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一生与汉学结下不解之缘

    ——缅怀汉学家德博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21日   07 版)

        德国汉学家德博(Günther Debon,1921-2005)

        ■顾正祥

        上世纪后半叶,德国汉学界群星灿烂,涌现了不少大咖式的人物,如翻译了《碧岩录》和撰写了日本文学史的贡德尔特(Wilhelm Gundert,1880-1971)、翻译了李煜词集和宋词选的霍夫曼(Alfred Hoffmann, 1914–1983)与著作等身的弗兰克(Herbert Franke,1914-2011)、马 汉 茂 (Helmut Martin,1940-1999)和鲍吾刚(Wolfgang Bauer,1941-2005)等;尚健在的如文献学家魏汉茂(Hartmut Walravens,1944-)、主编了六卷本《鲁迅文选》和十卷本《中国文学史》的顾彬(Wolfgang Kubin,1945-)、翻译了唐诗三百首、Hefte für ostasiatische Literatur(东亚文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吕福克(Volker Klöpsch,1948-)和凭一己之力编写了大部头《中国文学史 》的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等,数不胜数。

        本文所要介绍的德博教授(Prof. Dr.Günther Debon,1921-2005)就是雄立于这群人物中的一位。在德国,他桃李满天下,有的已成了译坛翘楚、学坛领军,“德国的汉学之星魏汉茂”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他当年的及门弟子卫茂平已成了上外资深教授、四十卷汉译《歌德全集》主编和德国魏玛“金质歌德奖章”得主。已是八旬有余、与其有过密切合作、同是“金质歌德奖章”得主的杨武能,也撰文尊其为“我的异国师长——睿智慈祥的德博教授”。

        德博生于慕尼黑,却在北德的汉堡和汉诺威长大和上学。18岁那年高中毕业,恰逢二战爆发,应征入伍。1944年被关进英军战俘营。期间因祸得福,有缘结识忘年交施派泽尔(Werner Speiser,1908-1965)。施是东亚艺术史专家,教他识汉字、学汉语,培育了他对华夏文化的情愫,也影响了他往后的人生和学业。1948年从战俘营释放后,入读慕尼黑大学。受施启蒙,他快马加鞭,汉学、日本语学、蒙古学和梵语四门学科齐头并进,五年内就读完了大学本科和博士的全部课程,撰写了“论《史记》第101卷:袁盎晁错列传和第102卷:张释之冯唐列传”的博士论文(1953年)。随后赴科隆大学执教。不久又完成了教授资格论文《沧浪诗话:中国诗学研究》(1959年通过,1962年出版)。五年后又被授予教授头衔。1968年应招赴名校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履新,任汉学系主任,一干就是十八载,直至年满退休(1986年)。那年,由20位弟子和同仁为其出版纪念文集Ganz allmählich / 渐渐集(海德堡,1986年),书名源于德博所译袁宏道(1568-1610)诗《渐渐诗戏题壁上》,纪念他65岁生日和从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主任的岗位上荣退。

        德博教授的一生,与汉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翻译方面以译诗为主,学生时代就崭露头角,参与著名Lyrik des Ostens / 东方诗选(慕尼黑:Carl Hanser出版社,1952年)翻译,译诗70首。此后十余年,他又出版了唐诗选译《渌水明秋月》(Herbstlich helles Leuchtenüberm See)和诗经选译《缟衣綦巾》(Ein weißes Kleid, ein grau Gebände),慕尼黑Pip⁃er出版社1954年与1957年刊发。这期间,他还在斯图加特Reclam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李白诗选(1962年)和一部唐诗选(1964年),皆平装袖珍版,携带方便,价廉物美,面向大众。别看它们都是些薄薄的小册子,在中德诗歌翻译史和交流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经历了更多的积累和更充分的准备后,德博又于1988年接连推出两部规模更为可观的诗选:Mein Weg verliert sich fern in weißen Wolken / 道由白云尽:三千年中国抒情诗选(海德堡,Lambert Schneider出版社)和Mein Haus liegt menschenfern, doch nah den Dingen幽居近物情:中国诗艺三千年(慕尼黑,Eugen Diederichs出版社)。两书各含译诗200首。前者按编年史顺序排列,后者按题材分组。备有导读和注释,精装带护封,展示了德博译诗的新成就和新阵容。德博著Chi⁃nesische Dichtung: Geschichte, Struktur,The⁃orie / 中国诗:历史、结构、理论(莱顿;科伦:E.J. Brill出版社,1989年)本是学术书,系《东方学手册》之一,绍介中国诗歌传统、诗词格律、名词术语等。另附中国古诗百首及中国诗西译详目。

        译者晚年精心打造的《诗经》选译本Der

        Kranich ruft: Chinesische Lieder der ältesten Zeit/鹤:中国古歌选(柏林,2003年),是德博翻译和学术人生的又一里程碑。全书119首古诗中有70首为新译。移用诗经《鹤鸣》一诗的首字“鹤”作书名,可谓别有深意。鹤,常称仙鹤,是华夏传统观念中的长寿灵鸟。其时,译者已八秩有余,自知来日无多,遂以鹤自喻,托鹤言志,借鹤一呼,以此作别。版权页上另有题解:Das chinesische Schriftzeichen auf dem Schutzumschlag bezeichnet den“Kranich”(he),geschrieben von Yän Dschen-king(709-785n. Chr.), einem der berühmtesten Kalligraphen der Tang-Zeit.Die Korrektheit seiner Schrift spiegelt den Aufrechten Charak⁃ter des hohen Würdenträgers wider / 封面上的汉字‘鹤’出于唐代最著名书法家之一颜真卿(709-785)手笔。其字体的一丝不苟再现德高之人刚正不阿的品格。并附题词Allen Kol⁃legen, die mein Leben freundlich begleitet haben / 献给每一位友情陪伴我人生的同仁。

        德博另一举足轻重的诗体译著是老子的《道德经》(Tao-Tê-King. Das hei⁃lige Buch vom Weg und von der Tu⁃gend(斯图加特:Reclam出版社,1961年),带导读和注释。二百多年来,这部道家典籍在欧美的译本不计其数,却没有哪本像德博的译本那样一版再版。

        他译诗的准绳是:我们的翻译致力于用一个德语重音音节还原一个中文音节(汉字)。我们德国人不得不放弃的是音律的模式。模仿a a x a 押韵的框架很少有成功的。唐诗要求对偶句字字对仗,在我们多音节和需变格变位的德语中也难不折不扣地再现。

        由此可见,德博教授译风严谨,既不强求不可能为可能,又尽力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等值”,不像某些“意译家”那样放飞自己的想象。仅举他译的诗经《采葛》一诗为例:

        Ach, da pflückt er wilden Wein!兮     采 彼    葛(应为)彼    采 葛    兮

        Einen Tag ihn nicht zu sehen,一   日    不   见

        Scheint drei Monde lang zu sein如   三  月    (兮)

        Ach, da pflückt er Himmelkehr!兮    采  彼   萧(应为)彼    采  萧   兮

        Einen Tag ihn nicht zu sehen,一   日    不   见Ist, als wär‘s drei Herbste her.如      三  秋 (兮)

        Ach, und Beifußpflückt er sich兮     艾  采   彼(应为)彼    采  艾   兮

        Einen Tag ihn nicht zu sehen,一   日   不   见Ist drei Jahre lang für mich.如 三  岁      (兮)

        译文的诗节与行数,与原诗保持一致。每行四个扬音节顶替原文四言,恪守上述译者自己提出的“一个德语重音音节还原一个中文音节”的律条。这与北大杨业治译荷尔德林的《海岱山》(Heidelberg)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得出来,出发语与目的语字字紧扣。只是由于汉语与德语并无亲缘关系,囿于德语语法的特定属性,不可避免地导致译文首句语序的颠倒和每节末行语气词“兮”字的流失。但从总体看,译诗的简约、优美、情调和神韵与原诗相当吻合,达到了迻译的最佳效果。

        德博翻译的中国诗,备受德国汉学界的推崇。鲍吾刚称他的处女译(载前述《东方诗选》)就具有“非凡的质量”(ungewöhnliche Qualität);顾彬在《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国诗艺,从起始到皇朝末》(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Band1:Die chinesische Dicht⁃kunst.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m Ende der Kaiserzeit)所引证的诗,多半出自德博的译笔;在德博百岁冥辰时又发文纪念,称他为“继作家和翻译家艾希(Günther Eich,1907-1972)之后德国最重要的中国诗翻译家”。施寒微的《中国文学史》(第四章)论唐代诗歌,涉及德博著译的注释多达11条,并曰“唐诗不乏文采的德语翻译,首推德博的《唐代中国诗人》(斯图加特,1964年)和《幽居近物情》(慕尼黑,1989年)”。又有人称其为“语言的大师”(Meister der Sprache)或曰“有语言的天赋”(Sinn für schöne Sprache)。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德博对中国诗学的潜心研究。他从《沧浪诗话》中汲取了丰富的诗学营养,写成教授资格论文;又继承了德国汉学先贤译文忠实原文的优良传统,如施特劳斯(Victor von Strauss,1809-1899)翻译的《诗经》(1870年)、佛尔克(Alfred Forke,1867-1944)翻译的中国历代诗选(1899年)和察赫(Erwin von Zach,1872-1942)翻译的萧统《文选》(1935年)及杜甫诗选和韩愈诗选(1952年)等。

        德博不但是经典的中国诗翻译家,而且是杰出的比较文学专家,代表作有Schiller und der chinesische Geist / 席勒与中国精神(法兰克福:Haag u. Herchen出版社,1983年)和Die Schönheit der Schlangenlinie /蛇形之美:再论席勒与中国精神(Neckargemünd: Verlag im Rosengarten,1984年)、Goethe und China - China und Goethe / 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伯尔尼、法兰克福等:Peter Lang出版社,1985年)、China zu Gast in Weimar:18Studienund Streiflichter中国作客于魏玛,18篇论文(海德堡:Guderjahn出版社,1994年)、Daoistisches Denken in der deutschen Romantik/德国浪漫主义中的道教思想(海德堡,1993年)和So der Westen wie der Osten.13Kapitel zur Dichtung, Kunst und Philosophie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东西方如此相似:13章中德诗歌、艺术和哲学比较(海德堡:Guder-jahn出版社,1996年)等,不胜枚举。

        须知,德博教授的这些学术成绩,是在繁忙的学校系务管理和社会活动之余取得的。他秉承跨国跨界的学术理念,发起、促成和主持了“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德

        堡,1982年)。这是中国德语界于改革开放后遇上的第一个国际盛会。以冯至、杨武能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在长年封闭后第一次走出国门,与德国同道切磋交流,与国际学界接轨。之后,德博又多方联络,协助中国同事筹办“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重庆,1985年)。据悉,热心的德博还用私藏举办题为Die Stimme Chinas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20.Jahrhunderts, von Otto Julius Bierbaum bis Hermann Hesse /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中的中国之声,从比尔鲍姆到黑塞的展览会(1988年)的展览,传为佳话。

        再说到德博的人品,豁达、谦和、厚道,众口皆碑。发表文章,从不以“我”、而以“我们”自称。出国前,我与德博并无交集,赴德伊始蒙其接待,不在他办公室或校内某地,而在他坐落于十里之外的内卡河畔私宅——历尽二战之苦方在南德施瓦本安下的家。他留我过夜。茶饭之余,他指指壁上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中华古籍珍本,饶有兴味地介绍了一番。此刻,我被他的东方情结感染,却没问,德博教授,您是什么时候去的中国? 万里迢迢,何时何地、又如何把它们运来这边的?

        若干年之后,我接受了哥廷根大学的DFG项目,编纂自古至今的《中国诗德语翻译总目》(斯图加特,Anton Hiersemann出版社,2002年)。或出差查询,或馆际借阅,或自费收购,或整本复印,搜索相关版本不遗余力。此间,德博赠我的一本本翻译诗选无异于雪中送炭。我如饥似渴地研读、甄别,顺藤摸瓜,一一查对原文,在两国的诗海中游走。兴致所至,还把中文原诗抄写到译诗一侧,铸成名副其实的“中西合璧”。而最为珍贵的莫过于他的20封亲笔来信。五封明信片,其余的短则几行,长则四五页,还标上页码。如有补充,另纸补上。不谈家长里短,也不谈译诗技巧和译文优劣,只谈译文识别与还原(Identifikation)。我在编撰上述《中国诗德语翻译总目》时,得益于德博的精确译文和不吝赐教,鲜有查找之劳。

        最能体现德博学术伦理和水准的是他2000年11月15日的来信,密密麻麻两大页,还夹杂着不少人名和标题的注释,另有大半页补充说明,将其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和盘托出。其情可感,我又在该拙著的《导读》(德文)作了如下交代,译成中文为:“在这个节点上我十分感激德博教授。他来信写道:复杂的是Tchan-Jo-Su身份的认定,实际是诗人张若虚(约660年至约720年)。拜特格(Hans Bethge,1876-1946)诗选的目录里给他标上‘19世纪人’有误…之所以说他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法国诗人戈蒂艾(Judith Gautier,1845-1917)可以作证。她在她的《白玉诗书》(巴黎1867年初版;1933年再版,第3页)一书里,把Tchan-Jo-Su与李太白、杜甫、王维和王昌龄等中国的不朽诗人相提并论。拜特格翻译的诗有5首是参照戈蒂艾的。”德博对欧美与德国意译派洞若观火。

        德博教授离开我们快20年了,却把一大笔精神遗产留给了我们。他翻译的中华诗词和《道德经》是不可多得的译坛瑰宝;他的学术贡献彪炳德国文学史、汉学史和翻译史。中国人民缅怀他对中华文化的深情厚意,感谢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汉学和中德文化交流。权且用他生前给笔者的最后一封来信作本文结尾,以志怀念:

        十分尊敬的、亲爱的顾教授,您和主编们的这部豪华本《诗艺——中西文化的桥梁》(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媒体大学2005年出版),让我欣喜万分。您选编的诗和赵新平教授的插画非常出色,令我爱不释手。

        此生有幸参与东西方桥梁的架设,我感到十分高兴。请接受我由衷的谢意!

        我那篇有关孔夫子的论文不久就会发表。现正审读拙稿《四份笔记:谈克拉邦特笔下的中国诗》的终结清样,用于顾彬纪念文集。我在文章的脚注中多次提及您的《中国诗德语翻译总目》。眼下主要忙一本关于浪漫派的书,以配合海德堡市和海德堡大学2006年至2008年纪念浪漫派的活动。书中也有一章是写给您所崇拜的奥地利诗人尼古拉·莱瑙(Nicolaus Lenau,1802-1850)的。他在海德堡读过大学(1831年),并在这里写下了他的《芦苇之歌》(Schilf¬lieder)。

        祝好。再谢。

        您的德博,2005年4月24日于Neckar-gemünd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