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批评家
    在塑造甚至“创造”读者对英语诗歌的理解方面,她作出了数一数二的贡献

    海伦·文德勒:当代美国诗歌评论界的巨子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01日   04 版)

        海伦·文德勒在2014年。斯蒂芬妮·米切尔摄影,哈佛大学图片

        ■本报记者康慨

        著名的美国文学批评家和诗歌理论家海伦·文德勒(Helen Vendler)因癌症不治,4月2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拉古纳尼盖尔去世,享耆寿90岁。

        《纽约时报》的讣闻说:“在后结构主义和受政治影响的文学批评大行其道的时代,在哈佛大学任教30余年的文德勒女士坚持老式的细读方法,按部就班,逐行逐字地揭示诗歌内在的运作和情感根源。”

        她对乔治·赫伯特、华莱士·史蒂文斯和谢默斯·希尼,以及济慈的颂歌和莎士比亚的全部154首十四行诗作了全新的、复杂的和重要的解读。

        “所有的抒情顿呼,无论平向还是纵向,都赋予我们各种语气,通过语气来比拟地展现我们在生活中所知的各类关系。”文德勒写道,“抒情诗可以复制父母的温柔、情人的嫉妒、朋友的关怀、罪人的谦卑。这些诗歌揭示说话者身卷其中的社会关系,诗本身也常常内嵌了各种机构化的社会规范,如家庭、教会或宫廷之爱。可是,如果诗人不想表达这样的关系,而是要重新定义它们,应该怎么办呢? 比如,渴望一个比教会所提供的更亲密的与神的联系;或试图塑造一种尚未被社会认可的男性之间的情爱关系;或寻求一种在当代艺术家中不合时宜却显现在过去的审美认同? 当亲密关系的对象永远不会被人看见或知晓,却能被人唤出时,抒情诗内在而基本的创造亲密感的能力也许最为惊人。在这样的情形,未见的对方成为未见的倾听者,锚泊住诗人即将流入虚空的声音。”(引周星月译文)

        文德勒本姓亨尼西,1933年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获授哈佛大学博士,并嫁同学和耶稣会教士泽诺·文德勒,随后生子戴维,四年后离婚,成为贫困的单身母亲,为谋生“拼命寻找赚外快的机会”,为多种杂志撰写诗歌评论。从1978年到1996年,她担任《纽约人》杂志的诗歌评论家,并经常出任普利策奖和全国图书奖的评委,是美国诗歌评论界一言九鼎的人物。

        她于1985年回到哈佛大学英文系担任教授。

        作家和评论家布鲁斯·鲍尔(Bruce Bawer)认为,文德勒是“当代美国诗歌评论界的巨子”。

        诗人和评论家乔尔·布劳沃(Joel Brouwer)也曾在2015年表示:在塑造甚至是“创造”读者对英语诗歌的理解方面,文德勒或许比其他所有在世评论家做得都多。他又补充道:倘若没有哈罗德·布卢姆(Harold Bloom,1930-2019),就连“或许”都不用了。

        在《大海、飞鸟与学者》的序文里,她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诗评为业:“像所有作家一样,我不得不接受自身能力的局限:我为诗体和想象的幽微而着迷,就像他人被意识形态或历史迷宫所吸引。我当不了理论家或新历史主义者,但我也看到许多学者不是合格的诗歌解读者。要理解一首诗,首先要理解其功能风格的要素;当一位学者在没有深入了解诗人作品的情形下就闯入一首诗,试图说明某种意识形态的观点,他/她就会误解诗歌与诗人。衡量一首抒情诗没有现成的捷径:必须正视它本身,视其为一位作家全部作品的一部分,一种文学传统的一部分,然后才能用它来支撑某种学术观点。”(引合唱团译文)

        就在上个月的报道中,中华读书报还引用了文德勒对埃米莉·迪金森诗作《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嗡》的分析。“必朽者,”她写道,“以这只纪念碑化了的和实际上的苍蝇为化身,拥有真理的伟大和庄严,打破假象或幻象。”

        文德勒的多种作品,如《看不见的倾听者:抒情的亲密感之赫伯特、惠特曼、阿什伯里》《诗人的思考:蒲柏、惠特曼、迪金森、叶芝》《打破风格:霍普金斯、希尼、格雷厄姆》《我们隐秘的法则:叶芝与抒情形式》《迪金森诗选与评论》(更名《花朵与漩涡》)、《诗人的成年:弥尔顿、济慈、艾略特、普拉思》和《大海、飞鸟与学者:论诗人与诗》等已在中国出版了汉语译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