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怎样选择科普书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22日   19 版)

        《量子世界:写给所有人的量子物理》,[美]肯尼斯·福特著,王菲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年1月,79.00元

        ■姬扬

        现在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很多,所以介绍科学知识的书(通常称为科普书)也很多,然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什么书都读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样选择科普书呢? 我用手头的一本物理科普书《量子世界》作为例子,说说自己的方法,也许对你会有些帮助。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不感兴趣的书,不读也罢。我自己算是物理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一般物理科普书里的知识内容对我来说肯定是熟悉的,我对它们的兴趣通常在于学习作者如何向普通人介绍物理知识、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有一段时间我对生物的进化感兴趣,我就去找生物方面的科普书,关注的就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表达技巧了。如果你现在对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感兴趣,模糊地听说过微观粒子是宏观世界的基石,它们遵循的物理规律跟我们的日常经验有很大差异,所以想了解更多的细节,甚至想搞清楚经常听到的“量子”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量子世界》这本书也许就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你肯定会说,即使是“量子”这个确定的专门主题,可能也已经有很多的书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本呢? 这个主要是看口碑的,如果你认识的人(老师、同学或者朋友)读过这本书,而且你知道这个人以前的读书品味符合你的兴趣,那么他的推荐就很有价值了。

        也许你碰巧在书店(更有可能是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拿起来大致翻一翻,觉得封面设计得很酷,而且里面的排版很漂亮,图文并茂。《量子世界》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写给所有人的量子物理”,听着挺诱人的,你可能就会有了些兴趣,但是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看。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会看看作者,如果是译著,还会关心译者。

        《量子世界》的作者是美国的肯尼斯·福特教授,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还曾经担任过美国物理联合会的负责人。他的专业能力,给普通人介绍量子世界的奥秘肯定是没问题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德曼教授也大力推荐,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受人欢迎的书,福特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教师……他的论述深刻透彻,并且善于将抽象晦涩的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更妙的是,福特教授退休后曾在一所高中教物理,他这本书的最初读者就有一群高中生,在出版之前就经过了普通读者的考验。所以,只要你具备中学的物理知识,而且确实有兴趣了解微观世界,应该就能读懂这本书了,“写给所有人的量子物理”,在我们这个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家里,也不算特别夸张了。

        原著写得好,还要翻译得力,才能对中国读者有帮助。这本书的译者王菲博士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根据内封上的介绍,他既做科研也搞教学,得过一些奖,还编写和翻译过一些书。可是我既没有听说过他,也不知道那些奖啦书啦到底是什么水平,怎么判断呢? 我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有没有译后记。译后记中通常会记述译者对原著价值的判断及在翻译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可以洞见译者的功力和所付出的努力。也许我有些偏见,但是我认为,没有“译后记”的书都不值得看,至少不值得推荐:如果是译者无话可说,也许就说明译者没有热情;如果是出版社不给机会,也许就说明出版社不太认可译者的翻译工作。无论哪种情况,翻译的质量都很可能会有问题。

        “译后记”能够提供很多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做选择。《量子世界》这本书有“译后记”,仔细看的话,还会知道,它有两个译后记:这本书在2008年出版了第一版(原著于2004年出版),16年以后这次再版的时候重新做了润色,并且根据原著的修订版增补了一个附录。

        有些读者喜欢看有没有名人给书写序,把这作为挑选书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当然不错,因为它可以说明出版社对这本书很重视,而且名人的大名也不是白来的,断然不会为质量不好的书站台,否则就平白损失了自己的清誉。但是我觉得这也要看情况,既要看作序的名人是不是内行,也要看译著有没有译后记。好在《量子世界》这本书不仅两次都有译后记,这次再版还得到了一位真专家的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陆朝阳教授是“九章”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他回顾了自己在求学和研究过程中对量子的好奇和追逐,鼓励“对量子的过去和未来同样报以好奇和信心”的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探索量子世界的奥秘,成为量子的终身粉丝。

        当然,科普书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和表达方式。《量子世界》这本书重点介绍亚原子粒子(比原子还要小的基本粒子),进而说明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以及它们与宏观世界的人类体验之间的巨大差别,阐明量子力学如何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这本书不涉及任何计算和推导,强调的是物理的概念和图像。福特教授以物理现象的描述为经,以科学家的逸闻趣事(还有精彩的大头照)为纬,用轻松有趣的文笔把微观世界的基本概念娓娓道来,为读者展现了生动活泼的物理图像,让读者逐步认识基本粒子大家族的各个成员和它们遵循的量子规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教过大学生还教过高中生,他清楚地知道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读一遍书就可以的,即使是科普书也不行。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本书读过一遍后有些收获,但是还有模糊的地方,返回去再读一遍,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不清楚的地方搞清楚,因为你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不清楚。针对这个问题,福特教授用一个附录“量子练习题”,帮助你检测自己对量子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更好的是向别人解释这些概念,你就会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阅读。

        说到这里,我已经把自己挑选科普书时关注的要点都讲完了,希望对你自己的挑选有帮助。利用这个方法,我发现《量子世界:写给所有人的量子物理》可能值得读;在我读完了以后,发现它确实很有趣,不仅说明我的挑选方法又成功了一次,还让我觉得这本书值得向你推荐。如果你对微观世界感兴趣,对量子规律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它可以带你参观奇妙的量子世界,让你体会物理的真和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