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刘亮程作品中学语文教师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10日   02 版)

        本报讯“语文不仅是知识性学科,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语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而刘亮程称得上是‘课本里的作家’,他的作品入选了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一个人的村庄》更是受到万千师生的推崇。举办此次座谈会,是希望一线老师和文学专家共同交流对刘亮程作品的体会,激发对当下语文教育的思考。”7月1日在南京举行的“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刘亮程作品中学语文教师座谈会”上,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陆志宙这样谈到这次活动的初衷。

        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得主刘亮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江苏省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高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以及来自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的2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参加座谈会。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出席并致辞。

        与会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对刘亮程作品的体会。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陈兴才认为,以刘亮程作品为代表的“强体验类”散文对语文教学构成一种挑战,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科教研的内容和深度。天一中学唐缨认为,面对这样的“强体验类”文本,语文老师扮演的大概就是刘亮程作品中的捎话人和转译者的角色。金陵中学叶海忠以《守夜人》中的梦境为例,认为刘亮程的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鼓励语文教育、文学鉴赏走向意义的生发而非终结。南京外国语学校蒋兴超认为刘亮程描绘了一个人畜共生的世界,为学生们展现了辽阔的审美空间以及蓬勃的想象力。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丁锋表示,“像‘风是伟大的叙述者,它一遍遍描述过的山川大地,被我从刮过头顶的风声中辨认出来’,不仅准确地写出了风的特点,还能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更加纯粹、更加诗意的词语、句式、修辞的表达经验”。

        与会专家先后发言。高峰表示,刘亮程作品中的世界和大多数师生繁华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陌生感,陌生感则让人更加神往。何平认为,像刘亮程这样的作家不应该只出现在课本里,更应该出现在国民的阅读记忆里,成为国民阅读记忆的一部分。汪政指出,要不断创新当代作品进入语文教育的渠道与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程、语文阅读、语文实践等拓宽当代语文作品进入语文教育领域的渠道,让学生尽量多地与优秀文学作品面对面”。

        “文学是做梦的艺术,文学是让真实变成虚无,又让虚无再度真实。在这样来来回回的倒腾中,用梦的材料去塑造这个残缺的现实,又用现实材料去塑造那个残缺的梦,在梦与醒之间去呈现属于文学世界的真。”刘亮程这样谈到自己的文学观、创作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