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王统照与三部新人处女作的出版

    纪习尚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03日   14 版)

        王统照是现代著名作家,生前有三十余部作品印行。他同时还是知名出版人,21岁时创办《曙光》杂志,后曾任中国大学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等。他善于发现和扶持新人,曾出资、出力帮助过臧克家的《烙印》、吴伯箫的《羽书》、诸城小学生的《山东民间故事》等三部处女作出版。

        1933年7月,28岁的臧克家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由闻一多作序,王统照担任刊行人。说是自费,但当时还是国立山东大学学生的臧克家并没有出钱,而是由王统照、闻一多以及另一位朋友王笑房各赞助20元,印刷了400本。臧克家当时是个文学青年,但《烙印》前有王统照、闻一多出钱出“名”支持,印行后,茅盾、老舍等作家又纷纷撰文评论,很快引起各界关注。次年3月,由上海的生活书店正式出版。

        王统照愿意出资出力刊印,是因为他与臧克家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这位青年的勤奋与天赋的认可。王统照与臧克家有同乡之谊,都是山东诸城人;再者,臧克家的妻子王慧兰,和王统照是同族叔侄女,臧克家的父亲还曾与王统照同在济南求学,可谓世交;最重要的是,两人师生情谊浓厚。

        王统照虽然只比臧克家大8岁,但1924年就已是大学教授,而臧克家直到1930年才进入大学学习;在文学上,王统照也成名较早,当时已出版包括诗集在内的多部作品,从这两个意义上,都可称臧克家的老师。而他也的确担当起了臧克家的诗歌领路人的角色,王统照1936年在为臧克家另一部诗集所作的序中说,臧克家初学写诗时,便经常请他指点。青年对诗歌的执着打动了王统照,所以,在《烙印》第一版找不到书店出版时,他毫不犹疑地担任了出版人。

        《烙印》后来多次再版,成为臧克家的代表作之一。

        散文家吴伯箫比王统照小9岁,1932年前后,两人同在青岛,因对文学的喜爱而相识。同臧克家一样,他也把王统照视为自己的文学导师,在他眼里,王统照“厚道,谦虚,平易近人,使人一见如故。”在王统照的书斋里,他曾以“初读者兴奋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刚写好的《山雨》。1935年夏,两人还与当时在青岛的作家老舍、洪深、臧克家等共同创办了《避暑录话》周刊,结下了较深的文学情缘。

        1926年起,吴伯箫就开始在《京报》《世界日报》上发表散文,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1931年,他曾将多年所写散文合编为《街头夜》,与北京一家书店签订了印行合约,但后来因九一八事变等原因,未能如愿。大约在1935年,吴伯箫又剪贴了一个已发表的作品集,命名为《羽书》,请王统照找机会帮他出版。

        之所以托付给王统照,除了他是可信赖的师长外,还因为王统照是上海出版界的圈内人。作为编辑和作者,他与开明书店、生活书店、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等多家出版公司都有合作。即便有这些便利,出版一部年轻作者的书仍非易事。后来抗战全面爆发,时任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的吴伯箫,奉命向后方撤离,后辗转来到了延安,王统照也举家搬往上海。两人天各一方,吴伯箫慢慢将出版《羽书》的事淡忘了。

        王统照却没有忘记这份嘱托。搬离青岛时,他把大批珍藏的图书留在了旧居,但《羽书》的剪贴本却始终带在身边。在上海,他想到,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巴金正在主编《文学丛刊》,已经出了6辑。这套丛书的“作者并非金字招牌的名家”,以推介文坛新人为己任(丛书全部160册中,新人的处女集有36部,曹禺、李健吾、何其芳等都是通过这个舞台崭露头角的),吴伯箫的《羽书》如能通过《文学丛刊》出版,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王统照将保存多年的剪贴本郑重交到了巴金手上,后者将其编入《文学丛刊》第七辑中。1941年5月,《羽书》在上海出版了,共收入散文18篇。王统照为这本书作序,回忆了在青岛的交往以及出版经过,最后用深情的笔调“向未来先付下约书”:经历了苦难的同胞,必将“有更明朗,更欣慰,更可以把杯痛饮,从容写文的‘未来’在!”

        身处延安的吴伯箫事先并不知情,他后来回忆说:“1941年夏天,我从杨家岭北沟走下山来,在中央所在地杨家岭谷口,要从那里走向延河的徒涉渡头,有人告诉我:’你的一本书出版了。’”这本书就是吴伯箫的处女作《羽书》,后来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1935年春,王统照游历欧洲归国后,回到阔别已久的诸城家乡小住。一天清早,他的侄子、王氏私立小学校长王志坚抱了一摞作文本来找他,说道:“我与各位先生们......教高年级生搜集地方上的故事、俗语、歌谣、谜语,详记出来。既可以保存,又便于作他们写国语的练习。”原来为了提高孩子们作文的兴趣,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整理、记录胶东诸城、安丘、高密几县的民间故事,这摞作文本就是学生们的成果。

        王统照很感兴趣,他坐在老屋的窗下翻看起来,语言虽然质朴,但这些古老而熟悉的故事,很能勾起他的回忆。那些富有人情味的鬼怪,仿佛将他拉回到30多年前的童年,直到有人喊吃饭,他才从作文本中不舍地抬起头来。

        凭着出版人的敏感,王统照认为很有必要将这些故事刊印出来:“不止是可作乡土的教材,也可做民间文艺的探讨。”返回青岛时,他把这些作文本放入了行囊。

        1936年,陈伯吹担任上海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王统照也在上海任《文学》杂志主编,在一次会面中,王统照向他提起了这本书。陈伯吹也认为值得出版,作为“山东各市县小学的国语科补充读物”。于是自己加了一个简短的“我的意见”,连同王统照的序言,于1937年8月在儿童书局出版,共选入小学生所写故事28篇。

        对于这些小学生来说,《山东民间故事》无疑是他们的处女作,他们的乡长辈王统照,凭借一颗热情的心,让他们在文坛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