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筱嫣
从读博期间起,因为自己的论文选题涉及“道德心态”,就一直关注王小章教授关于道德社会学的研究,阅读了他许多论文。而这本《道德的转型:道德社会学的探索》,可以说是他多年在这个领域深耕的一个小结。
回首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道德始终是人类世界的重要存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更是形成了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德配天下的治理体系,强调道德人格的涵养与完善。在近代以前,道德是整个文化的基础。实际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也有人(吴稚晖)主张要引进“穆姑娘”(Moral),但最终因“穆姑娘”这位“洋小姐”的个人主义取向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同时也不符合在民族危亡的危机面前图强救亡的需要,而“遭遇冷落并慢慢销声匿迹”,只留下了“德先生”和“赛先生”。
然而在今日之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社会中诸多的“道德失范”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量“穆姑娘”的重要性。不过,正如书中开篇作者所指出的,今天我们对于“穆姑娘”的重新思量,不能停留在对旧道德的批判抨击和对新道德的赞美呼吁上,而应是规范性关切与经验性考察分析的结合。由此,作者以道德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思量被遗忘的“穆姑娘”。这一思量不仅是应对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变迁的“治理”的需要,同样也关乎居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能否活得自由、有尊严、有信念。
什么是道德? 尽管我们总是谈论道德,但当我们真正谈论起道德的时候,又该如何理解? 作为一项道德社会学的研究,本书作者将考察的对象从道德哲学所思辨的抽象道德律、伦理学所讨论的道德法则和道德规范转向了经验性的道德事实,并借助于对道德社会学的鼻祖涂尔干之相关观点的重构性解读,将道德理解为一种复合性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把道德理解为一种复合性的社会现象,它既在于规范、准则以及人的思想、心态和行为,又体现在我们对他人行为的道德反应和道德评价。”从这一基本理解出发,本书作者开启了他对于道德和道德转型的很具创意的社会学探索。
他首先将作为复合性社会现象的道德事实区分为在道德现实运行中相互关联的三个构成层面。即,外在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客观的道德规范、准则;个体的与道德规范符合程度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特别是现实的道德行为;以及社会公众针对道德行为作出的反应即道德舆论、道德压力。它们共同构成了道德事实这一复合性社会现象。接着,作者又分析指出了大体对应着(但不能理解为严格的一一对应)这三个层面的三类道德情感:敬重,即道德行动者因感到道德律令、道德规范的正当性、神圣性而生的惊叹赞美崇敬之情;人性情感,即休谟所强调的同情、恻隐、不安、不忍、悲悯等;道德舆情,即社会公众针对道德行为者之道德行为作出的诸如赞叹、敬仰、愤怒、鄙视等情感反应。
道德是情感性的,而情感则是社会性的。笔者以为,正是在对道德情感之社会性的分析中,本书作者展示了其最具有新意的探索。作者指出,与工具性、形式性的理性之倾向于“一视同仁”的恒常一律不同,人们的情感及其作用更倾向于因交往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也即更加受制于特定社会结构下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或交往。“理”倾向于普遍,而“情”则倾向于因人、因事、因境而变。即使是有些情感,如怜悯、同情,常被认为是植根于人的自然天性的,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受社会结构性条件的制约的。比如,人皆有恻隐之心,但是,目睹小孩落井会生出恻隐之心,而按下将导致无数人陌生人灰飞烟灭的远程武器的按钮,则因看不见这些死亡反而没有心理上过不去的障碍。于是,作者着眼于道德的可实践性设问:在特定的社会中,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能够确立其神圣性或正当性,从而能够得到人们的敬重而激发起道德义务感、责任感? 或者,什么道德规范会失去人们的承认而被轻慢甚至亵渎?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形态有利于或不利于诸如同情、恻隐、不安、不忍、悲悯等这些情感的形成和表达? 不同的具体社会结构条件如何助长或抑制公众表达对于道德行为的情感反应如赞叹、敬仰、愤怒、鄙视? 这些条件又如何强化或弱化个体对于公众的这些情感反应的感受? 联系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作者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深入而切实的分析解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作者一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道德现象,包括所谓“道德滑坡”现象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另一方面,则从道德社会学的角度论证指出了道德转型的方向。
作者的看法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形态从封闭、静态、同质、成员之间密集互动的熟人社会向开放、流动、异质、成员之间彼此疏离的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道德的形态将发生以下变化,或者说,需要做一下调整:在道德类别上,关乎人何以成人、成为何等样的人的“私德”和关乎社会生活秩序、调节维系群体人际关系的“公德”要分立,对于社会的道德建设来说,重点在于后者;在道德内容上,作为现代社会道德之核心关切的公德要更加突出“消极义务”;在道德形式上,道德规范要从特殊主义向普遍主义、从非正式不成文向正式成文的表现形式转变。总的来说,“道德总体上从传统上那种习传的、通常作为社会无意识存在的形态转向一种反思性的自觉的道德形态”。
作者并不否定道德具有跨越特定时代,超越具体社会的恒常一面,但作为社会学者,作为置身于具体时代和社会中的人,他关注的无疑是与特定时代和社会紧密相连的一面,关注的是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审视和考量道德现象。从尼采的“上帝之死”、舍勒的“道德不再成为统摄人心灵的核心”,到马克思的“人的尊严变成交换的价值”,再到韦伯所说的道德已然成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为各种不道德开脱的“计程车”,所有这些都指出了现代社会的道德裂变。或者说,和今天中国的所谓“道德滑坡”“道德危机”一样,都表征了在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中,道德没有完成适应性转型的症候。
就像涂尔干说的:“一些道德因素不可避免地已经发生溃败,但人们所需要的道德却还没有孕育出来。”置身于这样一个转型过渡的时代,重塑生活的伦理意涵和行动的道德准则,对于渴望更美好生活、更美好社会的我们来说,既是势在必行,又是责无旁贷。而从《道德的转型》一书,我看到了该书作者对于这一责任的一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