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可复制的优秀学者——杨义先生
客观地说,杨义老师不是圣人,他有个性,干劲足,但过于率性,也会常常得罪人,留下话柄。他曾多次为人当众指责,至于背后的嘲笑挖苦,就更多了。但是杨义老师很少为自己辩解。说到坊间的闲言碎语,他往往呵呵一笑了之,很少在背后说短论长;对于攻击过他的人,当涉及到名誉利益的时候,杨义老师不会固执己见,而是实事求是,在学术上依然给予尊重。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详见8版)
从多元一体中品鉴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
从良渚的中心宫殿区,到北京的城市中轴线,不同时空的都城规划都贯彻着择中居和、求中尚和的理念。从丝绸之路“咽喉地”的敦煌到民族融合“交汇点”的大同,不同时空的文化交融都贯彻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生存理念。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在生动讲述着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实践智慧。 (详见9版)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成书始末
刘麟先生告诉我:民国年间,学者们写给周作人的书札,周家保存了几大箱。“文革”运动初期,周家被抄,幸好这些文物及时被鲁迅博物馆封存,这才免于劫火。运动结束后,鲁博馆将封存物品退还给周家,因此,他介绍我向周丰一先生征集“俞平伯致周作人书信”。这样我才开始与周丰一先生通信,时间已是1989年夏。 (详见14版)
专访臧棣:诗,必须是向所有生存境遇开放的一种语言实践
按一些生命科学家的解释,人的思考不过是一种意识的运算现象。但按我的直觉,诗不止是一种对语言的安排,也不止一种对语言和意识的关联的协调,它更多是对生命的感受,对生命经验的审美沉浸。这个没法算出来。这方面我很自信。不服的话,可以叫机器人来和我比比如何写诗。机器人绝对写不出只有我能写出的诗。 (详见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