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

    《全辽金元笔记》:一座难得的资料宝库

    李雪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4月10日   09 版)

        《全辽金元笔记》(第一辑),查洪德主编,大象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由南开大学查洪德教授主持编纂整理、大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文献丛刊总集《全辽金元笔记》,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科研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1—2035年国家古籍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自2019年8月项目启动,经过四年时间,第一辑10册于2022年12月出版,收辽金和元初的笔记43种,其中辽金时期19种,元代24种,计193卷,320万字。

        其中记载史事的,可以让我们立体地感受那个特别的时代,获得与正史、集部文献不一样的感觉,或者得到很多补充认识。辽代王鼎的《焚椒录》述辽道宗懿德皇后萧氏事,叙事详尽,前人以为可证《契丹国志》之疏。史愿《亡辽录》残本,保存了耶律淳妻萧后事及天祚帝失国本末。这两种笔记对了解辽代宫室是重要补充。《大金吊伐录》记金人用兵克宋事,书中所录均为官方文

        书,全据旧文,不加增损,胪列文献如国书、诏册、誓表、文状、牒檄等,多有不见载于他书或与他书详略互见,可互校阙讹者,足以补正史之不逮,细读全书,还会改变对宋金关系的看法。金代李天民《南征录汇》记金人攻陷汴京、挟持徽钦二帝北归事,全书系采录汇编他书而成,所引文献,今皆亡佚,幸赖是书得存。金代可恭《宋俘记》,可补《宋史·宗室传》之缺。王鹗《汝南遗事》,元末修《金史》时颇多参稽,部分史料可补《金史》之阙,校正《金史》之讹。

        域外行纪、域外地志等是辽金元笔记中引人注目的一类,是中外交通史等研究的重要资料。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了丘处机应召万里至西域见成吉思汗论道之事,还详细记述了觐见的具体过程,往返之道路里程、山川形势、风土人情,以及师徒问答、吟咏赋诗等,是研究我国西北乃至西亚史地和中外交通的重要文献。耶律楚材《西游录》,当代史学家向达(1900—1966)称:“十三世纪以后,西域地方的文献损失甚多,《西游录》《西

        游记》二书也是研究十三世纪楚河、锡尔河以及阿姆河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北使记》记述乌古孙仲端一行往返西域之见闻,记述了有关经行之地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气候物产、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是研究十三世纪初期西辽、回纥及中亚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刘郁《西使记》,有不少内容为他书所未记,史料价值突出。如金末西行纪事著述多不言各地汉人情况,《西使记》则记有汉人在中亚人口、居住、经济状况。又如所记天山北部地理水道、民族分布及社会经济,他书亦未有记。该笔记被学界视为探索、研究十三世纪中期中亚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民族特征,以及东西交通史、蒙古史的重要文献。

        辽金元笔记种类丰富,读书摘记、生活杂录、文人趣事、艺术品鉴、朝政轶事、林下闲谈、诗话文话、学术思想等无所不有。内容涉及世风、士风、风土、航运、出使、灾异、掌故、物产、演艺等,举凡士人生活涉及的领域,笔记中皆有反映。金代王寂《辽东行部志》,于辽东历史沿

        革、宗教、风物、逸事、掌故,多有所记。另外其《鸭江行部志》,也多记载辽东天气、地理、名胜古迹、人物掌故。元代戚辅之《辽东志略》,略述辽东地区诸部族之“历代统属”“因革事实”,涉及辽东、辽西、乐浪、玄菟等七地及肃慎、靺鞨、勿吉等二十二“夷国”。虽所记简略扼要,但成书于元代,以时间而论,为现存东北方志之较早者,有其特殊意义。周密《志雅堂杂钞》,书中所记画谱、法帖、藏书、古琴、剪纸、药方、陶瓷制作技法等,既可将之与相关文献互证,亦为了解宋代民俗、艺术、文化之珍贵资料。其《云烟过眼录》,足称我国现存最早专门著录私家所藏字画古器之笔记体著述,后人传抄流布,颇受关注,乃研究元初书画收藏及名迹流传之珍贵史料,对研究我国古代艺术、文化亦有重要价值。金代王若虚《文辨》,点评《左传》《史记》《汉书》及韩、柳、欧、苏、黄诸名公文章之优劣,大抵以苏文为典范。主张为文应出之自然,合乎义理,是了解王若虚以及金代文

        学理论的重要参考。金代李纯甫《屏山李先生鸣道集说》,于儒学、道学、佛学均有涉猎,其见解独树一帜,敢发无忌惮之言,在金代思想史上应有重要地位。金代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为孔氏家族文献集成,博采详考,编次清晰,足资儒学史、金代思想史研究者考镜。元好问《续夷坚志》,多记金末泰和、贞祐间事,有神怪故事、真人逸事,以及天文地理、文物艺术、医药验方等内容,具有较高文学价值。李治《敬斋古今黈》,为读书札记,多证前人之误,博涉经、史、子、集,论及天文、地理、医药、音乐、农桑等,极为博洽。撰者所引之书,有今日已不见之别本,有重要文献与校勘价值。

        《全辽金元笔记》第一辑出版以后,备受学界好评。原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周绚隆认为:“从古籍整理的全局来看,辽金元笔记的汇集整理非常必要;笔记作品常常有正史、集部中所无的对史事及古代社会风貌极为具体生动的记述,因而具有独特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少

        数民族文学系汤晓青教授指出:“这些笔记经过当代学者的理性思考和阐释,可以有序进入到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助力今天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12月,《全辽金元笔记》(第一辑)还荣获第十八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这是对其学术价值和整理水平的又一重确认。

        总之,辽金元笔记存世宏富,是尚未被充分发掘和利用的百科全书式的资料宝库。而辽金元三代,特别是元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全辽金元笔记》的出版,填补了辽金元文献整理中笔记史料这一重大空缺,为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大量材料,其价值和意义值得充分肯定。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