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他们用一生写就科学家精神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17日   02 版)

        本报讯 7月9日,由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暨《风范——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

        自2022年9月起,《中国科学报》以每次整版报道的形式推出“风范”系列人物特稿,讲述了20多位科学家的人生故事。写到的科学家包括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李薰、中国植物分类学引领者王文采、中国第一位对青藏高原盐湖进行系统考察的柳大纲、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的俞鸿儒,以及马大猷、杨乐、邹承鲁、施雅风、夏培肃、刘嘉麒、任继周、蒋新松等著名科学家。《风范》是该栏目文章的结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彭斌,中国科学报社总编辑赵彦,《风范》主编、中国科学报社原党委书记刘峰松出席会议并致辞。王志珍表示,书中写了21位科学家,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前25年,爱国是他们的一生坚守,奋斗是他们的精神底色,读者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赵彦认为:“对于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特质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很多老一代科学家用他们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教科书般的示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陆大道、陈润生是《风范》写到的几位科学家,他们出席会议并发言。“我之所以能在自己的领域做一些事情,得益于遇到了刘东生等大先生、好老师。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给予我们指引,赋予我们力量。现在我们老了,也有义务讲述自身经历、经验和感受,给年轻人一点启发。”刘嘉麒表示。陆大道则指出,我们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也要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制度体制保障,“当下频繁的考核使科研人员总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风范》收录的陈润生故事中提及了他父亲的经历——20岁出头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从沦陷区逃出并加入中国远征军。“如今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可以找到他的名字。我和父亲相比,还有什么可说的? 唯有把能做的事情做得再好一点。”陈润生说。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的学生、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乔建永,中国科学院院士柳大纲之子、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原副主任柳怀祖,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的学生李振宇,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扬宗等先后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宣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代表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