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种子的力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踏入出版业是偶然,更是必然。对文学的向往最终引领我叩响希望之门。新世纪之初正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签约伯尔尼公约,中国出版业迎来高速发展期。犹记得社里的老领导对我说,加入希望出版社,会有你驰骋的舞台。这一干就是快25年了,好之乐之,不觉苦累,“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案牍有书稿,窗下有书香,灯前有书影。希望出版社的一本本好书犹如一棵大树上的一片片树叶,或吐翠,或摇曳,在回望与展望中,长变而常青,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蔚为壮观。
四十载筚路蓝缕,九万里风鹏正举。从1985年希望出版社建社创业到如今已经整整四十载。四十年中,一代代希望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开拓创新,用不变的初心和童心,在中国童书出版史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
希望出版社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履行出版企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使命担当,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社会效益方面,《流动的花朵》《乍放的玫瑰》《少年的荣耀》《金珠玛米小扎西》《游过月亮河》《玩具论》《一诺的家风》《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慈江雨》《中国妈妈》、“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传丛书”“中国风·儿童文学名作绘本”“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锦绣中华行”“伟大精神在人民”“中国芯科幻”等多种希望好书,获得了包括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好书、中国最美的书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大奖;多次入选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多项国家荣誉。百余种图书版权输出至英国、法国、约旦、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经济效益方面,从1985年仅有的18万元建社,到近四年年均营业收入1亿余元,净利润总额年均完成2000万余元,希望出版社各项指标不断创新纪录。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希望出版社一以贯之,不懈追求,取得丰硕的成果,连续三次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良好出版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直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先后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山西省版权示范单位”和“山西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回望四十年,希望出版社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路,希望人将步步铿锵,勇毅前行,以书为犁,耕耘春秋。
创社之初:两个“重点”夯基础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对出版工作做出指示,我国出版业向现代化和市场化发展。1984年12月9日,经文化部[84]第2039号文件批准,在山西人民出版社青少年读物编辑室的基础上,成立希望出版社。1985年7月,以山西人民出版社青少年读物编辑室为基础,以18万元为启动资金,正式成立了希望出版社。十几位希望人辛勤耕耘,接续奋斗,让这一股涓涓细流,在蓄力累积中,逐渐成为少儿出版行业的大江大河之一。
创社之初,希望出版社赤手空拳,面临着人员少、底子薄等一系列难题,但希望出版人耿耿寸心,审时度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选题目标,从文学和教育两个主攻方向,重视原创作品的出版和作者群的建设与培养,筑牢了在中国出版市场的根基。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宣部和原新闻出版署牵头的全国少儿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召开,党和政府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少儿出版的高度重视,使少儿出版在整个出版界的地位逐步凸显,分量加重。希望出版社趁势而上,提出了“以教育为基础,适当向低幼倾斜,同时文学占适当比重”的整体发展思路,为全社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出版社致力于精品原创,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理论作品,《名家科学童话选》《童话艺术思考》《中国民间传说画丛》《鲁克童话新作选》《肖建亨获奖科学幻想小说选》《童话大师安徒生》《盗火者的遭遇》等图书频频获奖。由著名作家冰心题写书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十余家新闻单位宣传报道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可谓是这一时期辉煌成就的代表。同时,希望出版社瞄准市场,把握热点,打造特色图书,凸显品牌亮点,出版了《希望童话宝库》《童话大王画库》《中国民间传说画丛》、“新技术革命少年丛书”、《迷人的追捕》《愿你能言善辩》《幼儿社会化训练》《婴幼儿歌谣100首》、“父母必备丛书”、《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图书。进入21世纪后,希望出版社根据图书市场需求变化,把低幼读物、百科读物、英语学习读物、市场教辅读物、卡通读物以及整合《小学生拼音报》相关资源后形成的拼音读物作为特色出版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优质的作品在中国出版市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1999年开始版权引进工作以来,希望出版社本着“品牌”引进、“系列”引进、“特色”引进的原则,利用版权贸易的契机,通过每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或是通过版权代理机构,购买了许多优秀图书版权。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作为外语人才引进到希望出版社的,结合自己的外语优势,迅速和国际少儿版权代理机构建立了联系与合作。
在社领导出版战略的指导下,我社在科普、百科、卡通、历史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引进版图书。这些图书投入市场后,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其中不少图书成为市场竞争的强势产品。如在百科系列读物方面,希望出版社成品牌、成系列、成特色地引进了诸如《太空知识百科全书》《动物知识百科全书》《恐龙及史前动物知识百科全书》《人体知识百科全书》《怀孕健康指南》《海涅曼少儿插图百科全书》《简氏武器识别指南》等图书,希望出版社因此跻身于全国百科出版的第二序列,在这一细分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卡通读物领域,2001年希望出版社成功引进品牌图书《史努比黄金50年》,短短数月单品种赢利就近几十万元。中国版协少读工委把希望出版社引进史努比系列图书列为2002年中国少儿出版十大新闻之一。
新世纪:调结构,塑品牌
2006年12月,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希望出版社成为集团所属的16家成员单位之一。在集团的领导下,希望出版社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基础,坚持两个效益并重,明确发展目标,以“产学研用”的出版理念为抓手,以“做观念、做内容、做模式、做渠道、做队伍、做网络”为路径,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多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时期,希望出版社高度重视图书品牌建设,锻造了八大品牌产品群:希望大教辅品牌、希望新教材品牌、主题出版系列品牌、徐玲作品系列品牌、“中国风·儿童文学名作绘本书系”品牌、“点点”科幻系列品牌、“讲给孩子”系列品牌、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图书品牌。汇集了高洪波、张之路、曹文轩、梅子涵、保冬妮、徐鲁、麦子、左眩等中国儿童文学界老中青作家,共同打造希望品牌图书的影响力。这些图书不仅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场表现也十分喜人。
希望出版社以新热点为基础,以新原创为目标,发掘培养一批新的年轻作家,创作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新精品图书,形成具有希望出版社特色的“四新”儿童文学出版范式。
在此理念之下,希望出版社一系列优秀的图书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流动的花朵》《乍放的玫瑰》《少年的荣耀》连续荣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实现“三连冠”,为提升希望出版社社会影响力、图书品牌力作出重大贡献。《玩具论》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为希望出版社三十年来首次摘得该国家级大奖。“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传丛书”荣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国风·儿童文学名作绘本书系”、《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讲给孩子的中国科学》《讲给孩子的世界科学》《流动的花朵》《心灵成长快车》等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此外,《再见》《花瓣狗》《等你来》《29幅年画》等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
新时代:“深耕主题,融合创新”
2016年以来,希望出版社沉潜创新,稳中求进,逐步确立了以两教为基础,以主题出版为引领,以少儿文学为重点,以知识、低幼为支撑,固本培元,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并逐步建立了以领导为组长的责任制、以编辑为核心的工作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机构制。同时,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加强了“六项管理”,希望出版社的童书影响力、美誉度持续增强。2018年6月,中宣部公布9部作品入选2017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一诺的家风》《老土豆》在列,希望出版社成为当年唯一有两部作品同时入选的出版社。
“十四五”以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深耕细作出版主业,深入推进实施了五大出版工程和晋版振兴计划,加大激发出版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自主策划精品出版物集群。
希望出版社积极响应中宣部、山西省委宣传部的号召,在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领导下,以“稳中求进,高质发展”“守正创新,勇毅前行”“聚焦主题,融合出版”“深耕主题,融合创新”等为主题,扎实推进工作。我们坚持聚焦主题出版高质量、融合出版运营全流程、多元营销渠道全链条的工作思路,落实做强出版主业、稳固教辅市场、加强融媒发展、推动全民阅读、提升经营水平和落实党建工作等六项重点任务,打造原创精品,探索融合创新,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希望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担当主体责任,聚焦新时代主题,聚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耕细作,坚持做优做强少儿主题出版,并结合少儿出版的优势,紧紧围绕中宣部关于主题出版的五大重点选题方向策划选题、组织作者、开展出版工作,汇聚了高洪波、裘山山、曾有情、李东华、孙卫卫、马三枣、陈洪金、刷刷、曾维惠等一批优秀作者,在少儿主题出版方面陆续推出一批优秀的原创现实题材儿童小说,如《金珠玛米小扎西》《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一诺的家风》《游过月亮河》《慈江雨》《行走的学校》《星光少年》《中国妈妈》等,形成“红色·军旅”特色品牌,并逐渐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少儿主题出版矩阵。
聚焦主题、发力原创,既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希望出版社总结自身传统与优势之后的主动选择。我们全力聚焦主题,打造希望品牌,通过“希望杯”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征集等一系列活动,构建主题出版产品线。近几年,在不断摸索和前行中,我们逐渐完善了主题出版和重点图书生产机制,从编印发销等全流程全方位精准把控,步步为营,夯实发力,逐渐明晰发展思路和发展布局,用心做到五个“找”(找专家,找选题,找作家,找编辑,找读者),陆续推出一批优秀原创精品童书,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品牌影响力得到稳步提升。其中,《游过月亮河》荣获第十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金珠玛米小扎西》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一诺的家风》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慈江雨》《少年的荣耀》三种图书入选年度中国好书;《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游过月亮河》《慈江雨》《中国妈妈》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5个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高跷走兽》荣获中国“最美的书”;多种图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目录;9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专榜;同时还荣获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少儿科幻星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上海好童书”“金骆驼奖”“儿童文学新书榜”等多种奖项。10余个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工程”立项项目;2个系列图书输出案例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40余种图书输出至英国、美国、沙特阿拉伯、保加利亚、马来西亚、捷克等国家。百余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多项榜单。社会效益成果丰硕。
抓精品,出好书,促品牌,是希望出版社的立社之本,是生命工程。多年来,希望出版社重视品牌板块布局,立足文化根基,打造出具有特色品牌图书,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线。希望出版社整合优质作者资源、凸显产品特色,构建了主题出版产品线、重点产品线、儿童文学产品线、图画书产品线、科普科幻产品线五大产品线,培育了十大品牌:北斗星儿童文学理论系列、希望树·成长书系、中国芯科幻系列、中国韵图画书系列、伟大精神在人民绘本系列、身边的博物馆系列、晋·童年书系、金种子书系、新希望儿童文学年选系列、锦绣中华行系列。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一直是希望出版社重点关注的图书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儿童文学理论图书已成为希望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等重要荣誉。这些理论图书均由儿童文学界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作者创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当下的儿童文学研究、创作、出版。
希望树·成长书系集结了我国当代老中青的优秀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韩进、牧铃、张怀存、周晴、谢倩霓、海伦、毛芦芦等,书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新世纪以来的当代中国儿童自然生长样貌和心灵成长地图。目前已累计出版近30册,获得了“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好书、冰心儿童图书奖等20项以上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中国韵图画书系列、伟大精神在人民绘本系列、身边的博物馆绘本系列三个绘本系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深入挖掘,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刘慈欣主编的中国芯科幻系列汇聚国内一线少儿科幻作家,主打中国元素,传承中国文化,贯彻科普思想,融入科学精神,畅想中国美好未来。
深耕全民阅读
2024年7月,希望出版社与西藏人民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当我们克服高原反应,把希望童书送到了海拔近5000米的纳木错乡小学时,我看到藏族小朋友红扑扑羞涩的脸庞,看到了他们抚摸新书欣喜澄澈的眼神,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珍贵的馈赠。我想,全民阅读的传播与推广,正是少儿出版人所应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近几年来,希望出版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为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自觉承担责任,持续助力全民阅读。自2021年以来,希望社共举办百余场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努力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希望”力量。
希望出版社围绕主题出版,讲好中国故事,紧跟时间节点,参与社会公益,通过开展图书研讨会、读书分享会、公益讲座、图书座谈会、图书捐赠等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真正做到走进读者身边,将一批优秀的主题童书带给少年儿童,履行了出版企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使命与担当。
这是打造出版社图书品牌的过程,也是培养读者情怀的过程。希望出版社以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少儿主题图书作为阅读载体,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城市和乡村结合、藏区和革命老区结合、校内和书店结合、老师和学生结合、作家和读者结合、研讨分享和朗诵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捐赠和购书结合等多种方式,走进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持续不断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读者参与进来,切实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人心。
“希望”特色的融合出版之路
2024年6月1日《游过月亮河》盲文版、大字版新书发布及融合出版畅谈会上,来自北京市盲校的两位盲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馆的舞台上,用手触摸盲文版《游过月亮河》,深情朗读了有关片段。他们的声音稚嫩清脆,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们。有人悄悄擦拭着感动的泪水,为盲童能够同步阅读新书好书而欣慰。《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落地实施,保障视障青少年的无障碍阅读,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
希望出版社一直关注融合出版,汇聚多方资源,推进融合创新;同时,持续发力原创,践行全民阅读。希望出版社少儿主题读物以大字、盲文、有声和多媒体融合及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出版,并推出主题读物藏文版,同时以话剧改编、舞台剧展演等创新形式进行多元开发,重点主题图书均实现数字有声化、版权国际化,入选全国有声读物和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线,点击量逾千万,并在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持续高频宣传报道,图书影响力持续扩大,收获了多项大奖。
在新技术与出版产业加快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出版社积极探索线上营销新模式,做大做强短视频、直播等线上营销模式,打造新媒体矩阵。同时,积极培养新媒体编辑,坚守融合发展意识、新媒体运营意识等“数字出版”新思维,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编辑出版的新业态,激励编辑树立营销思维,实现编发一体化。我们以融合出版、线上营销、活动推广等方式打造出版融合重点项目,创立新媒体推广团队,推动全民阅读,探索有益的新媒体运营机制,共同向着新时代、新征程的更高的出版要求努力奋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源泉,要给他们平台,让他们驰骋。好作品可以锻炼好编辑,好编辑可以锻造好作品。希望出版社着眼长远发展,注重选拔有激情、有能力、有贡献,能吃苦、敢于负责、能担重任的人才;推动“师带徒”机制,推进优秀人才工作室建设,以多方面的制度、多层次的培训与讲座,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优秀团队成长。我们将优化绩效考核,进一步向编发一线倾斜,挖掘编发的积极能动性,劳有所得、多劳多得,增强大家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本文作者为希望出版社社长、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