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0月30日   15 版)

        《一个人的万物起源》,周忠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8月第一版,55.00元

        ■苗德岁

        著名美国诗人西斯门(L.E.Siss⁃man)曾为书评家立下了二十条戒律,第一条即是:千万不要给朋友的书写书评。否则,你或者失去信誉(如果你一味地赞美,便会被读者视为“捧臭脚”),或者失去朋友(据说再婉转的批评,也很难令作者接受)。不过,以下两点或许能为我打消对这一类似“第22条军规”的左右为难状况的顾虑:1.目前周忠和业已功成名就,实在无需任何人的吹捧;2.我已细读全书,没有发现什么可以挑剔之处。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我决计抛弃上述的顾忌与私念,坦诚写下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想。

        周忠和这本书,是“我们小时候”丛书里科学家童年回忆录中的一本;正如韩松先生在“序”中所指出的那样:“他们写的是小时候的故事,却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大时代的变迁……从中一窥中华文明的变迁、大自然的奇妙壮阔、时代的风云变幻、科学与文化的交融,从而启迪人生,传播真知。”周忠和这本《一个人的万物起源》,由34篇短文组成,分成五个部分(“动物篇”“自然探索篇”“人物篇”“成长篇”和“社会篇”),是一本饶有趣味、活色生香的小书。即便除去作者在学术上的贡献与科学界的盛名等光环,这本书也是值得大人和孩子们阅读的好书。

        周忠和出生于江苏省扬州的一户农家(原属扬州地区江都县),自小与小狗、兔子、牛、羊、猪、鸡、鸭、鹅、蚕等家养动物以及村子周边的野生动物(诸如青蛙、各种鸟类和知了等),有着日常的亲密接触。“动物篇”里的七篇小文,均是作者回忆自己儿时与这些动物的“交往”经历,读来栩栩如生、拙朴喜人。而且几乎每一个小故事的结尾处,作者都画龙点睛地提上了一两笔与后来自己科学研究冥冥之中的关联,真是质朴无华叙旧境、津津有味似儿时。

        在“自然探索篇”一节中,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儿时“就地取材”、探索周围大自然的几则小故事。周忠和的家乡是长江下游北岸一个由河口冲击物沉积而成的平原,小时候并没有近距离地见过山。然而,由于后来学习了地质古生物学,却大半辈子与山野打上了交道。他笔下“远方的山”,既是他儿时的梦,也是他后来攀登科学高峰的隐喻。一如他文中所记,他一生走了很多山,从宁镇山脉、泰山、武夷山到阿尔卑斯山……让他看到并感悟到“山外有山”,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他愉快地领略了各种“山景”,且永不满足、永不停步。

        作者是古生物学家,是研究生命演化历史的,其研究对象都是大自然历经亿万年演化出来的产物。因此,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不仅是他的科研灵感的本源,而且是其终生追求的事业。我也曾在自己的书中强调过:小朋友们的学习,需要全面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所有感官体验才行,光宅在家里读书和看电视,是无法真正欣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的。因而,本书作者所分享的童年经历,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孩子需要走出大城市的“混凝土森林”、走进山野去亲密接触大自然的重要性。

        作为本书作者多年的好友,我对“人物篇”里八篇文章所记述的他的家人、儿时的师长、同学和朋友,格外地感兴趣。连同“成长篇”里的八篇短文,我也一并从中更多地了解到他的童年生活经历——有些是我过去已经知道的,更多的则是读罢这本书所获得的“新知”,弥足珍贵。正是由于这一因素,书中这两个部分,也是全书中我读来最为动情的章节。自1994年他与侯连海先生首次来我们这里学术访问算起,我与周忠和相识整整三十年了。但按照他本人计算,他认识我已经长达40年整了:我1984年暑假回国探亲,曾去我的母校南京大学做过一次讲座,彼时周忠和正在那里读本科,他去听了我的讲座,因此他认为是从那时候起就认识了我的。当然,对此我也不会执意提出什么疑义来。

        我们真正的相熟与相知,是从1995年开始的。那年暑假我和他的博导Larry Martin教授一起去北京参加中生代陆相生态系统国际研讨会,会后我们将他带回来跟随Martin攻读古鸟类博士学位。在其后的四年多时间里,我们之间密切接触,我不仅是他博士学位委员会的五位成员之一(以及博士论文的三位审读人之一),他还做了我长达两年的馆藏事务助理(Curatori⁃al Assistant),其间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学成归国后,曾邀请我参加过他所主持的辽西地区中生代古生物的研究工作,我们有了持续的合作与交往。大概二十多年前,他的父母第一次去北京探望他,途经南京转车,我彼时恰巧在南京探亲,有幸认识了周忠和的父母亲。这是一对十分淳朴善良的老人,在接触过程中,他的父亲向我讲述了周忠和在家乡生活和求学的一些情况,记得我当时听了,十分动容。他父亲向我讲述了周忠和在县中读书时,他骑自行车给儿子送米的情形:“那时候,农村的日子苦啊! 我骑车给他送米去,看到霞(伢)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学习又刻苦,营养不足啊,在学校食堂里蒸饭,却没有钱买菜吃,就冲一碗酱油汤当菜了……我们只好给他做点糖油炒面,给他补补营养。”有关这些,他在书中都有讲述。但我清楚地记得,我当初从他父亲口中了解到这些情况时,还是很吃惊的。周忠和是个孝子,跟弟弟妹妹们的感情也很深。这也影响了他在外面的接人待物:诚恳、热心、感恩、极富同情心。听研究所的同事们说,他在担任所长期间特别关注科研支撑(服务)部门人员的福利,曾力主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在这方面他的口碑是极佳的。作者是非常质朴和善良的人,这与他父母亲的善良、良好的家教与成长经历,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本书也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其中的根由——《爱面子》这篇短文,尤其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至诚至朴,委实可爱。

        组成本书最后一部分“社会篇”的六篇短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作者成长起来的时代背景。比如,在《难忘的1976年》文末,作者写道:“然而不久后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一步步地走上了小康富裕之路……”毋庸讳言,作者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群体。他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之一,又赶上了“出国潮”,这对一个普通农家子女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近乎“奇迹”般的命运! 值得指出的是,周忠和在1999年获得我校的博士学位之后,旋即归国工作,在当时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同时期的留美学生中,这并非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读罢这本书,我似乎更清晰地理解了他当时的选择:对父母的深爱、乡土的依恋、事业的执著和追求等——“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舒婷《也许》)。总之,周忠和当年的这一选择,正如同弗罗斯特那首《未选择的路》所写的一样:“许多许多年以后:/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总之,我以前总以为自己很了解周忠和,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对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我历来讨厌成功学一类的书,而《一个人的万物起源》远非此类书! 恰恰相反,这是一本洗涤心灵、催人上进的书。作者既不属于“内卷”成功者,也不是后来的“小镇做题家”,而是一位质朴、可爱、纯粹以及充满好奇心的科学家,他用温暖(或许略显羞涩)的文字,向我们如实道来儿时的故事。我之所以倾情推荐这本书,并不是“由于”(because of)作者的名气,而是“不顾”(in spite of)他的盛名以及与我个人的关系;因此,我诚挚地相信大家会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