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2023年北大图书馆总馆入馆人次207余万

    《毛泽东选集》位居2023年北大图书馆外借书榜单首位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6月12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张隽)近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2023北京大学学生阅读报告》。该报告显示,2023年北大图书馆总馆入馆人次207余万,北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丰富而多元,《毛泽东选集》位居2023年北大图书馆外借书榜单首位。

        北大图书馆于2024年3月启动学生阅读调查工作。经过精心的调研、设计、测试和调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的有效问卷2299份,覆盖了在北大本部上课的全部院系。该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学生阅读总体情况,图书馆创新服务和“读星”阅读之道。通过这份报告可以看到课程内外北大学生的总体阅读情况,图书馆、通识课和学生社团等载体如何促进多样化的阅读,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哪些阅读支撑,以及阅读榜样“读星”同学们有哪些阅读体会。

        调查发现,北大本、硕、博学生随学业深入,阅读量依次递增。其中人均每年图书阅读量本科生为25.6册,硕士研究生为30.1册,博士研究生为33.6册。每周人均阅读论文量本科生为2.8篇,硕士研究生为4.1篇,博士研究生为5.8篇。

        调查显示,北大学生在选择阅读内容时,最注重内容质量(占比97%),其次是朋友或老师的推荐(占比51%),再次是作者声誉(占比51%),看中图书排行榜的占27%。平均每天阅读1-3小时的北大学生最多(占比超过40%),1小时以下的占比超过30%,3-8小时的占比超过20%,8小时以上的不足5%。此外,假期中阅读时长略多于学期中。北大学生的阅读实践中,约60%-80%用于专业阅读(教材、教参学术文献、专业相关的其他阅读,如期刊会议论文等)。

        调查发现,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仍有35%的北大学生偏好用整块的时间(如某个下午或周末)来阅读。没有时间偏好,想读就读的占37%,零碎时间(如睡前醒后、课间、地铁公交上)阅读的占28%。在阅读介质上,75%的北大学生最常使用的阅读介质是电子产品,其中72%偏爱手机、电脑或平板设备。其中,通用电子产品-PC端(如电脑)占44%,通用电子产品-移动端(如手机、平板)占28%,专用电子阅读器(kindle等)占3%,纸质文献占25%。

        2023年北大学生从北大图书馆外借纸质教参书排名前十五的分别为:《毛泽东选集》《欧洲中世纪简史》《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ancient DNA a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humen past》《金融中的数学方法》《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High-dimensional probability:an in⁃troduction with applications in data sci⁃ence》《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朱光潜美学文集》《机器学习》《经营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Na⁃ture and society: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数据显示,北大学生获取纸质阅读志愿主要通过图书馆和个人购买,而电子阅读资源则主要来自互联网检索渠道,包括图书馆数据库。从获取纸质阅读资源的常用渠道来看,从图书馆借阅的本科生占36%,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为40%,自己购买的本科生占42%,硕士研究生占40%,博士研究生占41%。获取电子阅读资源的常用渠道中,通过互联网检索的本科生占76%,硕士研究生占81%,博士研究生占87%。

        2023年北大图书馆总馆入馆人次207余万。按身份类型看,本科生来总馆较多。按学部看,社会科学部和人文学部的师生来总馆更多。按院系看,法学院、中文系及外国语学院师生最爱来馆。中文系、外国语学院、历史学系的师生在馆借阅册次最多,位居前三名,其次分别是医学部、法学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和政府管理学院。总分馆借阅量Top100图书主题分布依次为:文学29%,数理科学和化学14%,哲学、宗教7%,政治、法律7%,社会科学总论7%,文化、科学、教育、体育6%,经济4%,语言、文字2%,其他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