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告别与成长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10日   08 版)

        《飞往温哥华》,蒋在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49.80元

        ■王辉城

        异域性写作,这是蒋在小说中的标识。它是如此鲜明与强烈,仿佛成为了蒋在身上唯一的标签,以至于她不得不在《飞往温哥华》的后记中,发出告别的宣言:“飞往温哥华,看上去是开始,其实是一种结束。这个书名的恰切,如同一段时间的标识——它意味着某段异域性写作生涯的终结。”

        其中缘由,是蒋在生命经验与视野悄然发生变化。她不再是中国人在温哥华,而是异乡人在北京。日常生活中所积攒的经验,与其他生活在北京或大城市的作家相比,大抵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信息与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素材与经验同质化是作家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事实上,作品的卓越与否,并不取决于素材与经验,而是取决于作家的观察与认知:是如何观察生活的,又是如何对生活发出追问的?最为重要的,是作家如何认识自我的,如何梳理与叙述经验的。这一切,将会决定小说所能抵达的高度与深度。

        作家用某种文学概念或审美风格,为自己的作品张目,并不鲜见。事实上,当我阅读完《飞往温哥华》后,最触动我的并非是“异域性”。小说的背景尽管发生在温哥华,但其内核却是我们无比熟悉的:一位殷切的母亲,对孩子寄予过高的希望。孩子在这希望中,孤独前行,终于不负重压,患上抑郁症。一个乖巧而努力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独自承受着经济拮据、孤独的压力。家庭内部关系的离析,看起来处理得很好,犹如数学公式那么工整、优雅:夫妻和平离婚,对孩子的安排理性而周到。然而,最为感性的沟通却被这巨大的沉默给吞噬了。每个人都在报喜不报忧,都在“习惯了隐藏不好的那部分自己去承受”。孩子不告诉母亲自己的困难,妻子不告诉丈夫孩子的情况,丈夫亦忙碌着,开启了“被不在场的一生”。国人情感表达羞涩而含蓄,许多时候会将情感压抑在心底,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在情感表达方面,国人大约都是病人,害怕自我展现,又厌恶他人表达。小说的结尾,孩子崩溃痛哭,让这个分离的家庭,重新聚集在一起,似乎“有了新的开始”。然而,真实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因为“天车闪烁在大雪的夜里,一次又一次开向她并不知道的地方”。

        蒋在所捕捉的情感与状态,跟异域性几乎关系不大,而是人类普遍、共通的情绪,是对广阔现实的精细描摹。从《街区那头》到《飞往温哥华》,我们可以读到蒋在的飞跃性的突破与成长。在前者,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蒋在那颗诗人的灵魂在跳跃。蒋在似乎被他乡的孤独所淹没,浓郁的情绪挥之不去。到了后者,蒋在终于将自己抽离出来,较为冷静地观察温哥华、观察自我。诗人的灵魂隐藏在克制、冷静的文字背后,只偶尔显露出来。她用小说的声调在叙述,而非用诗人的声音在抒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