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

    赓续运河文脉——从何为“歇艎”谈起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4月10日   15 版)

        1999年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考古出土的歇艎支江船残船——图片源自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任玉函 汪海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运河这一古老的交通枢纽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而,运河文脉却仍然焕发着新的生机。大运河自春秋时期开始修建,历经多次修缮和改建,是中国人民在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之一。它穿越了数个省市,连接了京杭大运河和运河支流,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上网络,串联起了无数历史名城和古老水乡。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柳孜运河码头遗址位于安徽省濉溪县。该遗址一经发现,便成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出土的石筑码头、唐代沉船、窑口陶瓷被誉为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成果,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八艘唐代沉船也是国内首次发现,其中的柳孜运河4号沉船被考古学家认定为唐代刘晏所造的“歇艎支江船”。该船是根据汴水的特殊水域情况制造的粮食运输工具。引起我们兴趣的是,“歇艎”为何义? 为何命名为“歇艎”?该船的主要功能以及对我国船舶事业与运河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歇艎”指什么

        《新唐书·食货志》:“晏为歇艎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歇艎支江船”由唐朝宰相刘晏发明。刘晏(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漕运改革家。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名噪京师。《三字经》里说:“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歇艎”本为“艅艎”,船名。或作“余艎”“余皇”“艅”等。方以智《通雅·器用》:“歇艎本之余艎,因作艅艎。”《说文新附·舟部》:“艅,艅艎,舟名。从舟,余声。经典通用余皇。”《说文新附·舟部》:“艎,艅艎也。从舟,皇声。”《广雅·释水》:“艅,舟也。”早期指春秋时期吴国国君所乘的大型作战指挥船。《广韵·鱼韵》:“艅,艅艎,吴王船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杜预注:“余皇,舟名。”

        《后汉书·马融传》:“然后方余皇,连舼舟。”李贤注:“皇,吴之船名。”国君的战船往往会装饰加以区别。如《抱朴子外篇·博喻》:“艅艎、鹢首,涉川之良器也。”左思《吴都赋》:“比鹢首而有裕,迈馀皇於往初。”张铣注:“鹢首、艅艎,皆船之极丽者。”类似今天海军舰队的指挥舰,司令所在的军舰通常挂有司令旗。后泛指大船、大型的战舰。郭璞《江赋》:“漂飞云,运艅艎,舳舻相属,万里连樯。”刘渊林《吴都赋》注曰:“飞云,吴楼船之有名者。”楼船是春秋至明代流行的一种可作运输使用的多层大战船,上言“飞云”,下言“艅艎”,船型之大甚明。陆龟蒙《自谴诗》:“长鲸好鲙无因得,乞取艅艎作钓舟。”长鲸、好鲙皆是难得之物,其中长鲸更是体型庞大,诗中乞求“艅艎”作钓舟,艅艎定为体型庞大的船只。

        二、改“艅艎”为“歇艎”

        既然“歇艎支江船”是在“艅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那么刘晏为何改“艅艎”为“歇艎”呢? 这主要与避讳、乘客以及船只用途几方面的改变有关。

        公元764年,刘晏担任铁转运使,主要负责漕运事务。此时正值唐代宗李豫在位时期,为避天子讳,当时出现了一系列因避讳而改字的情况,如“山药”最初名为“薯蓣”,后因避李豫讳改为“薯药”,至宋时,为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改为“山药”。“豫宁县”(今陕西西安),因避李豫讳而改为“咸宁县”。有时卦象之名亦改,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卷十六:“《周易集解》改

        卦名‘豫’为‘逸’。本卦引郑元(玄)曰:‘顺其情而动者,莫不得其所,故谓之逸。逸,喜逸悦乐之貌。’诸‘逸’字皆‘豫’也。”刘晏改“艅”为“歇”,主要原因是避讳。

        “艅艎”最初的乘坐对象是君主或统帅,主要用途是指挥军队。然“歇艎支江船”主要用于运输粮食,乘船的主体也并非君主、统帅或贵族,只是一般的运输工人。若仍使用原名会产生误解。船只功能的改变亦可能是其改名的原因。“歇艎支江船”虽然是在“艅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但本质上与“艅艎”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用来运输船只等,这与“艅艎”本来的用途相差较大,刘晏应是基于以上考虑,将“歇艎”改为“艅艎”。“歇艎支江船”主要是在较为平缓的汴渠航行,船体广阔可供人休息。“歇”的本义为停止、休息,此船运行时不仅船工可以短暂的休息,水流相较于黄河等地也平缓下来,可谓一语双关。

        三、“歇艎支江船”的特点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该船船首采用楠木制作,结构坚硬,经测绘,船首残长约3米,首部宽1.28米,残部最大宽度为1.42米。虽船尾部分在出土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从残长18.4米来看,该船的体型较大。船体分为5个大舱,船底和船身的连接采用榫头和铁钉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铁钉长约0.17米,钉帽直径为0.02米,平均每隔0.25米设一颗铁钉。安史之乱时期,生产力低下,粮食运输成为关键问题。由于国内河道复杂,运输困难。一直以来,粮

        食通常采用直运的方式,首先将丰富的粮食资源集结到扬州,形成一个庞大的货物集散中心。随后,通过大运河、淮河、汴水、黄河、渭水等水路,与陆上运输结合。这种方式耗时8到9个月,损耗大、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史之乱结束后,百姓流离失所。受战争影响,汴水水运几乎陷入停顿。刘晏一出任转运使,便立刻对汴水航运进行治理。如疏浚汴水及制造“歇艎支江船”等。“歇艎支江船”每船可受千斛。唐时一斛为十斗,一斗米约重12.5斤,一斛约为125斤,整体承载量为62.5吨左右,有效地解决了粮食运输的问题。

        广德二年,唐代宗命刘晏疏通汴渠。一方面,他将漕运分段管理;另一方面又在扬州设置了十余处造船厂,根据不同航道水力的差异,提出了在不同航道中使用不同船型的理念。白居易《百道判》(又称《甲乙判》):“得转运使以汴河水浅不通运,请筑塞两河斗门,节度使以当管营田悉在河次,在斗门筑塞,无以供军。”据此乃知汴河的特点是水浅且淤泥多,而“歇艎支江船”的特点是船体肥阔,吃水浅,底平仓浅,在低矮的仓壁和一系列横梁之上铺以木板,然后在木板上载货,特别适合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运河上运输粮食和食盐。这一设计巧妙地适应了汴河的水力条件,使得“歇艎支江船”成为当时汴河航道的主要船只,与此相应,刘晏还主持制造了“上门填阙船”,这是一种尖底小船,船底坚实笨重,船头船尾高翘,船身两侧配有较高的护舷板,适宜在黄河三门峡等水流湍急、路狭礁险的河道航行。通过分段运输,全部水路运输,熟悉的船工适应熟悉的环境,合适的船只适应相应的河道,极大地减少了粮食、货物在运输中丢失的风险,使得江南到关中的运粮成本大幅下降,改善了唐代国家经济。这种分河道造船的形式是古代水路交通系统发展的重大突破。

        四、“歇艎支江船”对赓续运河文脉的意义

        历史上,中国有着悠久的造船传统和丰富的航海经验,漕运作为古代重要的水路交通方式,对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刘晏制造的“歇艎支江船”选择采用传统技艺来建造漕船,以确保船舶在漕运过程中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刘晏爱民如子,据

        《旧唐书》记载:“晏见一水不通,愿荷锸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先趋。”正是因为这些古老的技艺和经验在实践中已经被验证,并且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所以刘晏敢于选择。通过选择传统技艺,刘晏表达了对古代造船技术的信心,相信这种传统技艺能够持续在漕运业务中取得成功。

        “歇艎支江船”并非简单的沿袭传统造船技艺,而是针对河道特点进行了改良。这种创新包括对船体结构、操控性能等方面的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汴河的航行。汴河又称汴渠,即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安史之乱后,东南江淮一带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汴河也在这种情况下遭到破坏,加上长年失修,河道淤堵,只有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才勉强可以通航。在刘晏的改革下,汴河水运复兴,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福音。“歇艎支江船”的设计可以被视为对古代造船工艺的一种延续和创新,强调了对传统技艺的文化自信。刘晏深知古代造船工艺的精髓,并意识到这些传统技艺在当今环境下依然具有价值。通过将古代造船工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他在设计中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信任,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扬。在创新的过程中,刘晏并没有忽视对当地环境的敬畏和理解。他深入研究了长江支流的地理特点、水文情况以及漕运业务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他对船舶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船只能够适应当地复杂的水道环境,并达到更高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刘晏通过在创新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功地将古代造船工艺融入到当代需求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扬,同时也为漕运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歇艎支江船”作为漕运体系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国古代水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民族自信的生动体现。“歇艎支江船”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特点,彰显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智慧和水平,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文明的象征。因此,“歇艎支江船”的保护、传承与推广既是对中国古代水运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国家民族自信的积极践行。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激发人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技术、艺术和文明方面的独特贡献。

        (作者单位为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