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只有触目才能惊心

    ——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法帖收藏选本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2月04日   20 版)

        《王羲之行穰帖寒切帖》,李介一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定价:450.00元

        王羲之《寒切帖》(天津博物馆藏)

        ■王犁

        李介一,因多年参与《宋画全集》延伸开来的系列工作,出没于世界各地博物馆,被誉为当今中国古代书画过眼最多的人之一。最近,他计划推出一套“中国法书丛帖”,现在已出四本,即《王羲之行穰帖寒切帖》(《行穰帖》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寒切帖》藏于天津博物馆)、《黄庭坚赠张大同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鲜于枢御史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将这四本法书在案头翻了一阵子后,我第一反应却是,把字帖做得这么好,究竟给谁看呢?

        传世王羲之法帖唐摹有九,仅这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行穰帖》,大大改变了西方对中国书法收藏的看法,该帖被誉为西方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行穰帖》为王羲之早期作品,饱含郁勃生机,《寒切帖》为王羲之晚年作品,冲淡平和。一早一晚两件作品,在收藏轨迹上流传有序,《行穰帖》晚清出内府,经历曾协均、李经迈、张大千、日本某藏家后,1970年入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黄庭坚赠张大同书》经民国符铸、徐俊卿、周湘云、张大千递藏,后由约翰·艾略特(John B. Elliott,1928—1997)购得,入藏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约翰·艾略特为普林斯顿大学校友。《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晚清以来经由端方、张石铭、宝瑞臣、蒋祖诒,由谭敬家人带去美国,经约翰·艾略特之手,捐赠给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鲜于枢御史箴》曾藏于溥仪的长春伪满皇宫,1945年8月溥仪外逃,乱兵争夺,损为两段,现仅存后半段,见卷首尾皆有大风堂藏印数方,还有张大千在巴西期间的“八德园”章,现藏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因获赠这几件中国书法顶级作品,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也成了海外中国艺术品收藏的高地。这次浙江大学出版社原《宋画全集》团队,推出“中国法书丛帖”项目,首选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即使将它们放到中国书法史的序列中,也是顶级的作品。该系列是继《宋画全集》《元画全集》之后,古代书画作品仿真印刷的又一次长足的进步。

        记得《宋画全集》制作打样的阶段,我曾去过李介一的办公室。还没有说话,他就把我拖到一边,让我看一叠打样的图片,看看哪一张好。我翻了一下说:“到这个程度,我哪还看得出区别!”他回:“你就凭你的感觉说,我会在你的感受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我相信那个阶段到他办公室的美术界同行,都会被他拖到堆放打样的案头翻看。他的那种固执劲,与平时的为人一点不像。

        最近读到与他合作过的同事刘九洲写的《李介一心中的追求》一文,文中说:“大约18年前,他与我在《宋画全集》会议上,就是这个样子,一开始和蔼可亲,直到说到印刷技术,就开始六亲不认。李介一是《宋画全集》印得好的关键人物,2006年夏天,我到浙江大学参加《宋画全集》编辑工作,与李介一成了同事,几乎日日见面。当时《宋画全集》还没有成品,李介一依然可以在没有成品的情况下,口若悬河,提出一系列从未有过的指标,把我们吓得一愣一愣的。当然,后来《宋画全集》的印刷成就为世人公认。所以,李介一的坚持都是正确的,而且是有预见性的正确。虽然他的坚持,把我们都忙坏了,起码多了500%的工作量。”我也曾在旁听《潘天寿全集》选题的论证时,感受到李介一的直言。当然,这些有时让人感到直接、固执或者难受的态度,是他在工作上追求精微的前提。我也在刘九洲一文中,体会到《宋画全集》印制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

        追求极致肯定指向小众,有些小众指向不同的趣味带来的不同的喜好,有些极致是因追求极致带来的成本太高,而不适合大众购买。现在中国绘画的顶级画册《宋画全集》等系列画册,其体量价位更符合图书馆级的考量,个人收藏也限于极少数专业人士。这是因为,一是要掏得起钱,二是要有放这套书的空间。

        我在一篇讨论展览策划的文章中,曾探讨大众需求并不是降低要求,降低事情的维度实际却把事做业余了。当今很多活动的策划不成功,原因大多有类似心理,或者主事者连判断业余与专业的能力都没有就开始干活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大众也不愿意为你白送的“业余”埋单,这也造成开幕式后根本没有人看的遗憾。图书出版也是一样。我们经历过小区门口礼品书论斤卖的阶段,这种现象的消失,也是社会对图书出版回归理性的表现。甚至还有在公共场所装饰用的假书,仅把图书作为装饰品。而李介一开始做《宋画全集》时的执着,就有点像马斯克尝试把人类送上火星一样,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困难,需要大量的投入、极高的要求和精准度,把大体量切成小块呈现在我们面前,解决了之前花费大、体量大的问题,令这套书更适合个人收藏与阅读。

        40年来,书法类书籍的出版,从文物出版社小16开的“历代碑帖法书选”,到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书法自学丛书”《正书》(上中下)、《篆隶》(上中下)、《行草》(上中下),慢慢再到一些留学生从日本带回来的二玄社字帖,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情了。二玄社《智永真草千字文》《王羲之尺牍集》等的书价大概在120元到160元人民币之间,对于那个年代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贵。之后,二玄社彩色印刷字帖开始在国内几个有艺术院校的城市展卖,一张郭熙《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售价几千元,一般人还是无法下手,院校已经将其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必备品。记得林海钟老师在杭州金沙港租住的房子里就挂着一张,还有上海博物馆的那张《莲社图》里的各种元素,都被他消化在那个阶段的创作里。我与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基本在购买二玄社黑白印刷的印本后就刹车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印刷品已被誉为“下真迹一等”,连谢稚柳先生这样的大咖,也会因没法与公藏经典“朝夕相处”而买上几张以解“别了又思君”之念。21世纪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印刷的精微和细腻程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在《宋画全集》后,李介一不再做些什么,好像是浪费了之前积累的经验。刘九洲在《李介一心中的追求》一文里还写道:“印刷技术其实是依靠印刷机器完成的,你再厉害,也需要依靠机器。那么如何才能让机器听话呢? 就是标准,你的标准要制定得优秀、准确,然后机器执行你的命令,不多花一分钱,质量(效果)会好很多。所以,这么多年来,重要的书籍,我一定要找李介一训练过的团队来做。别人做,做好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做坏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标准来源于什么?就是李介一的大脑,他指挥的曲线,可能是通向真理浪费最少的道路。别人也可以设定一个标准,也能把书印出来,但是如果找到内行来看,就会发现李介一的印刷目标,要蜿蜒曲折很多,效果层次也丰富。”李介一现在推出的“中国法书丛帖”,积累了多种东亚书法字帖,在装帧、排版到印刷等方面均属上品,特别是收纳了稀缺的海外收藏选本,确实值得业界关注。

        继续聊聊字帖做得这么好,究竟给谁看这个话题,日常艺术欣赏会碰到几种现象:1、去美术馆、博物馆,就有人问,哪张最好,看了最好的就行了。其实艺术欣赏需要潜移默化,有个比较的过程,在比较中培养不同于他人的艺术趣味。所谓品味,就是品出不同味道的能力。2、看不懂怎么办?多看好的艺术品,我们有可能还不懂好的艺术品好在哪里,但很容易判断不好的艺术品差在哪里。3、艺术欣赏对于大众的意义,在于能培养细腻、丰富的感知世界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有艺术审美价值,当然也包括审丑的价值;也有艺术的批判价值,不同的可能性,才是人类欣赏和拥有艺术的意义。我们要承认审美是教育的结果,不论审美习惯或者审美前置,都是如此。所以,我们日常最常碰到的审美话题就是“好看与不好看”,好看是我们审美习惯认可的部分,不好看是我们审美习惯不认可的部分。对于艺术欣赏者来说,他们完全有权利固守自己的审美习惯;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他们有不断地突破审美习惯边界的基本要求,要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来丰富审美的类别或者趣味。在我们的艺术欣赏教育中出现一种倾向,从小不去看最好的作品,培养视觉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而停留在介绍艺术史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阶段。中国古代的艺术欣赏中有“养眼”的说法,实际上这是艺术欣赏的共性,艺术欣赏对视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就像生命对于人类一样,并无东西方之别。

        在讨论中西问题、传统与当代问题时,常常碰到中西问题、传统与当代问题都不深入展开的情况。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专利,傅雷在20世纪30年代就写短文高呼“往何处去? 往深处去!”在那时,他就提出,我们理解的传统是否传统的本来面貌?今日,我常有感于我们文字的延续,传统典籍的电子化查阅之便捷,还有博物馆公藏展示的方便。当年,董其昌为了看一张倪瓒,需要搭船穿梭运河几百公里。而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在博物馆里或屏幕上看到,这些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都是古人不可想象的。而若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哪能理解传统艺术的高妙,理解梁武帝说王羲之“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啊!在踏上艺术欣赏的博物馆之路时,我有太多“我睁开了眼睛,我什么也看不见”的经历。艺术创作是专业人员的事,艺术欣赏却是每一个人的事,它跟嗅觉、味觉、视觉、听觉一样,感觉的细腻程度,是生命丰富的一种表征,而这种丰富的感知能力又会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当我们打开李介一版的《寒切帖》时,感觉到淡墨钩填中行笔笔痕重叠处清晰可辨的笔形,会暗自感叹,艺术世界里原来还有那么细腻的秘密。

        培养这种细腻的感知能力,就需要看好东西,当那些博物馆级别的藏品散居世界各地,没法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时候,在现代数码科技推动的印刷业的进步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李介一充分发挥已有的资源和经验,推出这套“中国法书丛帖”,使北美的中国艺术顶级藏品以“下真迹一等”的方式置于我们案头。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