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平台经济时代,盗版图书为何屡禁不止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07日   06 版)

        ■江小夏

        ▇在法律制度上,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从出版、发行、合理使用、权益保护等方面为图书版权的保护提供了依据。但面对新业态、新技术下出现的盗版新形态和新手段,已有的法律制度和行政、司法程序,难免出现应接不暇的窘境。随着网络经济的日益发达、企业注册程序日益简便,在各大平台上开设网店变得越来越便利,这固然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也给盗版书商开了方便之门。平台监管的举措,需要在相关执法、司法部门的监管下出台和执行,有些举措可能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授权,这也需要在立法方面进行完善。

        盗版图书屡禁不止,对本已薄利的图书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出版行业从业者来说,拒绝盗版、认准正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以上观念似乎并未广受认可,而这无疑又是盗版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具体地了解盗版书供求两端的实际情况,笔者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购入了一些疑似盗版的低价书,考察供应端的情况;又在公共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购书经历,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从中考察需求端的情况。基于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笔者在各购物平台上均购入了图书,其中,既有市场上较畅销的图书,也有偏理论研究的图书,并尽量选择在不同商家购入两本以上的图书作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盗版书供求两端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五花八门的“减配”

        盗版书是个非常笼统广泛的概念,因其违法的本质,并不存在一个标准来规范生产和流通,所以盗版书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不管差异多大,其始终是以尽量低的成本牟取尽量高的非法收益为目标的,因此相对于正版书来说,盗版书一般存在程度不一的减配现象。

        通过对足够多的样本进行归纳,可以总结出盗版书的几种常见减配形态。

        其一,成品尺寸上的减配。如果正版书是16开甚至更大开本或者64开本以及更小开本,盗版书常减配成较常见的32开。

        其二,彩色印刷减配为黑白印刷。有些正版书是四色印刷,盗版书常改为黑白印刷,导致书中图表等细节难以辨识。

        其三,精装减配为平装。很多畅销的正版书是精装,盗版书常减配为平装。

        其四,图书部件的减配。正版图书常见的部件如封套、勒口、环衬、插页等,是为了美观、丰富内容及其他用途设计的,盗版书常将这些部件减掉。

        其五,纸张材料粗糙低劣。很多盗版书所用的纸张达不到书籍印刷的标准。

        其六,正文字体模糊、墨色不均。盗版书的品控不能保证印刷的一致性。

        其七,版心内文字不全、歪斜。很多盗版书是通过扫描正版书得到的文件,而扫描过程容易出现扫描不清、不全、不正等情况。

        这些减配形态出现的原因,基本上是盗版书商为了降低成本,也有些情况是技术受限,盗版书制作者并无技术能力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工艺。这些减配形态的客观存在,其实给读者在选购图书时辨别盗版与否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盗版书呈现的形态,如尺寸明显不对、图片模糊不堪、纸张粗劣、字迹模糊等,普通读者很轻易就可以“一眼假”地辨认出来。那么,为什么有些读者在收到盗版书后,并没有选择投诉维权呢? 这就和盗版书的购买方式有很大关系。

        维权为何不易

        网络渠道是如今图书销售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盗版书销售的主要途径。读者在网上初次买到盗版书后,一般的反应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认为盗版书不可接受,要求卖家退款退货、赔偿损失甚至举报投诉;另一种则觉得盗版书尚可接受,虽然阅读体验不好,但只要能看,就不影响其使用。

        投诉、维权通常会遭遇重重困难。盗版书商不会承认卖盗版书,只会咬定自己卖的是正品、正版,或者以印刷批次不一可能导致品相不同等借口来搪塞,或者以内容完整无缺并不影响阅读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干脆以沉默面对质疑。之所以如此,与各平台认定盗版的机制密切相关。

        各大平台认定盗版的条件机制极为苛刻,一般要求被盗版书的出版社出具权威认定报告,方能认定盗版成立。但即便认定盗版之后,赔偿损失的要求也很难满足,部分平台会以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权对盗版商进行惩罚性赔偿为由,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假一赔x”的合理要求。更有甚者,个别平台会以盗版书不是假冒伪劣产品为由拒绝消费者的理赔请求。

        然而,即使消费者排除万难,收集到了足够证据,成功将盗版商带进了行政和司法程序,也不一定能使盗版商承担相应责任。很多平台上的盗版书商往往狡兔三窟,即营业执照注册地、实际经营地与商品发货地常常是相互分离的。注册地往往不是实际办公经营场所,而发货地往往是盗版商下单定制盗版书的打印店,这就给打击盗版带来很大困难。

        相较于维权理赔程序的冗长、艰难,与盗版书商进行妥协和解的成本低很多。由于盗版书的成本极低,很多盗版书商面临读者提出的盗版质疑,会很“爽快”地提出给予小额赔偿、退货退款甚至退款不退货等和解建议。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果不是维护正版观念特别坚定,鉴于维权的艰难,很容易“理性”地选择接受和解。而从概率上说,购买盗版书后提出质疑最后接受和解的消费者只是所有消费者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消费者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购买了盗版书,或者即使意识到也因为觉得内容完整、一样能读而听之任之。如此,真正执着于维护正版、打击盗版,要求盗版商承担赔偿责任,最后走完一系列程序,使盗版商承担相应违法和犯罪责任的,可以说百不存一。盗版活动的违法成本之低,可见一斑。

        盗版非疥癣,需刮骨疗伤

        盗版成本之低,维权和打击盗版之艰难,使得盗版问题已不是出版业的疥癣之疾,甚至也不是肘腋之患,而是心腹大患。欲根治此问题,非从法律制度、监管体制、版权观念等深层次刮骨疗伤不可。

        在法律制度上,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从出版、发行、合理使用、权益保护等方面为图书版权的保护提供了依据。但面对新业态、新技术下出现的盗版新形态和新手段,已有的法律制度和行政、司法程序,难免出现应接不暇的窘境。随着网络经济的日益发达、企业注册程序日益简便,在各大平台上开设网店变得越来越便利,这固然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也给盗版书商开了方便之门。狡兔三窟,盗版商数倍于此,很多商家甚至以一个企业的名义注册数个不同名称的网店,所以一家两家网店被举报、投诉至关停影响甚微,更何况注册和运营成本极低,重新注册企业和网店也十分便利。这些情况都给相关立法提出了更新更细的要求,即在不损害经济发展活力的情况下,完善对销售图书的网店注册运行、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规定。

        在监管体制上,尤其要以平台监管为主要着力点。现今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各大平台掌握了大量的流量和数据资源,通过算法、人工智能等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好等进行引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平台上购物消费,也吸引了大量商家在平台上设店经营。在盗版书市场上,各大平台的盗版书店数以万计,是盗版活动发生的最主要场所,也应成为打击盗版的主要战场。通过消费者投诉、举报、立案调查进行个案打击盗版,是最传统和正式的打击盗版方式,可以落实证据、确定违法者和违法行为,从而追究法律责任。但面对成千上万的盗版书店和数百万种盗版书,个案打击的方式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需要通过监管各大平台建立规范、合理、高效的盗版书举报、维权、打击、处罚、禁入等机制,借助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对疑似盗版活动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对盗版行为进行高效、规范打击。比如,对于盗版书常见的标记形式,高清影印、绝版复制等名目,可以通过系统设置禁用词的形式直接禁止使用;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非绝版书,进行价格监控,对消费者进行明确警示;对于盗版书的鉴定与打击,可与出版社进行深度合作,在控制售价、简化鉴定流程等方面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盗版行为处罚上,对盗版书店背后的企业及经营者进行一定的执业限制;在盗版书投诉渠道上,设置投诉维权人工服务专员,专门处理相关投诉维权事宜;等等。这些平台监管的举措,需要在相关执法、司法部门的监管下出台和执行,有些举措可能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授权,这也需要在立法方面进行完善。

        在版权观念上,需要在社会上明确维护正版、盗版违法的观念。在实际调查中,一些消费者买到盗版书后选择了接受甚至认可,维权投诉的艰难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版权观念的淡薄是造成盗版书有很大“市场”的主要原因。个别消费者在接受盗版书商提出的小额赔付、退款不退货等和解请求后,尝到了盗版书“物美价廉”的甜头,甚至会从此走上只买盗版书的“不归路”,并以能够“白嫖”沾沾自喜。要扭转这种错误观念,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出版者、作者、平台、销售者以及有关部门一起努力,在一般消费者心中树立起维护正版、盗版违法、故意买盗版书不对等是非观念。

        (本文作者为人民出版社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