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墙里墙外 隔而不隔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10日   08 版)

        《湖山之间》,晓风著,作家出版社出版,58.00元

        ■袁韵

        晓风的长篇小说《湖山之间》讲述的是大学校园围墙内外的故事,相较于作者此前的“大学三部曲”,可以说实现了双重突围:首先,在“东海大学”的围墙之内,作者突破了以往以专业教师、高校领导和行政职员为主体的观照视角,将目光聚焦于高校题材领域中鲜有人关注的一个群体——学生辅导员。其次,《湖山之间》突破了大学围墙的拘囿,由校内延展至校外,由当下绵延至历史,由个体上溯至家族,由小人物、小事件透视出大时代风云变幻的壮阔景观,使小说呈现出湖山之间纵横交叠的寥廓与深远之美。而饶有意味的是,作者的叙述重心并不止于讲述一个有形的围墙内外的故事,而是试图穿越那堵虽然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重重壁障——心墙,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波谲云诡,揭示那复杂幽深的隐秘人性。小说令人涵泳不尽的意蕴与妙处,正在这“墙里墙外,隔而不隔”之间。

        在晓风的高校题材系列小说中,作家以现实为依托,虚拟了一个位于西子湖畔的著名高校——“东海大学”,全景式呈现了一幅当代中国高校的“清明上河图”。与此前作品不同的是,《湖山之间》将聚焦点由既往的教学科研线、行政管理线转移至学生工作线,着力展现以主人公杨小倩为代表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与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常被戏称为“消防队员”“夜线接听员”“全天候义务保姆”的高校辅导员,其实是所有教师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一个群体,其工作事务也最为芜杂、琐碎和紧张。将这一群体的职业与生活摄录于笔端,于作家精心摹写的高校“清明上河图”而言,实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湖山之间》延续了作家既往的现实主义风格。一方面,小说以杨小倩为核心,全面展现了辅导员这一群体的职业生涯与生活情感:从为谋得300:1的辅导员岗位而奋力搏杀的应聘经历,到入职后如同消防队员一般全天候待命的紧张状态;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恳谈和碰壁,到面对猝不及防的危机事件时所背负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作者往往在纵向叙事中不惜笔墨进行横向延展与多元穿插,既以学生工作线为叙事主体,同时又从侧面映射出高校生活的千姿百态,包括令人啼笑皆非的种种“怪现状”,譬如在“创新”俨然成为主题词的时代,要想在全校“冒尖”,就要挖空心思“折腾出新花样”……至于小说里的各色校园人物,也都让熟悉校园生活的读者颇有熟稔之感,如那位上恭下倨、以“百衲衣”式论著欺世盗名终致身败名裂的高院长,“既精耕学术,又深耕生活”的“全能型”学者刘教授等,都不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似曾相识者,可以鉴人,亦可以自鉴。

        就作家自身的创作而言,其更大的“突围”在于小说将笔触冲破了大学围墙的藩篱,由墙内跨越至墙外,由东南形胜的锦绣杭城绵延至东北大兴安岭的广袤山林,在一个更辽远的时空背景下,涵纳了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横亘于校园内外的围墙毕竟还是有形的,小说中更耐人寻味的其实是一堵看似无形、实则更为坚牢的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墙。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心灵幻影,由有形之墙与无形之墙构筑的重重壁障才是生活的真实。于是,“墙里佳人”与“墙外行人”的种种暌隔与舛误,自然也就构成了生活的部分本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