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华
在当代中国,有一首吟唱桂林的诗歌被广大读者所熟悉和传诵,这就是贺敬之先生的《桂林山水歌》。“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我们为诗中的桂林深深沉醉。诗歌完成于1959—1961年,我相信,那时的漓江在贺敬之先生笔下,不仅是抒情的,同时也是写实的。报告文学作家任林举的长篇报告文学《江如练》,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一点。他说,“那一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几个专家来桂林考察,考察了半个月之后,惊呼桂林这一带的喀斯特地貌被人们认识得太晚了,如果早知道有这么一片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这个词可能早就被‘桂林地貌’所取代。考察结束后,立即将桂林喀斯特地貌部分片区的峰丛、峰林和孤峰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产地”。这应该是桂林引以为傲的大事件。
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美丽的漓江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作者看来,“年深月久,人类自身的弱点一点点显露了出来,身在福中不知福,对那些神一样的存在也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不觉有什么新奇,也不再心怀敬畏”。197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访问桂林游览漓江时,始终没有露出笑容。特别是看到沿江多处工厂污水排入漓江,形成了一清一黑的“鸳鸯江”,他眉头紧锁,一言未发。他对当时的桂林市委书记钟枫说:桂林风景世界驰名,保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是桂林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发展工农业也好,搞城市建设也好,都不要忘记这一点。邓小平显示了一个政治领袖的卓越眼光,他的一席话给桂林和广西领导敲响了一记警钟。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中央开始高度重视漓江的环保问题。此后,桂林对漓江及沿岸开展了持久的环境治理。
因此,《江如练》在展现漓江天下绝美风光的同时,重在记述治理漓江就是它的基本主题。我们知道,报告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主题,是当下社会生活面临的重大问题,问题意识是这一文体的重要特征。因此,敏感的报告文学作家,总是在积极寻找和感知时代的重大主题,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一点,报告文学/非虚构文学和虚构文学是非常不同的。
《江如练》可以概括为反映生态或环境问题的主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于是,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所谓“生态文学”的兴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我们一直在说“文学是人学”,但这只说对了一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医学、心理学等,都是人学。但“文学是人学”成为一种文学的意识形态后,过高地估计了人的地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几乎无所不能,一切都要以人为中心。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估计是错误的。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自然的敬畏等,同样是人需要遵循的。不然就要付出代价。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包括漓江污染产生的后果在内,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一个缩影。因此在我看来,人的真正的解放和觉醒,是人对自身行为的检讨和反思,是人如何正确地对待自身和自然。漓江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就是人的自我解放和觉醒的例证。
《江如练》在表达基本主题的同时,也自觉地讲述了与漓江相关的地质地貌的知识。不仅风光、旅游和地质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包括所有报告文学作品,知识性应该是重要的内容。提供新的知识,是一切文学作品的重要要素之一。一如恩格斯当年评价巴尔扎克的小说,他在巴尔扎克小说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江如练》提供的知识,是我们此前都不知晓的。比如喀斯特地貌,“我们平素所熟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有贵州荔波喀斯特、云南石林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不可否认,它们都是地球上重要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这几个典型的喀斯特片区,按照学界的统一说法,经历了长期的地质年代,既保留了地质历史时期古喀斯特遗迹,又代表了重要的和正在进行的喀斯特过程”。更重要的是,“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不但具有很高的地质学上的价值,同时,又因为漓江和漓江流域丰富的水系与之相呼应,形成山间缠玉带、碧水映山影的绝美风光,又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之问、张九龄、杜甫、白居易、柳宗元、韩愈、李商隐、吴武陵、李德裕、李涉等,都有关于桂林漓江的诗文传世。这对传播地域和山水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嘉泰元年(1201年)王正功在《桂林鹿鸣宴诗》中吟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20世纪30年代在桂林从事文化活动的名人就有何香凝、柳亚子、李四光、郭沫若、梁漱溟、邹韬奋、徐悲鸿、茅盾、陈寅恪、陈望道、夏衍、巴金、胡适、田汉等100余人。桂林成为中国战时的文化重镇。这种在整体构思中镶嵌的地质知识学和现代文化史知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同时无形中实现了对读者的知识普及。
第三方面,是《江如练》的文学性,这一点可能是最值讨论的。多年来,对报告文学或非虚构作品最大的质疑,就是报告文学究竟是“报告”还是“文学”? 我觉得当一个问题无解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讨论,因为那个问题很可能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伪问题。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问题可能会更清楚的呈现出来。《江如练》的文学性不仅体现在严谨的结构上,比如对人的书写,从邓小平到普通人,从专业工作者到机构工作者,从国人到外国友人。特别是对60余位基层环保工作者的记述,使作品极为结实。同时,作品的抒情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林举笔下的漓江是这样的:
落日方尽。右岸山头上还残留着暗红色的晚霞,左岸山头上便有一弯清秀的月亮悬于深蓝的天幕。忽有打鱼人踩一叶竹筏,执一根竹蒿,戴一顶斗笠,在洒满落日余晖的江上慢慢飘来。逆光望去,人与筏都只是一个剪影,并看不清打鱼人的面容。如果没有竹筏划破江面时荡起并渐渐放大的人字波纹,如果没有竹筏架子上的鸬鹚偶尔引颈煽动几下翅膀,还以为是一幅静态的油画。
这是典型的抒情散文笔法。漓江的美在具体的景物描绘中跃然纸上一览无余。文学性不仅体现在抒情性,同时也体现在写人记事上。退休教师唐斌的“亲生命性”的状写,不止表达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修养,而且更表达了人的文明层级。爱非人类的生物,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的文明。唐斌对蛳草花的感知,对幼鸟等待喂食的观察,都写得令人动容——
蛳草开花啦! 就在五月阳光的照耀下,河段里的蛳草纷纷从水里扬起了头,把一朵朵晶 莹、洁白的花朵举到了空中,薄如蝉翼的花瓣贴近水面,以一种飞翔的姿态,抒发着长久隐忍一旦张扬的娇艳。这是一种多少年也难得一见的花开。因为蛳草开花的条件非常严苛。
对另一种生命的感知,也是人类高级文明的另一种表达。任林举的这一表达显示了他更为广阔的思想和视野。
《江如练》写到民间的生活也极为生动。比如“命中缺水”的少年罗桂江,家境不好。但他在漓江水里进进出出没有出过任何危险。困难时期他抓鱼摸虾,补贴家用;70年代,罗桂江眼看着周边水域受污染变脏、变臭,可他一个普通百姓又能怎么样呢。有趣的是,最关心水的罗桂江1975年被任命为桂林环保局局长。上任后他先后参与治理了三大污染源:味精厂、制药厂和啤酒厂,其难度和阻力之大难以想象。
《江如练》除了主题的选择之外,在报告文学文体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值得我们认真讨论和总结。“意满怀啊,情满胸,恰似漓江春意浓”。可以说任林举的《江如练》,是新时代的又一曲“桂林山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