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7月好书榜
(详见9版)
吴晓东谈枕边书
20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遇本身更困难,更复杂,更难以索解和把握。小说的复杂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的。作家们都在用复杂的思想和形式来应对这个复杂的甚至痛苦的世纪,这当然也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态度,阅读不能不因此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详见3版)
王路:“逻辑的观念”贯穿我整个学术研究过程
哲学、逻辑、三段论、有效推理……这些看起来只属于象牙塔里的高深研究,但在王路这里,却是有着强烈的现实关切。他自言强调逻辑的观念,主要是为了在我国高校哲学系普及一阶逻辑,使我国的哲学系学生尽早掌握一阶逻辑,从而能够读懂分析哲学著作,以及自分析哲学产生以来的各类哲学著作。(详见7版)
“致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致远”舰残骸身份的确认意义重大,其出水的文物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捞的北洋海军战舰遗物。“致远”舰则不仅保留了黄海海战时的大量信息,而且彰显着民族精神,它对于中国近代史、甲午战争史、北洋海军史的研究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详见12版)
“发现”杜亚泉——杜亚泉研究回望
杜亚泉的当代发现始于科学界,经历了科学—出版—思想—人物综合研究的四个阶段。即由科学界的率先发现,到出版界对其历史贡献的肯定和生平史料的补充,再到思想界对其思想价值的认识、深化和提高,最后发展到对杜亚泉作为历史人物的整体研究。(详见14版)
丝绸之路考古在青藏高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以《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为题的这部新著,是利用文献与考古材料系统地论证和重建跨越青藏高原的丝绸之路的首次尝试,通过对大量最新的考古资料的分析和统合,实证了青藏高原并非一个孤悬于世的闭塞地理单元。(详见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