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信出版集团推出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新作《我的教育观》。该书凝聚丘成桐先生70载人生智慧、40余年教育实践心得,展现了他对教育问题的独到思考。在书中,丘成桐以质朴笔触回忆一生求学治学经历:从香港元朗的乡村成长,到赴美求学、师从陈省身教授的学术启蒙,直至攀登数学巅峰的传奇历程。书中详述了他在贫困中坚持自学、通过家教补贴家计的坚韧,以及母亲与父亲——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对其品格与学识的深远影响。在书中,丘成桐结合自身破解卡拉比猜想、广义相对论正质量猜想的经历,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并警示学者警惕功利心对学术纯粹性的侵蚀。书中特别提到他对武侠小说与古典文学的痴迷,提出“文学与历史赋予我们全局观,而科学需以人文为土壤”。在书中,丘成桐批判填鸭式教学对创造力的扼杀,他指出:“学到多少知识并非关键,兴趣的培养才是终身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在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社会、改变教育的当下,《我的教育观》提醒我们:培养下一代不是打造解题机器,而是守护每个灵魂对“真与美”永恒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