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堪村随笔

    “慢”步大观园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0月09日   20 版)

        ■范圣宇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风景极美的公路,旁边竖了一个标语写道:“慢慢走,欣赏啊!”我想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似乎也需要在旁边竖这么一个标语。低头只顾赶路的人,是欣赏不到路边的风景的。在这个信息爆炸、讲究效率的时代,我们可能都读得太快了。庞德早就提醒过我们:“读者经常会因为读得太快而误判一位简洁的作家。”读得太快,就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味道还没尝出来,就吃完了。吴越王钱镠在写给他妻子庄穆夫人的信上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为什么是“缓缓归矣”? 因为如果走得太快,可能连花都没有看清长什么样呢,就已经到家了。

        《红楼梦》的原文与英译文,笔者已经阅读了二十多年,但深感还是没有完全读懂,也许经典就是不可能完全读懂的书。《红楼梦》甚至已经被阅读了两百多年,不论注释、评论还是解读依然汗牛充栋、层出不穷。冯其庸也提到过:“甚至可以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完全深刻而正确地认识它和把握它。它的某些领域,我们的认识可能至今还未到达。”有趣的是,霍克思的英译文,也让笔者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当然也有些地方至今仍是不明所以。不过,正如德国批评家施勒格尔所说:“古典作品从来不可能完全为人所理解。然而有教养的并施行自我教育的人,必须企望不断地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论是《红楼梦》还是霍译《石头记》,都是我们可以从中不断学到更多东西的杰作。经典的意义也许还在于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即便是同一位读者的理解,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的,至少笔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风月宝鉴的两面”中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东西。因为不论是原文还是译文,它们所引发的读者的联想与理解是在不断地扩大和加深的。《许彦周诗话》中说:“古人文章,不可轻易,须反复熟读,加意思索,庶几其见之。”而如果要“反复熟读,加意思索”,那就必须放慢脚步,逐字逐句地仔细品味。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曾在中国学过古琴,对她来说,古琴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一样,也是用来反思和感受心灵的乐器。“在古琴教学中绝不鼓励我行我素,书法、绘画、太极等亦然。没有新的指法,新的反思,自始至终地听从和仿效老师,至今如此。直到完全掌握,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古琴、书法、绘画与太极拳,都是讲究“慢”的艺术。学习者需要通过这种安静缓慢的工作,沉淀思想,加强身临其境的意识,不断努力,最终达到驾驭自如的境界。国画家、书法家创作之前,都要抻纸磨墨,这其实就是在酝酿。“磨墨不只是实际需要,更是书写和绘画前的精神准备并构思的过程。”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怀素练字时写坏的笔头堆积如山,称之为“笔冢”,这就说明他们惊人的高超技艺,只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也许这世上可能就没有一种可以速成的艺术,而可以速成的也不会是艺术。刘熙载也曾在《文概》中说过:“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杜元凯称左氏‘其文缓’,曹子桓称屈原‘优游缓节’,‘缓’,岂易及者乎!”从艺术与感悟的角度来说,“慢”是再正常不过的。英文大观园的美景,也需要我们读者慢下脚步,驻足欣赏,否则很容易错过译者与原作者一样苦心经营的文字游戏,或捕捉不到其中蕴含的弦外之音。

        黑格尔曾说:“每件艺术作品也都是和观众中每一个人所进行的对话。”左拉也说过:“艺术作品是我们透过艺术家的气质看到的一部分自然。”仔细地倾听艺术品与我们所进行的对话,把握它的脉搏与律动,感受它的呼吸与气息,透过艺术家的气质看到那一部分自然,是读者或观众责无旁贷的任务。这其实就要求我们看得越多越好,读得越细越好,知道得越多越好,所谓“闻见广博,则识见精深”。就像歌德指出的那样:“正如古人所说,我们只看和只听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一位专业音乐家在听乐队演奏的时候能听出每种乐器和每种音调,而一个门外汉只感受到整体的宏大的影响。又例如,一个只知道享受的人只看到绿色的或开满花朵的草地的优美的表面,而善于观察的植物学家则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幼小植物和草的无穷无尽的细节。”不论是听音乐、看绘画,还是读文学作品,我们一定都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观众或读者,能从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更多,能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价值、最多的享受。从这个角度来说,“慢”才是真正的“快”。

        然而,艺术或艺术批评不可能速成,也不会有捷径。刘勰说得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经过量变,才会产生质变。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无疑是缓慢的,是很考验我们的耐心的。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真正看懂、听懂艺术家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通常不是仅仅一次阅读或欣赏就能抓到要害的,正如《法书要录》上说的:“一览未穷,沉研始精。”“评先贤之书,必不能尽其深意。”书法作品如此,绘画作品是这样,文学作品当然也不例外。经典的艺术品,需要读者不断地琢磨、品味,才有可能真正领会其中蕴含的无穷精义。就像傅申所说:“最后,再重复一遍:‘艺术品会自己说话!’但是它说的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要听懂,是靠你天生的敏悟力和后天不断地训练和培养,才能渐渐达到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