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博物视界

    对小的赞美

    朱浩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29日   08 版)

        《苔藓森林》,[美]罗宾·沃尔·基默尔著,孙才真译,张力审订,商务印书馆2023年7月第一版,49.00元

        苔藓太小了,是一种微弱的事物;苔藓种类又太多,有22000多个种。要区分和观察它们就必须凑近看。凑近去看以前不屑一顾的事物,付出时间和耐心、深情和专注,迷恋而敬畏、谦卑而又快乐地俯下身来……多美啊,它们就像一根根彩色的丝线,默默编织着地球的生机。

        罗宾·沃尔·基默尔是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后裔,属于波塔瓦托米部落的熊族。她本科在纽约州东北部的阿迪朗达克荒野保护区克兰伯里湖生物研究站完成野外生物学课程,毕业后回到湖畔做了一名教师,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十多年,现在是美国知名森林生态学家,纽约州立大学特聘教授,北美印第安原住民与环境中心的创始人与主管。

        基默尔的职业生涯一直伴随着对苔藓的观察。因为亲近苔藓、倾听苔藓,她的脖子上几乎每天都挂着手持放大镜,放大镜挂绳已经和急救包的皮绳缠结到了一起。她讲苔藓的故事,因为苔藓常常被人忽略,即便自然爱好者中,真正关注苔藓的人也少之又少。

        生活会在一个人的语言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尤其细枝末节处的遣语更是个人的名片。所以,当对自然充满敬畏、迷恋自然之魅力的基默尔在讲她和苔藓的故事时,她自己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其朴素、简洁的话语在字里行间丰饶,哲思在不经意处闪烁和跃动,听者透过她的语言,似乎能看见一只名为虔诚的精灵在细雨般的娓娓之音里释放着微量的光和暖,即使是在感动枯竭和冷漠纵横的时刻去听,内心还是受到震动,并渐渐沉静于这种能够沟通但似乎已经相离很远的文字。

        读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像借一个火炉取暖,烘热手脚再去赶路——哪怕是行走在极地和沙漠,也确信自己曾到过充满希望的,被清爽甘甜的泉水浇灌过的绿洲。我把这样的阅读命名为精神的沐浴,水花会一再涤荡理智,萌生出一种对原始而拙朴、平静而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三十多年来,每一天的生活中,基默尔向苔藓这种小小的植物致敬,其中饱浸可贵的科研精神和独特的人文气息,它们和译者孙才真老师的美妙文字一起,闪烁着令人沉迷而温暖人心的光芒。

        冰河时期的巨石铺满阿迪朗达克山脉,苔藓遍布其上。基默尔带着学生开展研究的日常就是攀爬、辨别、测量、统计……记录所有生长于此的苔藓位置和名字,他们甚至给每块巨石取了名字。年复一年,基默尔的身体已经和这片土地亲密无间,那是一种知道每块石头名字的感觉,是确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栖居何处的安心,是她钟爱的苔藓给她带来的归属感,像泉水浸润着土地。

        苔藓太小了,是一种微弱的事物;苔藓种类又太多,有22000多个种。要区分和观察它们就必须凑近看。凑近去看以前不屑一顾的事物,付出时间和耐心、深情和专注,迷恋而敬畏、谦卑而又快乐地俯下身来……多美啊,它们就像一根根彩色的丝线,默默编织着地球的生机。

        苔藓是最古老的陆生植物。其之所以小,是因为它们没有花,没有果实,没有种子,没有根,没有维管组织,没有树木那样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只有几个基本的茎叶结构。它们缺少支撑自己直立的组织结构,稍微长高一点,柔弱的细胞就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但它们优雅地适应着周遭的环境,在树木都无法扎根的地方成长起来。

        它们利用边界层的微气候生存。那里是大气与土壤接触的平面,能保持一定热量,也有较多的水蒸气和更为丰富的二氧化碳。但边界层的空气平稳,不利于苔藓用风传播孢子,所以,我们印象中苔藓的形象,常常是擎着细长而柔弱的蒴柄将孢子举起来,就像草地上的孩子放飞他们寄托在风筝上的希望。

        苔藓是介于藻类和陆生植物之间的“两栖动物”,是地球生命在3.5亿年前从水域迈向陆地的第一个脚印。虽然来到了陆地,但它们的繁殖必须依靠水来进行。所以它们身体的每一个结构,都是以利用雨水和露珠为前提的。除了有性繁殖,大部分苔藓还有一种比较节约能耗的繁殖方式,就是用身体碎片实现自我复制的克隆。

        这种微小的事物为了活下来,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发展各自偏好,分化出适应不同环境的种类,从而避开竞争,谋求大家族的繁荣与共存。它们有的水栖,有的陆生,有的附于树枝,有的生于腐烂的树洞,有的在花岗岩上求存,有的与石灰岩共生,有的则只在含铜的岩石上生长,还有的生活在动物遗骸上,甚至是生活在鹿的粪便上。

        为了活下来,苔藓修炼了“变水性”这门功夫。当湿度足够大时,苔藓充分吸收水分,积极生长;当湿度降低,苔藓随之脱水,最终彻底干燥自己,进入没有运动、没有气体交换、没有新陈代谢的“隐生状态”长达数年,而一旦环境改善,只需一滴水和20分钟就能让其“复活”,恢复全部活力,就像重生一样。

        苔藓是许多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家园,蛞蝓、蚊蝇、蜘蛛、水熊虫、轮虫……它们就像无数台隐秘的发电机,悄悄地打开了地球的缤纷色彩。尤其是水熊虫和轮虫能与苔藓同步进入“隐生状态”,同步“复活”。水熊虫更是因此夺得“地表最顽强生物”这一称号。

        作为科学家,基默尔有很多次独自探险和长时间观测的经历,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其孩童般的好奇心和非凡的观察力,尽显于细致有趣的讲述,真切而且幽默。对苔藓的迷恋和敬畏让她孜孜以求,而苔藓的反哺则是教会了她很多,让她对科研和生活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为原住民的精英,基默尔尊奉传统,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而恰恰是传统文化中那些略显古老、浸透智慧、敦厚淳朴的主观认识,使人与苔藓、苔藓与地球的紧密关系带上了几分神秘,富有近于神赐的恩遇和命定的味道。

        在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生来就被赐予了与众不同的天赋,有自己的智慧、精神、故事。在这个由“每一个生命”用天赋编织起来的互惠生物网络中,这种“神秘”其实是先民对科学、对规律的朴素认知。

        苔藓很早 以前就开始呵护和关爱人类了。在世界的生命合唱中,它从来没有缺席。它给原住民带来的初印象,是人与其他生物的一种关于参与、互惠和感恩的联结。通过这种联结,祖先告诉后代,人类的角色是去敬畏和管理,我们的职责是用尊重生命的方式去观照植物和所有的土地。

        苔藓虽然微小,它们的身形只有雨林的三千分之一,却在滋养树木、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以细密而柔韧的微小枝条悄然支撑起一整座森林。

        森林中,各种苔藓营造出的视觉美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为森林增加营养、强化持水、促进水循环;它们清洁了诸多河流,是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又是各种鸟雀筑巢的好材料;它们滋养树木的种子、培养真菌、实现了矿物循环;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固碳物……苔藓之小,不是作用小,而是谦卑的态度和节制的生活!

        现今,苔藓也有许多商业用途,比如装饰人造绿植景观,用作地毯铺进豪华酒店,成为绿色环保产品的噱头……因此也就催生了偷盗苔藓的牟利者。法制的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让越来越多的珍稀苔藓遭到野蛮收割。针对此种破坏,基默尔像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蕾切尔·卡森面对化学农药一样振臂呼吁:不能再做一个旁观者了! 每出现一个像基默尔这样的卫士,地球恢复生机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基默尔尤其赞赏光藓。光藓是一种超级简单的藓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只需要极其微弱的一丝光明就能存活。它整个身体只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绿色细丝,每条细丝都由一个个细胞串联而成。细胞壁是倾斜的,极尽可能地收集每一丝光线,然后叶绿体像个勤劳的纺锤一样,把这些微弱的光转化为一束束的电子流,把阳光转化为体内的糖分——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奇迹,就像单家独户的一架神奇的织布机,把稻草纺织为金线。光藓是极简主义的典范。就像200年前自然主义者梭罗对极简生活的追随和倡导一样,它也成为基默尔本真的生活态度和极致的追求。

        这本书是一份邀你深入自然风景的请柬。借由苔藓,基默尔想传达的是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是现代学者担负传承的责任和义务,是传统文明和科学知识的相携共舞。

        这是基默尔从苔藓身上学到并转述给我们的——收集并锁住生命里每一束光和每一滴水分,让自己的生命随之闪亮起来! 这是苔藓的生存之道,是大自然最简易的哲学,是极简主义的低语,也是我从这本书里面获得的珍贵的礼物。

        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下,关注自然,便是关注地球的未来,而关注生态,便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存续。因此,我们更需要从思想层面建立对自然的认知,进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未来发展的进程——这是《苔藓森林》所属商务印书馆这套“自然文库”存在的意义。

        我衷心希望,也特别坚定地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阅读并喜欢这套书。正如书的封底所说:我们就自然展开的思辨愈发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就会更加光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