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阅读纪事

    《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的出版纪事

    解正勋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28日   06 版)

        李婧 摄

        █2023年由此成了聂震宁名副其实的“行走之年”。他在年初制订了时间表,设计了路线图,于春暖花开时节毅然开启了自己的“书香中国万里行”。依靠迢迢跋涉,聂震宁先生为这本书积淀了大量来自一线炙手可热的创作素材。“厚积”只待“薄发”。

        阅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习以为常又常说常新的话题。讲述阅读、研究阅读的书很多,堪称汗牛充栋,但是记录中国全民阅读发展进程的图书却很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大致与新时代同步的中国全民阅读已经在社会各方的支持推动下走过十多个年头,正在逐步走向深化。全民阅读的生动社会实践,客观上呼唤着优秀的作家通过文艺作品对其做出全面记录和深刻总结。《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安徽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一书,正是这样一部文学界与出版界合力同心共同打造的全民阅读题材精品力作。

        天鹅湖边的约定

        2022年秋的一天,时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的作家聂震宁先生因公务来到合肥,入住在政务区天鹅湖畔的天鹅湖大酒店。晚间,曾与聂先生有过愉快合作的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长费世平等一行三人前来探望。在短暂寒暄后,话题一如既往地转换到选题、图书和阅读上面。主管选题工作的副总编辑何换生提议,安教社近年来在阅读史、出版史、图书馆学史等文化传播方向做了规划布局,已出版的重点图书有十卷本《中国阅读通史》、七卷本《徽州刻书史长编》、八卷本《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书目史料丛刊》等,十卷本的《中国图书馆学史》也将面世。能不能循着这个思路,请聂先生执笔,做一本纪实文学作品,记录当前方兴未艾的全民阅读活动,以文载史,存史留痕,也为这项工作今后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为出版家和全民阅读的全程参与者,凭着过往经历和职业本能,聂先生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这个选题当然好啊。也许是因为心有灵犀、神与气合,聂先生在那一刻显得很兴奋,眼神里流露出异样的神采。沉吟片刻,他又说,这本书涉及面广,写作线索多,创作难度大,我得慎重考虑下,再给你们答复。

        半个月后,聂先生从北京发来应承这个项目的信息。采访和撰稿的难度最终还是没能够抵挡住某种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出来的创作冲动。之后本书于2023年初正式立项,又相继入选安徽省“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许多年以后,聂震宁先生和本项目出版团队的每个人一定都还记得这个夜晚,在天鹅湖边孕育了这本书的最初约定。

        “长征”一般的行走

        近十多年来,为了阅读和全民阅读,聂震宁先生奔波全国各地,分享读书之乐,畅谈阅读之美,开展了多达上百次的阅读调研、阅读讲座、阅读推广活动,交流人群分布在城市、乡村、机关、校园、企业、军营等,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收集了很多全民阅读的先进事例,已然为本书创作储备了较为丰富的素材。但是,全面记录中国全民阅读的新命题,需要来自最新时间截面上的最新素材,需要通过新一轮密集采访,对全民阅读进行更为深入更为系统也更为精准的把握。这既是一种必须坚守的工作态度,又是对纪实文学创作原则的捍卫。

        2023年由此成了聂震宁名副其实的“行走之年”。他在年初制订了时间表,设计了路线图,于春暖花开时节毅然开启了自己的“书香中国万里行”。这一轮行走与此前的经历一脉相承又意趣迥异。这是一次回望,那些曾经到访过调研过的地方,今天该是怎样的面貌,需要去重新发现;这是一次补白,此前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如西藏,顶住高原反应,带着吸氧装置,也要亲自前往探视;这是一次“布道”,作者以书和阅读为底色的丰富人生总是赋予其多重化的“在场”身份,走到哪里,就要把阅读之道传布到哪里。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聂震宁到访的许多站点,受访者在分享了自己关于全民阅读的做法和经验后,常常会不遗余力地引荐热衷于阅读推广、值得一见的同道人。这使得作者的采访产生一种“链式反应”,成了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漫长过程。依靠迢迢跋涉,聂震宁先生为这本书积淀了大量来自一线炙手可热的创作素材。“厚积”只待“薄发”。

        非同寻常的新年贺礼

        大约在2023年初秋,聂震宁先生开始伏案撰稿。如何确立一个中国全民阅读的叙事框架,如何在宏观层面构建本书的“四梁八柱”,从而保证作品的完成度和有效性,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考量,作者采用了远中近时间线的依次推进和点线面空间场的交错展开相结合的方法。

        时间上由远及近,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书香写起,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各种读书活动,再到新时代的全民阅读活动;空间上由大及小,从世纪之交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阅读危机写起,到“面”上的城市、乡村及民族地区,再到“线”上的青少年和出版人,最后是对职工阅读、军营阅读、银龄阅读和残障人士阅读等分众群体的拉网式扫描。写作的轻重主次不言而喻,新时代遍及城乡、各具亮色的全民阅读活动无疑需要给以浓墨重彩式的追光特写。

        对全民阅读中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精细化呈现,是决定作品文本精度和文学刻度的重要环节。作者在写作中以深厚笔力刻画和描摹了一系列与书和阅读高度关联的人物形象,同时追随他们的脚步,采用跳跃式的观察方法和移步换景的文学方式,把全民阅读在各个断面的典型场景一一拾缀串联起来。这一方面得益于这一轮集中采访收集的海量创作素材,一方面来自多年阅读推广的切身体验和记忆打捞。书稿创作的过程,既是一次现实巡礼,也是一次深情回望。经过近半年的创作打磨,初稿正文部分终于在龙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草成,体量甚为可观,近40万字。对于一位年逾古稀已是满头银发的作家来说,这一年太不容易了,无论如何,它都称得上是一份珍贵而独特的新年贺礼。

        双向奔赴的改稿历程

        初稿带着新年的期盼,踏着节后复工复产的轻快步伐到了出版社。整个项目组像对待新生儿一样簇拥着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在认真研读书稿后,项目组以书面形式草拟了审稿意见,提出了初步修改方案。其中主要工作是删削原始素材,压缩全书篇幅,通过做减法给过于丰满的书稿“瘦身”。究竟在哪个部位“下手”,需要项目组和作者进行深入沟通。一周后,项目统筹人何换生带着文乾、黄晓宇两位责任编辑外加厚厚的一摞书稿奔赴北京,与聂震宁会商改稿具体事宜。两天时间里,从“序章”开始排查,逐一落实每章每节修改内容,明确修改后对前后文需做怎样的衔接和统一。第一轮修改具体细则正式敲定下来。

        又一周后,书稿一改完成,减少约5万字,“瘦身”取得阶段性成果。此时聂震宁先生公务缠身,很难有整片时间给书稿做更为深入细致的修改。但为了书稿的完善,应出版社的要求,聂震宁痛下决心,暂时抛开手头事务,两次奔赴合肥,历时近十天,对书稿做最后的审定,从篇章结构调整,到文字修改润色,一面继续做减法,让书稿变得更加精炼,一面做必要的加法,包括补写每章前面的“小引”、正文终章的“展望”以及全书最末的“后记”。至此,书稿已趋于清朗完备。许多年以后,聂震宁先生又或许依然记得,为了淬磨《有书香的地方》,曾两次被安徽教育出版社“绑架”至合肥市经开区的翡翠湖迎宾馆。项目组全程贴身服务,随叫随到,“不达目的不罢休”,那份韧劲和执着,那份热心和周到,也许成了聂老心底一段甘之如饴、回味无穷的记忆。

        献给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项目组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此时距离第29个世界读书日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仅一个半月。在大会前出版面世、向大会献礼致敬,是项目组早已锚定的目标。出版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出版的规律同样尊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版的质量高度依赖于凝结在出版物中的人类智力劳动。为此,项目组采取的措施是压缩时间但是不压缩甚至要增加工作总量。比如编校,由五位责编共同承担,同步推进,实行总—分—总的方法,每人约完成一又五分之一校次,累加起来相当于六个校次,这还不包括校对人员的工作和专家的版前审读;书中涉及的人名、地名、文件名等实体信息,由专人负责稽核查考;采用的图片,也由专人负责遴选并解决版权。再比如设计,三位美术编辑同时参与封面及版式设计,单是封面,就收到五个方案,最后集体讨论通过的方案是蓝色系铺底叠加抽象化书影。用蓝色作为主色调,可以解读为全民阅读永远是一片蓝海,也意味着阅读能够使人变得睿智、聪慧、理性和深邃。

        4月21日,《有书香的地方》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书香江阴”全民阅读活动开幕式上首次亮相。选择在江阴与读者见面,具有特殊意义。江阴市是中国全民阅读的探路者和先行者,也是新时代全民阅读的地标和名片,聂震宁多次前往考察,并在书中设专节做了重点介绍。也是在这一天,带着温润书香和滚烫热度的20册新书准时送达云南昆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组委会。两天后,备受关注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隆重开幕。大会期间,同样引起文学界、出版界、阅读界和媒体界关注的,还有这本讲述全民阅读的书。

        众擎易举,众喣漂山。《有书香的地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质量顺利出版,得益于各种正向力量的协同配合和鼎力加持。感谢伟大的时代,让古老的阅读之树在华夏文明的沃土上伸展出青葱郁勃的新芽,全民阅读将以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普惠广度陪伴中华儿女走向复兴,走向永恒。感谢聂震宁先生在阅读领域二十年来的长期耕耘,和为本书创作出版倾注的心血及付出。

        打造精品的道路没有捷径,也没有止境,唯有用心,唯有坚持。安徽教育出版社将沿着《有书香的地方》开拓的路径继续前行。

        (本文作者为安徽教育出版社总编室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