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大庆》讲述共和国三十年工业化城市化故事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31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丁杨)“我是石油子弟,在油田长大。”学者侯丽于日前在京举行的题为“大庆故事: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与个人”新书发布会上这样介绍自己。她概括其城市史著作《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6月)的议题是“如何解读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叙事和个人命运以及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

        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现执教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侯丽对城乡规划史、共和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史等领域的研究颇有心得。本世纪初赴美读博期间,侯丽带着一系列问题开始大庆研究,《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一书即在此基础上完成。为此,侯丽在搜集资料之外还采访了大庆油田的建设者。

        本书聚焦大庆油田的发现、建设、发展过程,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触及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协商方式。作者采用双线叙事,通过大庆城市设计与建设的叙写透视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同时讲述了女规划师晓华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与抉择,为这部著作赋予了“微观史学”的视角,历史叙事与个人命运的对应,立体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庆油田是怎样崛起并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象征的。

        “为什么写这本书,为什么研究大庆?”侯丽表示,“除了对于身份和意义的追求,也是试图提供一个集体身份的特征,我们如何走到当下,如何建立与历史的联系。我尝试讲述国家和社会关系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定的石油工业城市的故事,希望这本书能带给大家不同视角去理解。历史不仅仅是记录、重构或者再现,历史也让我们相信变化是会发生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凯认为,对《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的阅读等于读了这一段历史,“是补了一课,书中把中国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历史以鲜活的方式展示出来,让我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完整,也引发我对城镇化道路的更多反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