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退想斋日记》首度以完整面貌出版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15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由三晋出版社、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退想斋日记》新书发布座谈会近日在太原市山西省图书馆古籍馆举行。

        《退想斋日记》为晚清民国年间山西省太原县(现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举人刘大鹏所著,始于光绪十七年(1891),迄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时间跨度长达52年(日记缺失10年)。日记以个人视野,记录了动荡岁月中,中国北方的社会历史变迁,是非常难得的对一个地域做连续而真实记录的史料。1980年代,山西大学历史系乔志强教授带领学生对日记进行摘录、整理,于1990年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标注本《退想斋日记》,受到学界热烈关注,催生出大量以这部日记为核心史料的论文,美国学者沈艾娣所著《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更让刘大鹏为海外读者所知。但标注本《退想斋日记》仅是摘录,约50万字,这次三晋出版社出版的《退想斋日记》系据山西省图书馆藏刘大鹏日记原件影印,共28册,字数据估不下于350万字,是这部珍贵文献首度完整面世。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新田出席活动。山西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李旭,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胡彦威,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郭欣萍,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等先后致辞。他们认为,《退想斋日记》以完璧面世,是山西省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近代史文献整理出版的重要收获,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罗志田,南开大学教授常建华,山西大学教授行龙,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念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妍杰等围绕《退想斋日记》展开研讨。罗志田认为,刘大鹏不是“乡曲之士”,而是在儒家经典影响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天下士”,因此,他的日记处处有对国家社会的关注,所记极为广泛,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史领域的一座史料宝库。常建华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日记是晚起的一种文体,愈到近代,记日记者愈多,但即使是有大量日记留存至今的晚清民国,记录基层生活、反映华北社会的日记也少有发现,这正是刘大鹏日记的珍贵之处。行龙回忆起自己1980年代跟随乔志强先生读研究生,并在老师指导下抄录刘大鹏日记的经历,“我后来做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以及指导学生,经常从中获得启发。可以说,刘大鹏日记深刻影响了我的学术生涯”。赵世瑜说,自己多年来一直想一睹刘大鹏日记的真容而未能如愿。因为,日记用纸很差,年深日久之后,几乎一翻就碎。这次山西省图书馆将这份“镇馆之宝”予以修复,影印出版,作为研究者,可以方便地使用,深感幸运。杨念群认为,人们公开发表的言论往往包含着谎言,隐藏着利益的考量,而日记则相对真实,我们能从中了解记主隐秘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利用日记开展情感史、日常生活史等等研究,日记的独特价值是无可替代的”。牛津大学教授沈艾娣发表视频致辞,对影印版《退想斋日记》的出版表示祝贺。

        据悉,今年是三晋出版社成立30周年,《退想斋日记》这部重磅图书的面世,也为该社社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