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从空海和域外注本谈起:追寻中华文化千年海外影响之脉络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21日   06 版)

        该图选自广西师大社图书封面

        ■本报记者 陈香

        中国古代典籍的海外传播,历来与汉文化圈诸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相生而行。

        其中,古代典籍的注本因兼具文献性、知识性以及思想性,成为吸引域外人士阅读和取法的特殊文献类型。随着中国古代典籍的流通和阅读,域外文人也尝试编纂本国汉籍的注本。著名入唐僧空海的汉文学著作注本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成为域外汉籍研究的重要对象。

        空海曾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携归了大量汉文典籍,这些典籍构成了其汉文写作的知识基础,其归国后更成为日本平安时期思想文化的一代宗师。空海的汉文学著作成为日本学人世代研习的经典,相关注释书自平安至江户时期层见迭出,可谓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在东亚汉文化圈深远影响的重要见证。

        有鉴于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次将空海汉文学著作的十九种注本影印出版(2024年4月),名为《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堪称近年域外汉籍研究的重要进展。本报约请金程宇、商海锋、刘慧婷三位学者,从空海汉文学著作及其注本的传播与意义开始谈起,在徐徐展开的历史记忆中,从此类域外注本,追寻中华文化的千年海外传播影响之脉络。

        目前为止,历史上域外人士著作的注本尚未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充分关注。事实上,这些域外人士撰写的汉文著作是在中国古代典籍的影响浸润下创作而成的,可从各国本土视角,展现东亚汉文化圈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由之衍生的代代相关注释书,更是彰显了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影响力。

        一弯明月下,千里共此婵娟。千年东亚,曾经共享一个文化传统。

        受访人:

        金程宇(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商海锋(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

        学系长聘副教授)

        刘慧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域外注本的价值与意义

        中华读书报:作为古籍文献中的一种,域外注本包含哪些文献,其价值与意义为何,在域外汉籍研究领域中具有何种地位?

        金程宇:关于“域外汉籍”这一概念的界定,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先生曾将此领域涉及的文献概括为三方面内容:一是历史上域外文人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二是中国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以及许多域外人士对中国古籍的选本、注本和评本;三是流失在域外的中国古籍(包括残卷)。

        所谓“域外注本”,当然包括流传域外的中国典籍注本(包括域外人士的注本),但我们这里更多想讨论的是域外汉文著作注本这批鲜为学界重视的资料。关于域外所藏中国典籍注本,如学界早已关注的《文选》注本就有日本金泽文库旧藏的十世纪写本《文选集注》残本十八卷、宫内厅书陵部藏宋明州刊本和赣州刊本《六臣注文选》各六十卷、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藏宋明州刊本六家注《文选》三十卷,等等,此类文献通常是国内文学研究者首要关注的对象。

        至于域外人士对中国典籍的注本,近年来也有一些影印本古籍出版,比如张伯伟先生的《日本世说新语注释集成》就汇集了以《世说新语》为基础的日本人撰写的注释书24种,此外同类型文献尚有日僧廓门贯徹的《注石门文字禅》等。而历史上域外人士著作的注本尚未得到域外汉籍及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充分关注。事实上,这些域外人士撰写的汉文著作,可以从更宽广的视角展现东亚汉文化圈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而由之衍生的相关注释书亦能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及影响力,实是不可忽视的珍贵文献。

        《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丛刊》便是将此类文献的代表性人物空海的汉文学著作注本汇编而成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我们知道,空海入唐携归了大量典籍,对大唐文化的仰慕和崇尚成为其不断探索儒、释、道三教思想进而求法弘法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经典之外,能像空海著作那样拥有极为丰富的汉文注释书是极为罕见的,其经典意义不言而喻。

        商海锋:我过去接触到的域外注本,多是域外人士对中国典籍的注本。比如日本室町时代中期即十五世纪,临济宗禅门居士万里集九的《帐中香》,即是讲授、注解北宋诗人黄庭坚《山谷内集诗》的经典。万里将山谷诗、宋禅及北宋香事三者打通,开出从焚香、参禅、品诗三位一体的修行方式来理解黄庭坚的理路,堪称独具慧眼。同类型的文献,又有室町时代禅僧笑云清三所编《四河入海》。它是五山学僧有关东坡诗讲义与注释之集大成,汇集了大岳周崇《翰苑遗芳》、瑞希周凤《坡诗脞说》、万里集九《天下白》、一韩智翃《蕉雨余滴》共四种五山东坡抄物。上述四种注本中的佼佼者,仍是万里集九所著之《天下白》,表现在打通绘画、佛学与文学的阻隔,将三个领域熔为一炉来理解苏学的创造力与判断力。作为宋型文化巅峰的苏、黄二人,其在日本中世传播与接受的高水准,从此类五山抄物中足见一斑。

        《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丛刊》这部丛书,则从汉文化圈交流与互动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文学在域外流播的别种面貌:其一,被阐释方与阐释方之间的时间跨度更大,从平安时代初期的九世纪渡越至江户时代中期的十八世纪;其二,被阐释方与阐释方的文化距离更近,其身份同属于日本古代学问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被注释者从中国经典切换至日本高僧撰述的多种汉字典范。这些无不展示出接受方充满活力的再创作、再品读、再阐释,可更有力地见证汉文化的思想魅力如何历久弥坚。

        空海注本的存藏、搜集和编纂

        中华读书报:此部丛书涵藏的内容有哪些? 丛书经历了怎样的编纂过程,此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发现?

        金程宇:此部丛书汇集了日本后世学人基于空海汉文学著作撰著的十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注释书。

        空海的汉文学著作主要由《遍照发挥性灵集》《聋瞽指归》《三教指归》《高野杂笔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抄》《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构成。长期为国内学界所关注的莫过于《文镜秘府论》了,其中保存的诸种诗格类著作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先唐和唐代诗学的重要资料。《遍照发挥性灵集》是空海的个人诗文集,收录了空海创作的五、七言和杂言诗歌以及碑、表、启、状、愿文、表白文、达嚫文等诸多应用文书,是存世最早的日本汉诗文别集。《三教指归》是空海青年时期的作品,初名《聋瞽指归》,后来经空海修改序文和文末的十韵诗后改名《三教指归》,集中反映了空海对儒、释、道三教的理解和比量,其创作应当受到了唐代争论护教之文的影响。《高野杂笔集》是日本后世学人汇编空海创立高野山并弘法时期与官吏、朋友和弟子等往来书信的结集,《丛刊》中收录的《发挥拾遗编》是空海书信集之别本,由江户时期学僧尊贤据石山寺书府藏平安时期内供奉僧淳祐亲笔抄本整理刊刻,并附有尊贤的注释若干。《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是关于真言密教祖师付法相承的传记文学作品,空海通过谱系构造为开宗立派提供了合理可信的宗派资料。

        日本后世学人基于以上诸种空海汉文学著作撰著了名目繁多的注释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教授生徒时的讲义,可见空海汉文学的典范意义与价值。有鉴于此,我们希望通过弘法大师空海这一历史人物,展现中日文化交流背景下域外文人的汉文写作及随之衍生的域外注本,使学界研究者和汉文化爱好者了解和关注到,这批在中华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下创作或汇编而成的汉文文献,在东亚汉文学史上所葆有的生机和活力。

        刘慧婷:以日僧维宝编撰的《文镜秘府论笺》为例,这部注本于日本元文元年(1736)成书,从语汇来源、典故运用、语段要义、版本异文等方面对《文镜秘府论》中文句予以详赡注释,作为存世唯一注释《文镜秘府论》的古典著作,是《文镜秘府论》研究的发轫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统计,注者维宝目见并直接据以引用的中国古代典籍达百余种,广涉经史子集四部之典和汉文佛典,且引用集部典籍的数量所占比重过半。令人惊喜的是,维宝在此书中引用了中土逸书《文馆词林》。我们知道,《文馆词林》残卷由日本人林述斋发现并于宽政十二年(1800)辑入《佚存丛书》,后来伍崇耀将《佚存丛书》本辑入《粤雅堂丛书》二编,成为中国翻刻该书的第一人。1969年,日本古典研究会系统汇集日藏《文馆词林》残卷并影印出版《影弘仁本文馆词林》一书,为我们了解这部中国古逸文集提供了珍贵资料。维宝在《文镜秘府论》的笺注中对《文馆词林》多有引用,经比勘,引据文字内容与高野山正智院藏弘仁抄本完全一致,可见维宝独具只眼,对该书的利用早于林述斋发见和辑录此书60余年,从维宝注本我们便可以管窥珍本汉籍是如何在日本流传、阅读与利用的。

        中华读书报:空海汉文学著作相关注本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编者经历了怎样的搜集过程?

        金程宇:空海是日本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巨匠,其所开创的真言宗正是唐代密宗东传日本的硕果,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自日本平安时期,研习和阐发空海汉文学著作的注释书层出不穷,比如《性灵集》相关注释书即有三十多种,《三教指归》相关注释书更达五六十种之多。

        查阅《江户时代书林出版书籍目录集成》便可发现,仅日本宽文六年至享保十四年(1666—1729)六十余年间,《三教指归》《性灵集》《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三书的注本在刊刻种类和数量上已颇为可观。其中,刊刻次数位居前列的有觉明《三教指归注》、长深《三教指归钞》、运敞《性灵集钞》(分别刊刻11次),文露《三教指归私注》、运敞《三教指归删补》、信龙《付法传钞》、运敞《付法传纂解》(分别刊刻10次),这正是日本图书出版事业发达的浪潮下,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展现的蓬勃生机。刘慧婷博士也关注到了这批文献的珍贵价值,博士论文撰写期间不断有新的发现,促使我决意在寒斋已有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的基础上,利用每年在日访书购书的契机逐步补充,终至十九种的规模,形成了“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这一专题性文献。我相信,《丛刊》的影印出版能为学术界增添新的文学研究资料。

        中华读书报: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在中日各地的存藏情况如何?

        刘慧婷: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的主要藏地在日本。《国书总目录》是一部著录日本见藏本国古籍的工具书,其中载录不少注本珍藏于日本官方藏书机构、各大学图书馆和寺院,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高野山大学、早稻田大学、大谷大学以及高野山诸寺院是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的主要收藏机构。此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台湾大学图书馆四地亦珍藏有部分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运敞《遍照发挥性灵集便蒙》一部十卷、运敞《三教指归注删补》一部七卷,南京图书馆藏通玄《三教指归简注》一部四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运敞《遍照发挥性灵集钞》一部十卷、运敞《遍照发挥性灵集便蒙》二部各十卷、觉明《三教指归注》一部七卷、运敞《三教指归注删补》二部(一部四卷,一部存卷五至七)、维宝编辑、加地哲定校订《文镜秘府论笺》一部十八卷、运敞《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纂解》二部各五卷,台湾大学图书馆藏印融《三教指归文笔解知钞》一部三卷、佚名《三教指归见闻》一部七卷。这些国内所藏的注本,大多为清末民国学者所购藏,其学术的远见卓识令人钦佩。由于上述注本散藏各地,未见系统收集、影印整理和刊布,加之部分资料传本甚罕,学界使用颇多不便,这正是金程宇教授致力于编纂此部丛书的初衷。

        中华读书报: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否也藏有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 如何搜集整理?

        金程宇: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也见藏于其他国家,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实翁《性灵集钞》一部十卷,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运敞《三教指归注删补》一部七卷,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印融《三教指归文笔解知钞》一部三卷,但相较日藏而言数量颇稀。虽然《丛刊》收录诸本亦散见于日本各处藏书机构,但国内学者难以阅读和利用,且部分资料传本甚罕,个中内容颇难知悉。有鉴于此,我们策划通过影印的方式使海内外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空海汉文学著作以及注本的学术价值,此次影印了编者所购藏的注本十九种,并皆附以提要,揭示其文献价值和书籍交流史的文化意义。我们衷心希望《丛刊》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推进学界对空海汉文学著作乃至域外汉籍注本的深入研究。

        中华读书报:作为域外人士的注释书,相较于国内典籍的注本,空海汉文学著作的注本具有怎样的特色?

        刘慧婷:《丛刊》所收十九种空海汉文学著作注本根据注者的撰著体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关注到空海诗文的句法结构和平仄格律,在各句首末用小字加以标注,以期展示汉诗文写作技法,如《新点袖珍性灵集》《三教指归文笔解知钞》皆属此类。其二是征引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及日本本国典籍和古抄、古记、古注,对全文语汇出典、语段要旨予以详细疏解和阐发,篇幅详实而厚重,尤以运敞《遍照发挥性灵集钞》《遍照发挥性灵集便蒙》《三教指归注删补》《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纂解》成就最为突出。其三是运用佛经科判的方式根据篇章大意对其结构予以分段,在各段之下以简练语言概括要旨,辅以对部分语辞的注解,这一注释体例对理解空海的篇章构思颇有助益,以《三教指归简注》《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钞》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丛刊》部分注本之间也有承继关系,如岳泉《性灵集便蒙讲案》即是依托运敞《遍照发挥性灵集便蒙》的注释书,泰音《三教指归注删补序解》《付法传纂解钞》则分别是对运敞《三教指归注删补序》《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纂解》的再注本。这些注本大多出自日本真言宗僧侣之手,足见他们在潜心修习真言法门的同时,亦通过孜孜矻矻地研习中国经典,积累深厚的外学储备,其中尤以江户日僧运敞精心注解空海汉文学著作的成就最为突出。

        域外注本与“他者”眼中的中国

        中华读书报:空海汉文学著作的异域传播,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 其著作及注本,形塑了一个“他者”眼中怎样的中国,怎样的中华文化?

        商海锋:空海的汉文学著作,展现了其对大唐文明的热忱探寻和汲取。从其年少时期对儒、释、道三教文化的潜心研习,到入唐期间孜孜不倦地访求内外诸典,再到归国后以真言为妙谛弘道明教可以看出,终其一生,大唐文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积淀,深刻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求索之路。这也给予我们当代人回望历史并展望未来的独特视角。通过空海汉文学著作的相关注本,我们可以领略中国典籍、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如何塑造了空海的思想和人格,包括对日本本国文化绵延不断的影响。这种无形的力量,是汉文化穿越时空的魅力所在。

        如果将域外所藏中国古典籍视作传统中国色,那么域外文人撰写的汉文典籍和注本便是调和上述颜料而独立创作的图画。它们源于中国,却又呈现出异域创作者、阐释者独有的汉文知识结构、思想精神、信仰诉求和价值观。对于此类新文献的细致考察,可以考证出一个绵延千年的汉文化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