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宋学大讲堂第十讲——“南宋行都临安城研究三题”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延明教授主持,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包伟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他的演讲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一、南宋临安城是“行在”还是“京师”? 二、南宋临安这座城市有多“大”? 三、南宋临安城的“性格”问题,亦即城市文化,谁执牛耳?
包教授通过征引、排比各类史料,指出南宋初期临安是行在,从南宋中期起,南宋官民开始习称临安府为“京城”“京师”“都城”,但及至南宋末年,南宋政府一直面对南北方全部领土颁布文书,而称临安府为“行在”。《宋史》“是岁,始定都于杭”的记载,估计并非本于国史,而是后人的历史书写,并且直接书写成了“(定)都”。对于第二个问题,包伟民根据文献记载对其人口数量和城区面积进行了估算,指出前人多夸大南宋临安的城市规模,除了对地理环境不够熟悉外,主要应是受到对中国古代都城一般规模乐观估计的影响所致。最后他认为,宋代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是士大夫的清雅与商人市民的世俗之对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南宋临安城也是如此。在这种双向、复杂的文化关系格局中,拥有政治核心资源的士大夫阶层,仍一如既往地占据着文化的强势地位。以此而言,决定南宋临安城市性格的是它的行政地位。
“宋学大讲堂”是浙大宋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古籍出版社联手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讲堂每年四季、一季一讲,旨在构建成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宋学交流传播平台,自2021年11月启动伊始邀请北大著名宋史专家邓小南教授开讲《北宋政治面面观》以来,已有清华大学陈来、北大赵冬梅、复旦朱刚、中大曹家齐、浙大陶然、川大舒大刚、哈佛大学包弼德、浙大胡可先教授等先后开讲,奉献了文、史、哲研究学术前沿高水平成果,多场精彩演讲广受好评。 (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