,在科幻中构建了一张柔韧包容的宇宙之网。这张网承载着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关怀,捕捉并安抚现代性带来的迷茫。她的创作既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一种对人类共同体的关切,体现了跨学科视野下新文科建设的典范”。

      不难看出,本书事实上已经由一般文学批评上升到文学人类学、哲学美学的理论层面,由一般学术研究而深入于勒奎恩小说中反映的现代社会问题和美学关怀。“暧昧”这一现代美学全新的研究向度于是由此而生。作者认为“暧昧”提倡开放边缘,重建人与世界的联系;“暧昧”呼吁现代人寻回中心即人之为人的独立主体性;“暧昧”改变静态的封闭循环,开放螺旋向上的运动路径。这样的研究自形而下至形而上,从而不但导引读者走向对勒奎恩小说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举一反三,获得对自身及社会甚而现今人类世界更趋自洽、合理的领悟。书中所揭示的勒奎恩的“暧昧”已不仅仅囿于美学理论层面,更是直达人生,受其感染,不仅作家,研究者,还有每一位读者,其实都可以成为像勒奎恩那样“敏锐的社会批评家”(美国作家凯伦·乔伊·福勒评语),也更应该是“暧昧”的勇敢的实践者。无论你面对超越千载堑壁的青铜玉环,抑或俯首迢递百世的竹帛骨牍;无论你沉溺于经济文章之间,抑或挣扎于日常的虚无色相之中,“现代性的美学方案”已经具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