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
十年前《中华读书报》创刊20周年时,我应邀写过一篇祝贺的短文,题为《读书人的报纸》。十个寒暑转瞬即逝,《中华读书报》又来约稿。我在这十年中毫无长进,只好接着老话题往下谈,故有此题。
我在前文中说:“古人‘二十而冠’,创刊20周年的《中华读书报》已经长大成人了。”现在我套用前语:“古人‘三十而立’,创刊30周年的《中华读书报》已经‘而立’了。”何谓“而立”?《论语》何晏注云:“有所成立也。”朱熹注云:“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杨伯峻则注云:“(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说法虽异,但都含有“成熟”“自立”的意思。不过孔子平生的修行并未止步于“三十而立”,他还有“四十而不惑”等更高的层次。作为一个喜爱读书报的读者,也是经常向她投稿的作者,我衷心希望《中华读书报》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如我在前文中对读书报提出的两点希望,似乎仍有改进的空间。一是新书宣传,其中颇有不择精粗的虚言浮夸。二是对某些属于“常版书”的重要书籍重视不够,缺少对经典著作的评介或导读。乘此机会,再重申一遍。
此外我有一点新的建议。读书报既然是读书人的报纸,就应该关心读书人的心思,关心他们对所读之书的态度。当今出版业空前繁荣,每年出版图书的总量远超从前,这当然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图书的质量如何呢? 井喷般地涌现的新版图书都有阅读价值吗? 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近年以来,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创作界,制造伪劣图书的现象已不鲜见。从我本人所在的学术界来说,从“学风不正”到“学术腐败”,丑闻越来越骇人听闻,社会上的指责也越来越严厉。学界歪风邪气的重要载体就是粗制滥造的所谓“成果”,多数体现为各种“专著”也即图书。虽说有些认真的学者仍在默默地耕耘,整个学术界并未变成一潭浊水,但是这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情形不能成为我们对学界风气漠然视之的借口,理由有二:首先,学术乃天下公器,任何个人的学术活动都是整个学术界的组成部分,正如局部细胞的坏死终将导致整个生命的危险一样,部分人在学术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终将败坏整个学术界,我们不能满足于洁身自好而对学界歪风置若罔闻;其次,目前学术腐败的毒菌不仅出现在个别学者身上,也相当严重地侵蚀了出版机构、学术机构、学术评估体系的集体行为,试看现在学术论著的发表、学术成果的评奖和学术课题的评审等活动中,请托、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甚嚣尘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劣胜优败的程度。长此以往,这必将导致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大溃坏。
学风问题既有个人性质的,也有集体性质的。对于学者个人的学风不正,解决的最佳途径只能是诉诸其学术良心。对于集体性的学术腐败,解决的最佳途径是增进决策、评议等活动的学术性和民主性。当然,自律和他律是相依相存的,上述两种解决途径必须互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但既然后一种学风问题的危害性更大,而它的解决方法只能是他律性质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清除后者。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中华读书报》责无旁贷。《中华读书报》涉及面广,阅读者多,它对图书的评价和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许多读者正是从读书报上看到对某本新书的介绍和评价,才按图索骥地访求其书,甚至在阅读时也被书评的意见先入为主。令人遗憾的是,读书报刊登的书评似乎以表扬为主,不时看到名不副实的溢美之词,却很少见到指陈缺点和纠正错误,即使有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虽然像某些学术刊物上那样把粗制滥造的图书吹成旷世巨著的雷人书评尚未现身于读书报,但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见不善如探汤,坚决杜绝那种现象。读书报应该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即从正面引导健康的学术批评,要鼓励那些指明缺点、纠正错误的书评。只要是出于公心,只要是对书不对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图书中的错误又有何妨? 尤其是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古籍校注类图书中的硬伤,更应一一指明,以免误导读者。我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署名为“温陵蘧庐”的一位网友逐条指明新近出版的古典名著笺注中的知识性硬伤,涉及颇多著作,我觉得应该让这样的批评意见在读书报上公开发表,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讨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促使作者更认真地写作,也促使出版方更认真地审稿、编辑。长此以往,对提升我们的读书质量不无裨益。
图书既是读书人的产品,也是他们的消费品。读书报上刊登的书评类似实业界关于行内产品的质量评定,它理应得到全体从业者的高度关注。我不认为读书人是社会的精英,也不认为读书人所从事的脑力劳动比其他劳动更加高贵。但是既然读书人从事的工作或多或少总带有探索真理、阐释正义的性质,他们就有责任对自己的产品提出更严格的质量要求,进而为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果读书人也沾染上制造、销售伪劣产品的歪风邪气,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于失范的境地。衷心希望《中华读书报》为改善学风和文风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若能如是,善莫大焉。
(作者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