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晋瑜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目标10周年,互联网已全方位渗透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发现:我国未成年人首次上网年龄持续降低,未成年人网络信息检索、网络内容创作等基本技能不断提升,但随之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
AI上网存在城乡差距
调查数据也显示,城市地区未成年人使用AI设备的占比达到20.5%,远高于农村的8.1%。具体来看,15.4%的城市未成年人拥有AI学习机,农村未成年人这一比例为5.8%,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拥有智能手表的比例为11.1%,仅为城市地区未成年人的一半左右。
目前国内开展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学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AI设备未能普及和AI教育的城乡差距,可能导致AI鸿沟进一步扩大,加剧城乡之间的教育和信息获取不平等,这一问题值得后续有关研究重点关注。
独立思考能力有待重新提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未成年人对手机的更早接触,网络交往成为未成年人群体自我呈现、表达与需要满足的新形态。然而,尽管网络交往助推了未成年人情感交流与身份认同,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过度依赖网络导致上网成瘾和受骗、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网络使用过程中技术对交往双方乃至多方关系的遮蔽、各种网络应用对未成年人社交欲望和个性需求的虚假满足,不断刺激未成年人沉浸在“宅化”的交往场域中,使未成年人现实生活被机械化、受操纵的网络生活所替代。
调查数据显示,手机上网削弱了未成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专注能力。手机使随时随地搜索答案成为可能,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使未成年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错误认知,并使其养成了“低专注”病症,越来越依赖手机解决问题。
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足
蓝皮书指出,网络社交中,未成年人主动展示个人信息的比例较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调查显示,在互联网平台公布自己性别的未成年人最多。当前个人信息的使用存在容易被网络画像的情况,而未成年人对个人信息防护意识不强,对自己真实信息的公布容易引发线上线下的风险隐患。
蓝皮书就推进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用网提出针对性建议:要充分研判新一代AI技术给未成年人用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注重提升未成年人的AI素养;要强化低龄儿童的用网教育,重视朋辈示范作用,合力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要鼓励网络平台探索运用AI技术,打造个性化、陪伴式“未成年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