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聪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说”。“实力”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而一国文化在国界之外的影响力,可以视为软实力;但在国界之内,一国文化所具有的向心力与感召力,则应称为凝聚力。就国家实力而言,凝聚力与软实力本是一体两面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潜力。
约瑟夫·奈也承认“民族凝聚力”是“无形的力量资源”,但很少论及。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本国文化软实力对别国施加无形的影响,以事半功倍地服务于美国利益:“如果我能让你做我想做的事情,那么,我就无需强迫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了。如果美国人代表了其他人愿意仿效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发挥领导作用。”
各国有各国不同的生存之道和立国之本。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传统社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凝聚力与软实力相辅相成地产生影响。但中国人更偏重于内部的励精图治,国泰民安,务实,内敛,这是文化的根性,也是历史的经验。正如历史学者许倬云先生所言:“虽然广土众民,地方性的差异不少,中国能保持相当一致的文化同构型,政治权力可以更迭,文化认同则足以维系共同体的延续不散。”
以西方人的历史眼光,中国地理人文环境千差万别,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长期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语言不通,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种种差异和冲突,极易造成分离倾向。但中国为何仍能保持长期统一?各地中国人又是凭着什么样的精神磁力线保持着彼此的国家认同感,“和而不同”而又守望相助呢?
中国香港学者程美宝的《地域文化和国家认同》一书,通过对晚清以来广东地方文化观念的社会学考察,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答案:对中国而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长期共存,并不会构成分裂的威胁,各地文化的积极竞争,反而会促进对国家的精神认同,给社会生活带来更具活力的凝聚作用。抚今追昔,的确如此,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哪个地方占据了文化优势地位,都会首先强调其与国家文化的关系和贡献,颇有彰显中华文化兴盛在某地的意思。在古代,越是偏远地区,越是追溯与中原开化文明之渊源。而在当代,如奥运会上各省市津津乐道于本地所获金牌,其实共同洋溢的是为国争光的心气和喜气。甚至连痛苦的历史过往,也会因“打碎牙齿和血吞”的共同记忆而不可思议地变成凝聚力的一部分。
相反,一个国家若长期处于政治分离状态,缺少共同的生活体验,即使有共同的文化根基,久而久之也容易分道扬镳。正如首倡“地球村”概念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谈到魁北克分离主义问题时指出的,一个国家维持统一的硬件固然重要,但更可靠的还在于软件,在于患难与共的情感共鸣,这才是信息社会条件下也不会丧失的精神内核。如果各方分离时间过长,大到政府号令、规章制度,小到学生课本内容、节假日安排的不同,各自的民众都没有什么共同记忆,也没有日常情感的交集,那么长此以往,自然会渐行渐远,形同陌路,甚至漠视法理分裂的不幸现实。一旦兄弟阋墙、国家分裂,很有可能,原有的文化凝聚力并不会顺理成章地变成相互黏合的软实力,共同的文化基础也不会令双方心存感念、藕断丝连,反而可能由爱生恨,爱恨交加,更加绝情。特别是相对弱小的一方,为巩固自身政治合法性的需要,往往会刻意强调彼此的不同,斩断文化之根,又因知彼知己而常能戳到要害,刀刀见血,事事锥心。毕竟,一旦同处于国际社会,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就要比亲缘文化的影响大得多。
另外,还须指出,国内的凝聚力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国外的软实力。比如,“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中国理念很难被外人领会在心。由于文明、文化形态复杂各异,历史恩怨纠缠不清,实力与国家利益追求至上,“地球村”建设显然尚缺乏国际社会一致的合力和心气。甚至,有时候,一个社会内部与世无争的美德,在国外也可能受非议。如中国人的勤俭,按梁漱溟先生的说法,“勤是对自己策动,俭是对自己节制,向里用劲”,这样苛求自己的生存之道,也可能被外人视为可怕的竞争手段而遭嫉恨。
最后,还应充分意识到,在当今这个讲理,也更讲实力的国际社会,提出新的世界理念,就相当于意识形态层面的新的挑战,也不言而喻地意味着有坚持自己理想信念的意志、决心和相应能力。有鉴于此,中国文化软实力,显然不会是怀柔感化的代名词,理应包含和体现维护公正、力抗强权等精神内涵和道义形象,当然,这就更需要自身具有坚不可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