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在中国发现批评史

    巩本栋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22日   09 版)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续集》,蒋寅著,中华书局2023年10月出版

        一

        2023年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程千帆全集》增加了程先生日记、几百封书信和《治学小言》等,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新的文献资料。程先生的日记,一般只记当天发生的一些人和事,往往是寥寥数语,不加议论,然而在1992年7月31日的日记中,却有一段比较详细的话。他写道:

        古典文学批评特征:1、主要形式为语录体,省略过程,直出结论,因而形式为“话”。2、批评主要为提高创作服务,故商量文字者多,主观意图倾向皆显著。3、艺术的意象的批评多,严密谨严者少。4、微观者多,宏观者少。社会学批评宏观多,文艺学批评宏观少。5、体系自有,而不用体系的架构来体现,系统性的意见潜在于个别论点之中,有待读者之发掘与理解。(《程千帆全集》第11册,第670-671页)

        这显然是程先生晚年深思熟虑后的一个判断,个中凝聚了他数十年来对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研究的经验、体会和思考,值得珍视。

        这段话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首先,程先生一反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和批评往往缺少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的看法,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自有其理论体系,只是这种体系和架构蕴涵在“个别观点之中”,“有待读者之发掘与理解”而已。其次,他指出了批评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是为创作服务,批评与创作关系紧密,批评的主观意图明显。第三,他对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形态、方式和主要特征与倾向,认识相当准确全面。

        我们不能不佩服程先生上述认识的深刻性和预见性。这段话虽写在1992年,至今却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如何更好地总结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融会古今中外,建立自主的话语体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以服务于今天的文学创作,是很多研究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程先生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要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实际出发,从含蓄、琐细的言谈话语中,深入挖掘和理解其理论内涵;从直截了当的判断和结论中,归纳总结其特点和规律,进而逐步建立起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并为当今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服务。

        程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特征的概括,并非偶然为之。他始终认为,文学研究所面对的,是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心灵,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也同样如此。因为理论固然也会受到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但归根结柢,理论又是从作品中抽象出来的,而批评更离不开作品。由此出发,程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应分为“古代的文学理论”和“古代文学的理论”两个方面的著名观点。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他早年编撰有《文论十笺》,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外部规律和文学创作内部的规律,作过专门的研究,晚年又主编“明清文学理论丛书”,计划为学界关注不够的明清文学理论研究,提供较为完备的文献资料。他既注意结合具体作品,对前人业已从创作中抽象出的理论或所作的某些文学批评,进行必要的阐释和印证(如《〈复堂词序〉试释》《关于李白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诗》等文章,都特能见出其从作品出发的文论研究特色),又重视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在他的名作《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一文中,他通过对作为一种表现方式的一多对比在古典诗歌中存在方式诸形态的探索与分析,指出无论是古典诗歌描写中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时间与空间的交叉与组合,还是结构中布局、用韵与声律的安排等,都大量存在着一与多对立(对比、对举)的现象。在一与多这对矛盾中,一往往是主要的矛盾方面,诗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借助于它来表达“其所要突出的事物”;“一与多虽然仅是数量上的对立,但也每在其中同时包含着其他一对或数对矛盾,因而能够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这种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抽象出理论方法的意义,不啻为古代文论研究界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古代传说中的息壤的、生生不息的新矿藏。

        二

        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影响之一,便是蒋寅先生的两部著作:《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和《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续集》(以下简称《现代诠释》和《现代诠释续集》)。作者曾自道“在研究古代诗歌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古代诗学研究,用研究诗歌创作的经验去体会、理解古典诗学的奥秘。虽然还不能企及‘直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抽象出理论’的境界,但有计划地梳理古典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已成为我的一个学术目标”(《现代诠释·后记》,第426页)。正谓此也。

        《现代诠释》虽是2003年版和2009年增订版的重印本,我们仍不能不先从它谈起。作者从中国诗学的实际及其历年研究古典诗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选择了十二个基本的诗学概念和命题(类似集群式的研究),如意境、以禅喻诗、起承转合、至法无法、诗中有画、代人作语、文如其人以及“清”“不说破”“以诗为性命”等,将其置于历史的发展中加以考察,努力揭示这些概念和命题发生、发展与演变的逻辑进程,在此基础上,从文学、美学等多侧面、多角度迫近这些命题,以厘清其理论内涵,创获颇多。而就其研究的出发点和思路来看,则显然受到程先生思想学术观念的启发。

        即如《清——古典诗美学的核心范畴》一文,便从大量的诗歌作品及相关文献出发,梳理“清”由传统审美趣味到诗学概念的演进过程,阐释“清”的美学内涵,认为它的基本涵义是明晰省净、超脱尘俗、新颖精纯,而又不免浮弱和单薄,它具有广泛的包容和沟通能力,派生能力极强。作者所做的这些归纳,皆来自古代诗人创作和批评的具体实例。其他如《语象·物象·意象·意境》和《以高行卑——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的体位定势》等,也无不是如此。

        《现代诠释续集》则除了对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情景交融”“老”“厚”“涩”“拟与避”等命题继续进行阐释外,还对诗学史上的一些重要范畴,如“神韵”“格调”“性灵”“肌理”等,做了新的探索。

        作者对每一概念的讨论,皆与《现代诠释》相同,从源头追溯,梳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变化的过程,近于概念史的叙述。如讨论古典诗歌中“老”的审美范畴,即从老迈之“老”到老成之“老”,从生活趣味到审美倾向进行追溯。“老”作为审美概念,至唐代进入诗文评;作为自觉的审美趣味,至宋代愈益明显;明代的杨慎,开始对“老”的美学意蕴做出理论阐述,而到了清代,这一概念才真正理论化。于是,作者阐释道:“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然养成、来不得模拟追求的至高境界”(《现代诠释续集》,第58页),它具有一种统摄性。在内容上,“老”意味着谙于世故;在风格上,老健苍劲;在技巧上,稳妥成熟,完美无瑕疵;在语言上,平淡自然。而其流弊,则不免偏枯、钝拙和浅率。尤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上述讨论,无论是对概念历史的追溯还是其理论内涵的挖掘和阐发,都是从大量的古人诗歌创作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就中充满了对诗歌审美的体察和感悟,而绝无简单生硬的理论推演。

        与上述论述相仿,作者在古典诗学领域腾挪施展,对其他许多重要的诗学概念和命题,也做了精彩的论述,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看法。比如着眼于景物表达情感的功能而不是构成,也即意象化表达方式的成熟,来讨论情景交融问题,认为只有到了唐代大历诗人那里,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才成为一种范式。又如,作者从文本操控的功能来讨论“涩”的概念,既指出其通过操控意义的流量来实现“涩”的艺术效果的写作特点,又分析与之相应的语言求新、求难求险等“陌生化”意识,充分揭示了“涩”的美学内涵。还比如,作者既从正面阐释一些诗学概念的内涵,又注意到其负面的理论缺陷,二者相互参证,从而更完整地把握其美学价值和意义。像通过辨析妨碍“厚”的因素(如“真”“清”“流易”等),来补充论述“厚”的美学趣味,使读者加深了对以才力学养蕴涵丰厚为内涵的“厚”的理解。

        “神韵”“格调”“性灵”“肌理”等诗学概念,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史学者讨论已多,然作者从作品和最基本的材料出发,仍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比如他讨论沈德潜的“格调”诗学,就认为这只是沈氏的一种诗学观念,而非派别,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沈德潜通过融入神韵的理想而提升格调观的理论品味,通过突出伦理性的要求以重倡诗教,秉持儒家的折衷观念融合新旧,使其理论成为一种普遍和正宗的诗学理论。这些分析较之前人显然更细致深入了。再如他讨论袁枚的“性灵说”,将其直接看作一种近于“妙悟”的自我表现的诗学,具有解构的性质,它排斥“格调”等旧说,排斥豪放、理语,排斥无一字无来处等等,是“一种极通达的诗学,它基于袁枚对人性的通达理解”(《现代诠释续集》,第370页)。所论亦极为通达。

        三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本有抒情的传统(请参张伯伟:《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传统》,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其象喻性言说方式也总能带给人以诗性的美感。讨论诗学概念,离不开诗歌作品,自然也离不开诗性思维。因为从诗歌创作中抽象归纳出来的诗学命题,与诗歌作品本身一样,都是美的。蒋寅教授的研究也充满了诗性的美感。在其《现代诠释》一书中已是如此。比如他讨论“清”的美学内涵,形容它“明快而澹净,有一种透明感,像雨后的桦林、带露的碧荷、水中的梅影、秋日的晴空;也像深涧山泉、密林幽潭,有时会有寒冽逼人的感觉,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所写的让人不可久居”(《现代诠释》,第95页)。就极具美感。

        而在《现代诠释续集》中,更有精彩论述。像书中论“神韵”,先谈“神韵”的审美印象,指出“神韵”之作总是自然天成的,它与刻意求奇的雕琢无缘;它总是从侧面烘托、渲染,把不尽之意留与读者玩味,而与大发议论、直抒感慨无关;它总是透着一种幽深淡远的意味,而绝不直接表达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态度;它属于风景诗的范畴,天然具有一种生动活泼的风趣,优雅脱俗,而未必适合于其重大题材和主题的表达。它的美学内涵具有偶然性、直观性、瞬间性和模糊性,“其相对应的审美反应则是自发的而非被动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富有特征的而非全面的,有距离感的而非清晰逼真的。这种美留给读者的感觉,更多的是作品情调和氛围的直接感受”,“就像目光快速地扫过一幅绘画留下的印象——确实是印象,没有比这个词更适合表现‘神韵’的特征了”(《现代诠释续集》,第292页)。我们不能不赞叹这充满着诗性之美的言说。

        蒋寅先生的研究并未到此结束,他还有更宏伟的计划,那就是在此基础上,将其中一些概念如“老”“厚”等“意涵的各个分支与相呼应的概念,如老成、质实、浑成、温柔等,加以集群式的研究”,以“更清楚和完整地发掘其理论价值。这要求我们超出现在的概念史的研究模式,而拓展一种新型的概念群研究模式,使古代文论丰富的概念和命题在一些核心概念的统摄下,凝结为一个个由一群相关概念和命题构成的理论单元,进而以这些单元为模块构成古代文论的理论体系”(《现代诠释续集》,第110页)。这样的研究,较之一般以文学理论批评论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无疑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当然也更有意义了。

        我们期待着他新的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